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祠堂落北朝南,東側有門與顧炎武故居相通,西側牆外為顧園。祠南向三間兩廂一門樓,以三間相通作一大祭堂。兩邊牆上及外面走廊牆中嵌有磚石刻碑12塊,記述先生事略。其中一塊有先生所著《日知錄》中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庭中盤槐、桂花各兩株。亭林墓露台現均用花崗石砌造,石階七級,圍以石欄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亭林祠
- 所屬年代:清代
亭林祠堂落北朝南,東側有門與顧炎武故居相通,西側牆外為顧園。祠南向三間兩廂一門樓,以三間相通作一大祭堂。兩邊牆上及外面走廊牆中嵌有磚石刻碑12塊,記述先生事略。其中一塊有先生所著《日知錄》中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庭中盤槐、桂花各兩株。亭林墓露台現均用花崗石砌造,石階七級,圍以石欄桿。
亭林祠堂落北朝南,東側有門與顧炎武故居相通,西側牆外為顧園。祠南向三間兩廂一門樓,以三間相通作一大祭堂。兩邊牆上及外面走廊牆中嵌有磚石刻碑12塊,記述先生事略。其中一塊有先生所著《日知錄》中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庭...
顧鼎臣祠堂位於亭林園正門邊,為崑山市文物保護單位。在原慧聚寺法華堂址。1998年,崑山市人民政府撥資按原式重建。中央供顧鼎臣塑像,天井西側立“太子太保文康顧公崇功祠碑”,碑高2米,寬1米,東西分別栽玉蘭、桂樹各一株。意為“金玉滿堂”。戒石碑 戒石碑由《公生明》石碑和《廉生威》石碑組成。其中《公生明...
《慈仁寺謁顧亭林先生祠》是晚清詩人施補華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蔓草枯楊斷客魂,朅來煙寺閱朝昏。雲霄不傍諸甥貴,涕淚難忘老母言。短鬢蕭疏臨易水,長歌慷慨賦夷門。山頭棠樹花爭發,杜宇聲聲萬古冤。作者簡介 施補華,清浙江烏程人,字均甫,一字均父。同治九年舉人,官至山東候補道。有《澤雅堂...
亭林公園位於江南水鄉崑山城內西北隅,園中玉峰山形似馬鞍。地處江南水鄉,蘇滬之間,百里平疇,一峰獨秀。 1906年始闢地為馬鞍山公園,1936年為紀念顧炎武改名亭林公園。占地850餘畝。亭林公園綠水青山,景物天成,四周曲水環繞,山川相映,素有“江東之山良秀絕”之譽。園林專家陳從周評價為“江南園林甲天下,二分春色...
思想家顧炎武在京時,曾住寺院西院,道光二十二年(1843年)改建西院為顧亭林祠。清末改為祭奠清朝忠魂的昭忠祠。報國寺與國運共興衰。1840年鴉片戰爭後每況愈下,1900年庚子事變中主殿被八國聯軍炮火轟毀。名剎雖衰,但清末至民國,廟市依舊。旗人從東北入關,攻入北京後建立大清國。順治時在東交民巷台基廠...
思想家顧炎武在京時,曾住寺院西院,道光二十二年(1843年)改建西院為顧亭林祠。清末改為祭奠清祖忠魂的昭忠祠。報國寺與國運共興衰。1840年鴉片戰爭後每況愈下,1900年庚子事變中主殿被八國聯軍炮火轟毀。名剎雖衰,但清末至民國,廟市依舊。旗人從東北入關,攻入北京後建立大清國。順治時在東交民巷台基廠...
《亭林園志》是亭林園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一、本志繼承修志傳統,橫排豎寫,縱橫結合。全志共設20章74節;置概述、大事記於志首。志末附編後記與附錄。 二、本志採用志、記、傳、錄、圖表等形式,按需排列,以文為主,系附圖表、照片置於志首和有關章節。 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照片,按...
第二節 古寺、祠 第三節 亭林八景 第四節 亭林湖 第五節 碑記 第六節 古樹 第三章 廣播 第一節 設備 第二節 人員 第三節 播音 第四章 教育 第一節 幼兒教育 第二節 國小教育 第三節 中學教育 第四節 成人教育 第五節 教師隊伍 第六節 經濟待遇 第七節 經費、設備 第八節 教育管理 第五章 ...
《曲周拜路文貞公祠 》是顧炎武所寫的一首祭祀詩,表達了自己對於知遇之恩的路振飛的感謝懷念之情,從詩的言語中,流露出對故國無比的留戀。作者簡介 顧炎武(1613- 1682)蘇州府崑山縣(今江蘇崑山)人,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尊稱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
《后土祠(已下閼逢執徐)》是詩人顧炎武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靈格移鄈上,洪流圯故宮。事同淪泗鼎,時接墮天弓。古木千章盡,層樓百尺空。地維疑遂絕,皇鑒豈終窮。髣髴神光下,昭回治象通。雄才應有作,灑翰續秋風。作者簡介 顧炎武(1613-1682),初名絳,字寧人,明亡後改名炎武。江蘇崑山亭林...
