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與中國就業

人工智慧與中國就業

《人工智慧與中國就業》是202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莫榮、李宗澤、崔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工智慧與中國就業
  • 作者:莫榮 李宗澤 崔艷 
  • 出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8月13日 
  • 定價:88.00 元 
  • ISBN:978751674597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出版背景,

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於人工智慧對就業影響的系統性、創新性、實踐性研究成果。書中研究了人工智慧發展對就業影響的機理、現狀和趨勢等問題,綜合分析了人工智慧變革引發的 產業和就業轉型變化,判斷就業變遷趨勢,並結合我國人工智慧發展的經濟、產業和勞動力市場等獨特背景,提出了有關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的對策建議。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人工智慧概述…………………………………………………1
第一節 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相關概念…………………………………1
第二節 人工智慧的發展歷史…………………………………………6
第三節 人工智慧的產業技術特徵……………………………………11
第四節 人工智慧的地位作用…………………………………………16
第二章 人工智慧的產業化趨勢………………………………………34
第一節 人工智慧是國際競爭的前沿…………………………………34
第二節 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37
第三節 智慧型化是未來主導的產業模式………………………………45
第三章 我國人工智慧發展的戰略和政策……………………………62
第一節 國家戰略………………………………………………………62
第二節 國家政策………………………………………………………64
第三節 地方政策………………………………………………………71
第四章 我國人工智慧發展的背景……………………………………78
第一節 經濟發展進入技術高級化階段………………………………78
第二節 產業革命與產業轉型升級同步進行…………………………85
第三節 人口和勞動力市場特徵………………………………………90
第五章 我國就業的發展和演變趨勢…………………………………98
第一節 我國就業發展的歷程和內容…………………………………98
第二節 我國就業發展的成就與經驗…………………………………109
第三節 面臨的挑戰……………………………………………………116
第四節 未來展望………………………………………………………119
第六章 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機制…………………………………124
第一節 崗位替代和崗位創造…………………………………………125
第二節 勞動力供給側的技能變化……………………………………158
第三節 人口、收入與智慧型化的耦合發展……………………………175
第七章 人工智慧對我國就業的影響趨勢分析………………………184
第一節 我國人工智慧的產業化趨勢…………………………………184
第二節 智慧型製造對就業的影響………………………………………196
第三節 人工智慧對就業的中長期影響………………………………207
第八章 我國在智慧型化轉型中的政策措施……………………………232
第一節 確立就業政策新定位…………………………………………232
第二節 強化產業和就業協同發展……………………………………236
第三節 形成就業治理框架……………………………………………237
第四節 加大人力資本創新投入………………………………………241
第九章 人工智慧對就業影響的國際研究……………………………246
第一節 國際研究趨勢…………………………………………………246
第二節 代表性觀點……………………………………………………247
第三節 典型國家戰略…………………………………………………283
第四節 各方研究觀點總結……………………………………………293
第五節 研究方法及創新………………………………………………300
後記………………………………………………………………………309

出版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技術創新對於經濟成長的推動作用在快速提升。歷史經驗表明,重大技術創新必將帶來生產方式革命。2016年被稱為中國的人工智慧元年,人工智慧引發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全面展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為經濟成長提供新動力,帶來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深刻變革,引致經濟範式變革。
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並大力發展人工智慧,把發展人工智慧擺到非常重要的位置。自2015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先後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人工智慧發展的政策體系逐漸完善,目前已經初步形成國家戰略體系。
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生產經營方式和就業模式的深刻變革。人工智慧技術創造新生產方式和生產工具,帶來崗位功能、工作方式和勞動技能的改變。與就業相關的人口、收入分配等也與人工智慧相互影響。勞動者逐漸從資源型產業以及簡單信息處理的重複性低技能等崗位中解放出來,勞動密集型傳統崗位逐漸減少,知識技術型崗位逐漸增加。
人工智慧將給我國就業帶來持續、廣泛、深刻的影響,目前總體表現為正面影響。從短期看,人工智慧對就業總量影響相對溫和,結構影響重於數量影響;就業結構性矛盾處於上升通道,技術性失業的風險不斷增加。從長遠看,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呈現漸進性且大規模結構轉型趨勢,傳統崗位智慧型化替代潛力規模巨大,同時未來就業創造的空間在有效擴張。我國人工智慧的發展恰逢經濟社會轉型的戰略機遇期,產業結構升級、技術升級與就業人口的部門轉移進程迭加,智慧型化、城市化發展同步推進,這既為人工智慧發展提供了相對有利的戰略機遇,也必然伴隨著大規模崗位轉移和創造的過程。未來,人工智慧將實現社會經濟信息一體化變革,人工智慧產業化市場空間廣闊,新市場新服務的需求強勁,多重發展趨勢迭加廣泛創造就業機會。智慧型經濟具有超大規模的產業分工經濟體系的特徵,而我國人口和高素質勞動者的龐大規模與發展智慧型經濟兩者結合,將形成智慧型化模式下的產業創新和就業創造的規模效應。
目前,就業促進逐步由數量擴張主導向質量提升主導轉變。隨著人工智慧等技術對就業的加速衝擊,勞動關係、社會保障、機會公平、監管服務等面臨新挑戰。因此,亟須適應新時代要求,通過積極有效的政策引導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強化產業就業的協同發展,形成新的就業治理框架,加快創新就業服務和權益保障體系,建立適應數位化轉型的教育培訓制度,從而促進人工智慧和勞動就業良性互動、協同發展,助力發展動能轉換和質量效率提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