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12年7月江翰呈報北洋政府教育部的京師圖書館閱覽章程十八條獲得批准,同年 8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當時藏書5424部,151375卷, 52326冊,其中善本880部,28412卷,10822冊。
1913年2月
江瀚調任他職,教育部派社會教育司司長夏曾佑負責管理該館,實際由周樹人(魯迅)負責管理。
1913年10月教育部決定改組、遷移該館。
1917年1月26 日該館在安定門內方家胡同清國子監南學舊址開館。在魯迅負責該館工作期間,1917年 4月該館獲得接受國內出版物呈繳本的權利,併入藏了《
永樂大典》殘本和文津閣藏《四庫全書》(見
四庫七閣)。
1928年5 月南京國民黨政府大學院改京師圖書館為國立北平圖書館。
創建
2009年9月9日,是中國國家圖書館建館100周年紀念日。國家圖書館原名北京圖書館,前身是建於清代的京師圖書館。20世紀初,在
變法圖強和西學東漸的背景下,有識之士力奏清政府建立西式的文化設施,興辦圖書館和學堂。
1909年9月9日清政府批准興建京師圖書館,四品翰林院編修繆荃孫為首任監督,館舍設在北京什剎海後海北岸廣化寺。
清政府批准興建京師圖書館,直到清帝遜位之日,京師圖書館始終沒有正式接待過讀者。
辛亥革命後,京師圖書館由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並將其改名為國立京師圖書館,於1912年8月27日開館接待讀者。
1917年國立北平圖書館移到方家胡同(原國子監南學舊址),1928年7月更名為國立北平圖書館,館舍遷至中南海居仁堂,1931年在北海公園西岸的文津街館舍落成(現為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占地面積76畝,建築外觀是華麗的中國傳統宮殿式結構,內部設施則全部為當時最先進的西式設備,成為當時國內規模最大、最先進的圖書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3月6日國立北平圖書館更名為國立北京圖書館,1951年6月12日更名為
北京圖書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國家圖書館。隨著國家建設事業的發展和社會公眾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文津街館舍雖幾經擴建,仍不敷使用。
1975年3月共和國總理周恩來提議並批准興建北京圖書館新館,館址設在北京西郊白石橋,1987年落成;1998年12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北京圖書館更名為國家圖書館,對外稱中國國家圖書館;2000年國家圖書館新館二期開始使用,為讀者提供了更為完善的服務。
在國家圖書館建館100周年之際,不由得使人想起國立京師圖書館的創辦人繆荃孫先生。
繆荃孫(1844年—1919年),字炎之,又字筱珊,號藝風,江蘇江陰人,中國近代藏書家、校勘家、教育家、目錄學家、史學家、方誌學家、金石家,中國近代圖書館事業的奠基人,中國近代教育事業的先驅者之一。他是清光緒年間進士,幼承家學,11歲修畢五經,麗正書院肄業,習文字學、訓詁學和音韻學。24歲應四川鄉試中舉。1876年,他33歲時會試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此後事編撰校勘十餘年。1888年任南菁書院山長,1891年掌濼源書院,1894年任南京鐘山書院山長兼掌常州龍城書院。1901年任江楚編譯局總纂,1902年5月出任學堂總稽查,負責籌建江南最高學府三江師範學堂,並與徐乃昌、柳詒徵等七教席赴東洋考察學務,學堂遂仿日本東京大學,在南京國子監舊址築校,以後更名兩江師範及復建南京高師,為南京大學近代校史之開端。1907年受聘籌建江南圖書館(今南京圖書館),出任總辦。1909年受聘創辦北京京師圖書館,任正監督。1914年任清史總纂,1919年12月22日在上海逝世。
作為京師圖書館的首任館長,繆荃孫立章建制,他秉承“傳先哲之精蘊,啟後學之困蒙”的精神,堅持“藏書為著述”的理念,使京師圖書館在保存文化典籍方面閃耀出獨特的光芒。他還多次避免珍貴典籍外流之厄運,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厥功甚偉,同時還表現出了對國際文化交流工作的重視。他組織館藏敦煌寫經赴維也納參加為奧國皇帝八旬大壽舉辦的實業手藝博物館展覽,積極宣傳中華典籍。從繆荃孫開始,中國古代“藏書樓”逐漸轉型為“近代圖書館”,繆荃孫被譽為“中國近代圖書館之父”。
繆荃孫重視對古籍的分類清理,內閣大庫檢出元、明舊帙,其中宋本猶為珍貴,宋時由臨安秘閣所收,一鱗片甲有自來藏書家所未睹者,集刻為宋、元本留真譜、牒文、牌子、序跋述源流者均著之,加考一篇。他酷愛金石,所編收藏目錄凡11800餘種,藏本之富,為前此金石家所未有。他自編《藏書記》、《續記》、《再續記》;所校刻古書,詳述原委,剖析異同,具載於序跋,其著述有《藝風堂文集》和《續集》各8卷、《辛壬稿》3卷、《乙丁稿》5卷、《金石目》18卷、《讀書記》4卷、《藏書記》8卷、《續藏書記》8卷、《遼文存》6卷、《續國朝碑傳集》86卷、《常州詞錄》21卷,孔北海、魏文靖、韓致堯、李忠毅年譜各1卷。所編刻叢書有《雲自在龕叢書》5集共19種、《對雨樓叢書》5卷、《藕香零拾》38種、《煙畫東堂小品》12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