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出版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是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出版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 作者:張象樞 主編 鄒驥、周景博 副主編
  • ISBN:7-5025-5558-7
  • 頁數:264頁
  • 出版時間:2004年7月
  • 裝幀:平膜
  • 開本:16
  • 版次:1版1次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在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從剖析經濟系統中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物質代謝、平衡和循環的整體和全過程入手,揭示了將人口、環境視為經濟系統內生變數的客觀依據,論述了建立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必要性及其面臨的重要任務。討論了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在產權、分工、產業、市場、價值、資本與再生產以及微觀經濟主體行為等理論中拓展的新內容,闡明了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微觀經濟基礎。從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視角,重新審視了巨觀經濟中財富、收入、福利和幸福等基本概念,討論了可持續發展下促進經濟成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與國際收支平衡等巨觀調控目標以及有助於可持續發展的巨觀經濟政策體系,給出了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巨觀經濟理論基本框架。闡述了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區域經濟理論和國際經濟理論,分析了區域可持續發展以及國際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問題。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建立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必要性1
一、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共性與區別1
二、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的矛盾1
三、人類與自然關係演化的趨向1
四、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歷史使命2
第二節 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學科性質、特點及其表現3
一、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性質與特點3
二、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假設前提3
三、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概念集合4
四、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理論模型5
第三節 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5
一、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研究對象的幾種表述形式5
二、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系統的結構6
三、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系統的功能6
四、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系統的動力機制7
五、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系統的演化形式7
第四節 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體系結構與各章內容安排8
第五節 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研究方法9
第二章 物質代謝、平衡與循環11
第一節 人口與自然資源11
一、元財富、元資源和元生產力11
二、人口、資源、環境在經濟系統中的地位12
三、人口與環境問題是全球性問題中的首要問題13
四、基於科學發展觀的完整的生產觀14
五、作為經濟系統內生變數的人口、資源與環境15
六、生態經濟系統中的物質流、能量流、價值流與信息流16
第二節 經濟系統中的物質代謝17
一、自然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中物質代謝的比較17
二、工業代謝理論18
三、物質代謝分析方法18
第三節 經濟系統中的物質平衡19
一、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平衡19
二、克尼斯等環境經濟學家關於經濟系統中的物質平衡理論19
三、質量平衡方法21
四、投入產出分析方法21
第四節 經濟系統中的物質循環21
一、生態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與惡性循環21
二、關於循環經濟的理論與實踐探索22
三、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態良性循環中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的任務23
參考文獻24
第三章 產權25
第一節 產權理論25
一、產權的定義、規則與功能25
二、科斯定理27
三、產權理論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29
第二節 產權、技術與可持續發展30
一、可持續發展理論在西方經濟學中的演進31
二、稀缺性與可持續發展32
三、技術創新與資源供給33
四、產權與技術的互動關係33
五、產權、技術與可持續發展34
