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養血丸

人參養血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續添諸局經驗秘方)。具有補沖任,調血脈之功效。主治女人稟受怯弱,血氣虛損;或婦人懷身,腹中絞痛,口乾不食,崩傷眩暈;及產出月,羸瘦不復常者。

基本介紹

  • 名稱:人參養血丸
  •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 組成:烏梅肉、熟乾地黃、當歸、人參、川芎、赤芍藥、菖蒲
  • 功用:補沖任,調血脈
  • 主治:女人稟受怯弱,血氣虛損;或婦人懷身,腹中絞痛,口乾不食,崩傷眩暈;及產出月,羸瘦不復常者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附方,各家論述,

組成


烏梅肉三兩,熟乾地黃五兩,當歸(去苗)二兩,人參、川芎、赤芍藥、菖蒲(微炒)各一兩。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食前用溫酒或米湯送下。

功用


補沖任,調血脈。

主治

女人稟受怯弱,血氣虛損;或婦人懷身,腹中絞痛,口乾不食,崩傷眩暈;及產出月,羸瘦不復常者。

方義


稟弱者,先天之氣弱也。血生於氣,氣生於下,故用熟地為君,人參佐之,以生下焦之氣,使陰氣旺而生血也;臣以烏梅,以生液而斂血入肝。夫既生矣、斂矣,而不為流行之,則凝血而不通,故以歸、穹為使;其或瘀也,以赤芍破之;其或潰也,以炒蒲黃澀之。庶乎生而不壅,止而不塞,降中有升,溫之不熱。

附方

名稱:人參養血丸
組成:人參、白茯苓、白朮、川芎、白薇、藁本頭、粉草、厚朴、川白芷、牡丹皮、炮姜、玄胡索、沒藥、北石脂、木香、南芍藥、當歸、大艾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一兩作四丸,如彈子大。每服四丸,溫酒嚼下;婦人不受孕,濃煎北棗湯送下;婦人常服,有孕能保產氣;入月每日服二丸,臨產小腹無痛;催生,黃蜀葵子煎湯送下;產後血暈,生地黃湯送下
主治:婦人諸虛不足及不孕,產後血暈
出處:《普濟方》卷三四二引孟詵方
功用:養血安胎,順氣催生,去子宮風冷
名稱:茯苓湯
組成:赤茯苓、熟地黃、半夏、旋覆花、人參、白芍、川芎、桔梗、甘草、橘紅
用法:加生薑七片,水煎服
主治:妊娠稟受怯弱,受胎一月,便有阻病,顏色如故,脈息和順,但覺肢體沉重,頭目昏眩,擇食,或作寒熱,嘔吐痰水,恍惚不能支持
出處:《竹林女科》卷二
名稱:沉香丸
組成:沉香、木香、青橘皮、草豆蔻仁、縮砂仁、川椒、肉桂、白豆蔻仁、白朮、陳橘皮、乾薑、高良姜、香附子、小麥櫱、半夏、京三棱、蓬莪術、厚朴、吳茱萸
用法:上為細末。用神曲末一斤,生薑汁作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以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
主治:脾胃虛弱,食久不化,胸膈痞滿,腹脅臌脹,噫醋吞酸,噁心嘔逆,四肢倦怠,心腹疼痛,飲食減少,泄瀉無度,及稟受怯弱,飲食易傷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六
功用:補養脾胃,助氣消谷
名稱:赤芍藥丸
組成:赤芍藥、熟乾地黃、紫蘇子、貝母、桑寄生、人參、鱉甲、當歸、川芎、苦參、訶梨勒、桂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酒送下
主治:室女稟受怯弱,月水不調,或來或止,身體疼痛,時有寒熱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名稱:大養脾丸
組成:人參、川姜、桂、乾山藥、白朮、白茯苓、縮砂仁、胡椒、白扁豆、神曲、麥櫱、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隻作十丸。每服一丸,食前細嚼,白湯送下
主治:脾胃虛弱,胸膈痞悶,脅肋脹滿,心腹刺痛,反胃吐食,口苦吞酸,胸滿短氣,肢體怠惰,面色萎黃;及中焦痞,不任攻擊,臟腑虛寒,不受峻補;或因病氣衰,氣不復常,稟受怯弱,不能飲食;及久病泄痢,腸胃虛滑
出處:《百一是齋選方》卷二引趙學諭方一
功用:健脾胃。

各家論述

《濟陰綱目》汪淇註:稟弱者,先天之氣弱也。血生於氣;氣生於下,故用熟地為君,人參佐之,以生下焦之氣,使陰氣旺而生血也;臣以烏梅,以生液而斂血入肝。夫既生矣,斂矣,而不為流行之,則血凝而不通,故以歸,芎為使;其或瘀也,以赤芍破之;其或潰也,以炒蒲黃澀之,庶乎生而不壅,止而不塞,降中有升,溫之不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