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運河十景 2013年,隨著運河綜保和運河申遺的推進,眾多運河景點成為市民遊客耳熟能詳的休閒旅遊必去之地。經市民推薦、專家評審、投票選舉等多個環節,“運河十景”新鮮出爐,它們是“廣濟通衢、拱宸邀月、橋西人家、香積梵音、富義留餘、武林問渡、鳳山煙雨、三堡會瀾、龍山塔影、西陵懷古”。
拱宸橋位於杭州橋西歷史文化街區,橫跨運河,該橋長98米,高16米,橋面中段略窄為5.9米寬,而兩端橋堍處有12.2米寬,是杭城古橋中最高最長的石拱橋。拱宸橋始建於明崇禎四年,當時舉人祝華封,募集資金造橋。(還有一說法為明末商人夏木江所倡建)。清朝順治八年,橋坍塌。康熙五十三年,由布政使段志熙倡導並率先捐款,林雲寺的慧輅和尚竭力募捐款項相助,歷時四年,建成現在的這座拱宸橋。雍正四年(1726年)右副都御史李衛率屬捐俸重修,並作《重建拱宸橋記》。同治二年(1863年)秋,左宗棠率湘軍及“常捷軍”向杭城的太平軍猛攻,由於拱宸橋橋心設有太平軍堡壘,經戰火洗劫,橋再次頻於倒塌。光緒十一年(1885年),在杭人丁丙的主持下重修。
橋西歷史文化街區 定位老杭州的非遺生活。位於拱宸橋西側,擁有豐富的歷史遺存建築與博物館群。百年古橋拱宸橋(世界文化遺產標誌)是京杭大運河最南端的標誌,也是杭州的文化地標之一;通益公紗廠暨杭一棉(國家重點文保單位)是中國近代工業的代表;高家花園(市文保單位)是典型的清代園林式建築。該街區重點挖掘與開發傳統文化體驗服務產品,打造形成以運河傳統商埠商業文化觀光體驗為主、兼具文化創意、商品零售、健康養生等多元旅遊休閒體驗區。
小河歷史文化街區 定位老杭州的文藝生活。自南宋起,這裡成為南北貨運的集散地,到清代發展稱為獨立的商業街。目前街區仍保留著醬園作坊、店鋪、河埠頭等歷史遺存,真實地反映了清末民初運河沿線人民的生活環境,延續了原汁原味的杭州市井裡弄民俗文化,以原住民和民國風格的建築為風貌特色,被稱為“最後的運河人家”,是集旅遊休閒、民用居住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民俗文化休閒街區。
大兜路歷史文化街區 定位老杭州的禪意生活。在這裡,遊客可以深度體驗優秀傳統文化、品味禪茶素食。千年古剎,有“運河第一香”之美譽的香積寺就坐落在這裡。與眾不同的是,香積寺將監齋菩薩作為主佛來供奉,勸“戒殺放生,提倡素食”弘揚佛教素食文化。不遠處,素有“天下糧倉”之稱的富義倉依稀可見昔日的輝煌。個性化主題民宿以及豐富多樣的餐飲、休閒服務讓人流連忘返。
手工藝活態館 全國最大的非遺手工藝展示體驗場館之一。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通益公紗廠改建而成,地處拱宸橋西岸橋西歷史街區,是浙江首家集互動教學、非遺手工體驗、民間技藝表演為一體的“非遺”文化體驗館。
運河天地 定位老杭州的摩登生活。由當年的大河造船廠改建而來一片建築廣場區域,運河景區水上旅遊集散中心坐落於此,正引進時尚消費產業,未來有望成為老杭州的時尚體驗打卡基地。
富義倉 是杭州現存古糧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富義倉始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浙江巡撫譚鐘麟因當時杭州糧食告急,遂令杭城士紳購糧十萬石分別儲存於原有的兩個糧倉。因原倉庫不敷存儲,購買霞灣民地十畝,再建倉廒。清光緒十年(1884年)七月,歷時四年糧倉建成,共耗白銀一萬一千兩,倉房共四排,可儲存穀物四、五萬石。同年冬天,譚鐘麟調任陝甘,臨行前將倉庫命名為富義倉,命名取“以仁致富,和則義達”之意。它與北京的南新倉並稱為“天下糧倉”,有“北有南新倉,南有富義倉”之說。2019年富義倉已被打造成集歷史、傳承、藝術、未來為一體的藝術趣空間,集合青年藝術家開發文創產品,成為文化創意根據地。
景區榮譽
2007年小河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程獲得國家建設部“中國人居環境示範獎”
2010年小河歷史文化街區獲得國家傳統文化保護示範工程
2009年運河亮燈工程獲得第六屆國際“城市、人、光”獎第二名
2012年京杭大運河杭州景區獲評AAAA級旅遊景區
2021年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入選第一批浙江省旅遊休閒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