《人性的彰顯: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09年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性的彰顯:人本主義心理學
- 作者:楊韶剛
- 出版時間:2009年
- 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2860418
- 類別:心理學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人性的彰顯: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09年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人性的彰顯——人本主義心理學》是楊韶剛創作的心理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08年12月。該書探討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的歷史起源,評述人本主義心理學在實踐領域的研究和發展概況。人本主義心理學認識到,人的精神危機的產生除了個人內...
《人性的彰顯: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09年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曾說過:“心理學雖有一長期的過去,但僅有一短期的歷史。”心理學的長期過去可以上溯到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心理學思想,從大約公元前6...
人本主義的理論與人性理論的觀點不同,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們有時會對環境中的刺激自動地作出反應,有時會受制於本能,但我們有自由意志,有能力決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動方向。人本主義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the third force)...
人本主義心理學對現代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在於它試圖重新確立人的尊嚴和價值,尋找人類生活的意義,發掘人性潛能以促進其自我實現,同時承擔變革僵化、權威、非人性的傳統社會結構,使之更通曉人本化的歷史使命。這種重要性典型地體現在心理治療...
《人本主義心理學元理論》是2010年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車文博。內容簡介 人格自我心理學、自我實現心理學、存在心理學、存在分析心理學、超個人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方法論、人性觀、價值觀、教育觀……這就是本書...
人本主義認為人性本善而且蘊藏著無限的潛能,主張改善環境以利用於人性充分的發展,人本主義模式即在人本主義的基礎上去進行的一系列的心理學研究。它認為人既不是習得的刺激——反應關係的組合,也不是一個受各種驅動力無意識地推動的生物...
人本主義犯罪心理觀是指建立在人性基礎上,從人的尊嚴、價值和福利的角度看待犯罪和罪犯的西方犯罪心理學理論。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抨擊精神分析理論和行為主義的觀點,反對侵犯行為的本能觀點和動物化觀點,認為侵犯行為的根源...
4、人性的內涵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理論 行為主義理論 1913—1930年是早期行為主義時期,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在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的基礎上創立的,他主張心理學應該屏棄意識、意象等太多主觀的東西,只研究所觀察到的並能客觀地加以測量的...
《人性心理學》是2021年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內容簡介 《人性心理學》是阿德勒在創建個體心理學派之後出版的*本著作,匯集了他對個體心理學解讀的核心思想。書中通過對人類行為和性格奧秘的探索,解讀...
此時這種不和諧會使人越發感覺不能適應環境,從而出現焦慮、煩躁等異常心理狀況並產生心理障礙。人性看法 人本主義認為人有自我實現的需求。當人們滿足了吃飯、穿衣、安全等根本需求後便會有諸如愛情、尊重與自我實現的高級需求。當實現低...
人性論大概 性善論、研究作為整體的人、關注人的情感體驗與內心世界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區別於行為主義與精神分析的核心理念。他們主張,人性本質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後天環境適當,就會自然地成長。同時強調,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在擔任布蘭迪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之前,他在布魯克林學院擔任教職十四年。1967—1968年擔任美國心理學學會主席。主要著作有《動機與人格》《需要與成長:存在心理學探索》《人性能達到的境界》《科學心理學》等。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是美國...
人本主義心理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它將人看作一個統一體,從人的整體人格去解釋其行為,把自我實現看作是一種先天的傾向,認為應該從來訪者自身的主觀現實角度而不是治療師的客觀角度去分析。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傑斯(Carl Rogers)...
羅洛·梅(Rollo May,1909~1994)被稱做美國存在心理學之父,也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傑出代表。20世紀中葉,他把歐洲的存在主義哲學和心理學思想介紹到美國,開創了美國的存在分析學和存在心理治療,他著述頗豐,推動了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