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心理學導論是書名。1970年第一屆國際人本主義心理學大會主席c.彪勒與同事M.艾倫合著。美國沃茲沃斯出版公司1972年出版。主要理論觀點:(1)人本主義心理學是對20世紀以來的人類生存狀況及其歷史的一種表征和反叛。這種生存狀況是西方文明中科學理性的極端發展和膨脹的必然產物,其基本特徵是人的自我異化,具體表現為戰爭、貧窮、種族歧視、性自由、生態、教育等問題,最終導致人類生存的價值危機、孤獨感、對傳統權威的懷疑,以及人的生命同一性和生活意義的喪失。人本主義心理學與西方傳統人道主義精神和當代存在主義思潮一脈相承。
人本主義心理學建立在一種新的關於“人的哲學”的基礎上。這種哲學將“體驗”著的人理解為一種“整體人模式”,並強調人類存在及其心靈生活的意向性、動機、目標和創造性等。在方法論上強調質的個案研究,懷疑統計學意義上的“大數量法則”對心理學研究的普遍有效性。人本主義心理學對現代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在於它試圖重新確立人的尊嚴和價值,尋找人類生活的意義,發掘人性潛能以促進其自我實現,同時承擔變革僵化、權威、非人性的傳統社會結構,使之更通曉人本化的歷史使命。這種重要性典型地體現在心理治療和教育這兩個實踐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