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雪(人工增雪)

人造雪(用人工方式把水變成雪)

人工增雪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人造雪又稱人工造雪,是指人為地,通過一定的設備或物理、化學手段,將水(水氣)變成雪花或類似雪花的過程。人造雪製造方式分為炮筒式與冰片粉碎式。自然雪花密度約為328kg/m,而人造雪密度約為856kg/m。從本質上看,人造雪和自然雪是相同的,但人造雪的密度更大。因此在相同條件下,同體積人造雪比自然雪融化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造雪
  • 外文名:artificial snow making
  • 別名:人工造雪
  • 發明者:韋恩·皮爾斯
  • 研製時間:1950年3月
性質,套用領域,發展歷史,奧運會,實現方式,全球知名廠家,消費提示,

性質

非自然性降溫,人工方式利用換熱技術實現水變成雪。
人造雪
人造雪
與自然界的自然雪相比,無論哪種形式的造雪設備,造出來的雪的形狀都無法與其形狀相似,無法實現6面菱形狀自然雪。
自然雪花輕盈,可以緩慢地從天而降,美感十足。而所有的人工造雪設備造出的雪花,更類似雪珠,因此更類似冰晶,不能做到6面體雪花。
自然雪花密度約為328kg/m。而人造雪密度約為856kg/m。

套用領域

套用於滑雪場、人造自然飄雪景觀、娛樂舞台造景、影視拍攝飄雪景觀、實驗室飄雪、汽車低溫耐寒性能測試

發展歷史

1950年3月,美國人韋恩·皮爾斯(Wayne Pierce)利用一個油漆噴霧壓縮機噴嘴和一些用來給花木澆水的軟管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造雪機。他將水注入一個專用噴嘴或噴槍,在那裡接觸到高壓空氣,高壓空氣將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並噴入寒冷的外部空氣中,在落到地面以前這些小水滴凝結成冰晶,這也是槍式(炮筒式)造雪機的祖先。
1972年8月,德國Külinda(柯琳德)公司利用其領先的製冷技術,獨樹一幟,在水轉化為冰後,通過完善機械、傳動、液壓、流體等技術,將冰片現行儲存,然後粉碎,通過高速的冷風機吹出,實現階段性的類似雪花的造雪設備。
2002年,上海弗格森製冷設備有限公司(FOCUSUN REFRIGERATION)作為德國Külinda(柯琳德)公司的子公司改進了人造雪系統的關鍵冷卻和傳動工藝,實現了密閉式乾狀雪花夏天造雪的功能。
2014年,弗格森製冷(FOCUSUN)作為俄羅斯索契冬奧會冰雪項目設備的供應商之一,為冬奧會提供了7套日產300立方的人工造雪系統。

奧運會

1980年2月,第13屆美國普萊西德湖冬奧會,財大氣粗的美國人在冬奧會歷史上首次採用了人工造雪機來造雪,冬奧會“靠天吃飯”的困惑得到了根本緩解。
1988年在加拿大卡爾加里舉行的第15屆冬奧會期間,組織者花了近400萬美元購得電子計算機控制的造雪機,並在所造的白雪中加入一種類似酵母的細菌,使晶瑩的雪花更大、更結實,即使颳起暖風也不易融化。該屆冬奧會進行期間,氣溫曾高達18℃,虧得特殊的人造雪幫了大忙,因而得名“人工冰雪運動會”。
1998年在日本長野舉行的第18屆冬奧會,鑒於長野滑雪場嚴重缺雪,組委會負責人紛紛到當地一個有1400年歷史的寺廟祈禱降雪。不料祈來的是大雨,國際雪上運動聯合會秘書長自嘲:“滑雪賽該變成滑水賽了。”最危險的是,雪面上的雨水凍成了一層硬殼,變得異常光滑。長野運動會是史上最糟糕的一次冬奧會。
2014年索契奧運會組委會在賽場附近修建了大型儲雪設施,緊急儲存了45萬立方米的積雪。這些積雪用40厘米厚、特別處理過的鋸末層遮蓋起來。光這一項的花費,就達到了2.5億盧布 (約合人民幣4600萬元)。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組委會還從美國、中國、瑞士購進了約500套造雪機,利用附近兩個工人湖以及一個山脈中溪流的自然水資源,可以把將近9萬立方米的水變成雪,足夠將500個足球場覆蓋兩英尺深。

實現方式

炮筒式
目前國內滑雪場都採用零下溫度造雪的雪炮方式降雪。因受氣溫及濕度的影響很大,暖冬現象嚴重,冬季造出來的雪量有限,滿足不了滑雪場的正常營業。人工降雪機受環境的影響太大,大氣溫度達不到-3℃以下,濕度60%以上就造不出雪。
工作流程是,來自高壓水泵的高壓水與來自空氣壓縮機的高壓空氣在雙進口噴嘴處混合。利用自然蒸發和空氣出噴嘴後的體積膨脹帶走熱量而使霧滴凝結成冰晶。但存在的問題是霧滴越小,其蒸發量越大,水的損失越多,造雪效率越低。此外,只能在冰點以下工作,對外界環境溫度依賴性很強,造雪效率低。
冰片粉碎式
隨著溫室效應逐漸加劇,冬天氣溫升高,只靠人工造雪機造雪,已達到了極限,部分地區滑雪場甚至已無法繼續營業。如何克服雪量的不足,成為各滑雪場最大的難題。
冰片粉碎式造雪機的工作流程是,先將水製成片狀的冰(1.5MM-2.0MM),儲存於帶有製冷系統的容器中,在需要使用雪花的時刻,通過高壓的密閉風機,經粉碎腔體快速輸送到指定需雪區域。與炮筒式造雪機相比較,有如下優點:
1,大量制雪,高效率—達到1000立方/day的製冰量
2,雪形更類似自然雪,美感超過炮筒式。
3,符合超遠距離輸送—能達到200M以上。
4,自動製冰,自動蓄積—夜間無人狀態下,自動製冰口蓄積。
5,無天氣氣溫的限制,無水溫的限制,無濕度的限制。全年360天常態化造雪。
6,減少水的浪費。
7,減少人工成本
8,無任何污染。

全球知名廠家

1- 美國SMI公司,是全球炮筒式造雪機製造商之一。
2- 德國弗格森(FOCUSUN),是全球人造雪製造商。
3- 德國INNOVAG公司,全球室內造雪企業。
4- 奧地利Technoalpin公司,槍式造雪機企業。
人造雪(人工增雪)
人造雪

消費提示

市場監管總局
2021年11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人造雪等7類產品的消費提示,幫助廣大消費者科學選購、安全使用相關產品
人造雪是一種新興的網紅產品,是由粉末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製成的晶狀物,近年來不少家長購買人造雪用於兒童玩耍、早教和手工等。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選購常識
1.注意選購正規渠道生產銷售的產品。要儘量選擇經營規模較大、信譽較好的正規商家,選擇標明品名、廠名、廠址等信息的產品。
2.仔細查看產品包裝和標籤說明。了解產品使用說明、警示信息、注意事項等相關內容。
二、使用常識
1.由於兒童在使用時可能會將人造雪放入口、鼻、眼中,從而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建議謹慎選擇將人造雪作為玩具給兒童使用。
2.人造雪碎屑進入眼睛可能造成眼部損傷,使用該產品時應避免揉眼睛,使用後應及時洗手,如粉末不慎進入眼睛,要立刻用清水沖洗,及時就醫。
3.人造雪材料吸水能力強、難降解。使用後不要倒進馬桶、河流,以免造成環境污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