六、產權制度創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36
第三節 自然資源產權、人力資本產權與人造資本產權37
一、自然資源產權37
二、人力資本產權48
三、人造資本產權50
第四章 產業52
第一節 產業理論的基本內容52
一、產業的概念52
二、產業的形成52
三、產業分類54
四、產業結構56
五、產業關聯58
第二節 廣義產業理論的形成60
一、傳統產業理論面臨的新問題60
二、廣義產業理論的研究內容62
第三節 廣義產業分類62
一、廣義產業分類體系62
二、狹義經濟產業63
三、環境產業63
四、人力資源產業66
第四節 廣義產業結構理論68
一、廣義產業結構68
二、廣義產業結構的演進規律:理論與現實69
三、主導產業的選擇72
第五節 廣義產業關聯理論72
一、廣義產業關聯:內在聯繫73
二、廣義產業關聯:數量聯繫74
參考文獻74
第五章 市場76
第一節 市場理論76
一、市場經濟的本質76
二、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77
三、市場機制與資源最佳化配置78
四、理想市場的基本假設及自然資源市場的特徵79
五、產權制度安排是市場制度的核心80
六、產權理論與環境資源市場配置81
第二節 自然資源市場、人力資源市場與人造資源市場85
一、自然資源市場85
二、人力資源市場96
三、人造資源市場100
第六章 價值101
第一節 價值理論的起源與發展101
一、價值101
二、傳統經濟學中的價值論102
三、傳統價值論的評述:解釋現實問題的局限性105
第二節 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為什麼要研究價值問題106
第三節 廣義資源及其產品的價值解析108
一、廣義資源及其產品的價值本質108
二、廣義資源及其產品的價值判據--為什麼有價值109
三、廣義資源及其產品的價值形成機制--價值的來源114
四、廣義資源及產品間的價值流動關係116
第四節 價值的度量和評估:定價問題117
一、價值評估118
二、價值評價的方法120
參考文獻123
第七章 資本與再生產125
第一節 資本理論與再生產理論的發展125
一、資本理論的發展125
二、資本循環、周轉與再生產130
第二節 人造資本與人造資本的再生產134
一、人造資本的概念與內涵134
二、人造資本的形成與增值136
三、人造資本的實現方式138
四、人造資本的再生產139
第三節 人力資本與人力資本的再生產143
一、人力資本的概念與內涵143
二、人力資本的形成145
三、人力資本的實現方式146
四、人力資本的再生產147
第四節 自然資本與自然資本的再生產152
一、自然資本的概念與內涵152
二、自然資本的形成與增值155
三、自然資本的再生產159
參考文獻161
第八章 微觀經濟主體行為163
第一節 行為分析的理論發展163
一、關於狹義經濟行為的分析163
二、關於生育行為的分析167
三、關於環境行為的分析167
四、博弈論--行為分析方法的發展168
五、演化博弈論和新制度經濟學168
六、小結169
第二節 微觀經濟主體行為特徵分析169
一、行為主體識別169
二、主要行為識別172
三、轉軌期主體行為特徵描述174
第三節 有關主體行為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影響176
一、有關主體行為的巨觀經濟影響176
二、有關主體行為的社會文化影響178
三、有關主體行為的環境影響179
第四節 影響主體行為特徵的因素180
一、主體的動機180
二、現有的文化183
三、現有的價值觀183
四、制度因素184
五、政策185
六、技術與經濟條件186
第五節 誘導和規範主體行為的制度安排186
一、微觀主體行為之間的衝突與矛盾186
二、各行為主體間衝突的經濟分析187
三、誘導和規範行為的制度安排187
四、不同規範之間的關係189
參考文獻190
第九章 可持續發展的巨觀經濟分析191
第一節 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聯繫:財富與發展概念的擴展191
一、從總體上觀察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聯繫191
二、以經濟學的收入和福利概念理解可持續發展192
第二節 可持續發展與巨觀經濟管理目標195
一、巨觀經濟管理目標195
二、可持續的經濟成長196
三、就業、物價總水平和國際收支平衡與可持續發展197
參考文獻200
第十章 區域經濟201
第一節 區域經濟理論與區域可持續發展201
一、區域與區域經濟理論201
二、區域發展的新問題202
三、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界定203
四、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內容205
第二節 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理論206
一、資源配置的對象206
二、資源配置的方向210
三、資源的配置過程212
四、資源配置的手段215
第三節 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實踐217
一、首都的資源稟賦217
二、首都的城市性質和功能定位221
三、首都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與途徑222
參考文獻226
第十一章 國際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經濟分析227
第一節 引言227
一、全球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現狀227
二、南北問題228
三、世界不同的發展道路229
四、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意義、目標、要求230
第二節 現有國際經濟理論面臨的挑戰233
一、對現有若干國際經濟理論問題的綜述233
二、對當前國際經濟從理論到制度提出的挑戰:人口、資源、環境235
三、當前國際經濟體系中納入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的趨勢238
四、國際可持續發展問題: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的拓展239
第三節 國際經濟與環境協調製度(體制)的構建240
一、概述240
二、指導原則242
三、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243
第四節 結論與展望246
一、小結246
二、研究需求及發展方向247
參考文獻24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