顧炎武墓地現有亭林祠、亭林墓。亭林祠堂落北朝南,東側有門與顧炎武故居相通,西側牆外為顧園。祠南向三間兩廂一門樓,以三間相通作一大祭堂。兩邊牆上及外面走廊牆中嵌有磚石刻碑12塊,記述先生事略。其中一塊有先生所著中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庭中盤槐、桂花各兩株。亭林墓露台現均用花崗石砌造,...
亭林祠和亭林墓。落北朝南,東側有門與顧炎武故居相通,西側牆外為顧園。祠南向三間兩廂一門樓,以三間相通作一大祭堂。兩邊牆上及外面走廊牆中嵌有磚石刻碑12塊,記述先生事略。其中一塊有先生所著《日知錄》中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庭中盤槐、桂花各兩株。現亭林墓露台均用花崗石砌造,石階七級,圍...
是亭林先生居家生活、讀書場景,各廳內陳列有顧炎武先生塑像、手跡、著作、生平事跡和國內外對顧炎武先生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2、亭林祠和顧炎武墓。落北朝南,東側有門與顧炎武故居相通,西側牆外為顧園,祠內有一祭堂。兩邊牆上及外面走廊牆中嵌有刻碑12塊,記述先生事略。其中一塊有先生所著《日知錄》中名言“...
亭林祠和亭林墓落北朝南,東側有門與顧炎武故居相通,西側牆外為顧園。亭林祠以三間相通的屋子作一大祭堂,兩邊牆上及外面走廊牆中嵌有磚石刻碑12塊,記述亭林先生的事跡。其中一塊刻有亭林先生所著《日知錄》中的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現亭林墓露台均用花崗石砌造,石階七級,圍以石欄桿。顧園 顧園位於...
民國三年(1914年),廣東學者、孔教會主持人梁鼎芬專程來千燈瞻仰亭林墓及遺腹遺像,並出資委託顧炎武十二世孫顧子玉等籌建亭林祠。1956年,顧炎武墓及祠堂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文革”期間,該墓及祠堂曾遭到破壞。1984年、1987年、2000年崑山市分別撥款進行重建和修葺。經過修繕後的顧炎武故居,包括顧炎武...
顧亭林祠坐北朝南,位於寺院西側,五進院落,院落東南隅設磚門樓,門上石匾刻有篆書“顧先生祠”。主要建築 中路建築 顧亭林祠 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顧炎武 顧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字寧人,江蘇崑山人,因故居旁有亭林湖,被尊稱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
思想家顧炎武在京時,曾住寺院西院,道光二十二年(1843年)改建西院為顧亭林祠。如今全寺已修整一新,並闢作北京古文化市場,到報國寺除遊覽古寺外,還可購買交流各種古舊書籍、錢幣郵票、古玩首飾。歷史淵源 寺始建於遼金時期 京城名剎報國寺,殿宇恢宏,紅牆綠瓦,坐落在廣安門內大街牛街西北,有深厚文化底蘊,...
道州何子貞師就舊址為營顧祠,俾同志知所仰止。”秋,與姚瑩、梅曾亮、陳頌南、朱琦、王拯等九人聚於萬柳堂。跋《李季雲藏宋人九老圖》。道光二十四年甲辰公元一八四四年 四十六歲 顧亭林祠二月二十五日舉行初祭禮。《顧炎武祠會祭題名第一卷子》云:“與祭者有何紹基、張穆、苗夔、徐松、陳慶鏞、許瀚、魏源...
越年,亭林崇祀孔廟,惟一復謁訥士,述鄉人意,欲乞得此書,以紀念亭林。吳君慨然許諾,乃奉書歸藏亭林祠。及圖書館成,遂移庋其中。”(《四部叢刊》三編本《天下郡國利病書跋》)1933年,崑山縣縣長彭百川、圖書館館長王頌文、教育局局長潘鳴鳳合議決定將《利病書》原稿交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列《四部...
道州何子貞師就舊址為營顧祠,俾同志知所仰止。”秋,與姚瑩、梅曾亮、陳頌南、朱琦、王拯等九人聚於萬柳堂。跋《李季雲藏宋人九老圖》。道光二十四年 甲辰 公元一八四四年 四十六歲 顧亭林祠二月二十五日舉行初祭禮。《顧炎武祠會祭題名第一卷子》云:“與祭者有何紹基、張穆、苗夔、徐松、陳慶鏞、許瀚、...
(`顧炎武(1613—1682),明清之際思想家、學者。初名絳,字寧人,曾自署蔣山傭,江蘇崑山人。學者稱亭林先生。清兵南下,參加崑山、嘉定一帶的人民抗清起義。著有《日知錄》、《亭林詩文集》等。) 登蛟磯、次草泉心劉石門韻二首 王守仁 (一)中流片石倚孤雄,下有馮夷百尺宮。灩澦西蟠渾失地,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