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海涅(亨利希·海涅)

海因里希·海涅

亨利希·海涅一般指本詞條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德國抒情詩人和散文家,被稱為“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

1797年12月13日生於德國萊茵河畔杜塞道夫一個猶太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歷了拿破崙戰爭。學過金融和法律。

1795年,拿破崙的軍隊曾開進萊茵河流域,對德國的封建制度進行了一些民主改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拿破崙“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封建社會的摧殘人”。法軍的這些改革,使備受歧視的猶太人的社會地位得到了較全面改善,因此海涅從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影響。

1821年開始發表詩作,以4卷《遊記》(1826-27,1830-31)和《歌集》(1827)而聞名文壇。1825年為取得德國公民權而皈依基督教,但因此疏遠了自己的猶太民族。而他的革命思想又使他在德國無法找到工作。1830年革命後自願流亡巴黎,從詩歌寫作轉向政治活動,成為國家民主運動的領導人,同時對法國和德國文化有許多評述。

詩人以平常的辭彙,普通的語句構造出思想深刻、生動優美的詩篇。在德國文學中既是作家又是思想家的不乏其人,但像海涅那樣將二者完美地統一起來,而又沒有讓詩歌負擔哲學的沉重的,卻不多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因里希·海涅
  • 外文名:Heinrich Heine 
  • 別名:海涅
  • 國籍:德國
  • 民族猶太人
  • 出生地:德國杜塞道夫
  • 出生日期:1797年12月13日
  • 逝世日期:1856年2月17日
  • 職業:詩人,小說家
  • 畢業院校:波恩大學、格廷根大學、柏林大學
  • 代表作品:《羅曼采羅》、《佛羅倫斯之夜》、《遊記》,《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等
生平經歷,少年時代,學習經歷,寫作經歷,晚年時期,主要著作,人物評價,軼事典故,

生平經歷

少年時代

1797年12月13日生於德國杜塞道夫一個猶太商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歷過拿破崙戰爭。1819年~1824年先後斷續在波恩大學、格廷根大學、柏林大學學法律和哲學並從事創作。

學習經歷

1819至1823年,海涅(Heyne)先後在波恩大學柏林大學學習法律和哲學,他聽過浪漫主義作家奧古斯特·威廉和唯心主義哲學家黑格爾的講課。海涅早在20歲時就開始了文學創作,他的早期詩作:《青春的苦惱》、《抒情插曲》、《還鄉集》、《北海集》等組詩,多以個人遭遇和愛情苦惱為主題,反映了封建專制下個性所受到的壓抑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苦惱。1820年的冬季學期,他來到哥廷根大學,在那裡,他參加了一個學生組織。然而,僅僅在1821年1月,他就被迫離開了學校和這個組織。還是在哥廷根,海涅1825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寫作經歷

“我跟一些人一樣,在德國感到同樣的痛苦,說出那些最壞的苦痛,也就說出我的痛苦。”(《每逢我在清晨》)這些詩句中所抒發的個人感受,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這些詩作於1827年收集出版時,題名為《詩歌集》。它們表現了鮮明的浪漫主義風格,感情淳樸真摯,民歌色彩濃郁,受到廣大讀者歡迎,其中不少詩歌被作曲家譜上樂曲,在德國廣為流傳,是德國抒情詩中的上乘之作。
海因里希·海涅海因里希·海涅
從1824年到1828年間,海涅遊歷了祖國的許多地方,併到英國、義大利等國旅行。由於他廣泛接觸社會,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理解,寫了四部散文旅行札記。
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後遷居巴黎。

晚年時期

海涅晚年思想上的矛盾與懷疑突出的體現 在他對共產主義的信念與理解上,他思想上的矛盾是那個時代的產物,正如列寧在紀念赫爾岑時所說,“是資產階級民主派的革命性已在消亡,而社會主義無產階級的革命性尚未成熟這樣一個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代的產物和反映”。同時,也反映了海涅本身資產階級世界觀的局限。
海因里希·海涅海因里希·海涅
1843年-跟馬克思相識,海涅的創作達到頂峰,同時作品也更多了批判現實主義
1845年始,癱瘓症開始惡化。
1848年5月海涅最後一次出門,去了羅浮宮博物館。斷臂維納斯像勾起了他的傷感:“我在她的腳前呆了很久,我哭得這樣傷心,一塊石頭也會對我同情。女神也憐憫地俯視著我,可是她又是這樣絕望,好像她想說:難道你沒有看見,我沒有臂膀,不能幫助你嗎?”自從這一天後,海涅在床上過了8年“床褥墓穴”的生活,但他仍然不斷創作,1851年完成了《羅曼采羅》。
1856年2月17日,在巴黎逝世。

主要著作

  • 《詩歌集》(1827年)為海涅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是他的第一部詩集,包含《青春的苦惱》、《抒情插曲》、《還鄉集》、《北海集》等組詩。
  • 《哈爾茨遊記》(1826年~1831年);
  • 《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1844年);
  • 《論浪漫派》(1836年);
  • 《西里西亞織工之歌》(1844年);
  • 《羅曼采羅》(1851年)優美的詩篇吸引了很多作曲家為其譜上曲子,據《音樂中的海涅》(貢特·麥茨納著,1989年出版)一書記載,為海涅詩歌譜曲或改編加工的曲目約一萬首,其中被譜曲次數最多的五首詩歌是:
  • 《你像一朵鮮花》388曲
  • 《孤獨立著的一棵蒼松》209曲
  • 《我在夢中哭泣》149曲
  • 《美麗的五月》130曲
  • 《每逢注視著你的眼睛》127曲。
由作曲家弗里德希·西爾歇譜曲的《羅累萊》廣為流傳。

人物評價

詩歌成為海涅的武器,他在作品中對德國進行諷刺、嘲弄和攻擊。然而,掩藏在這痛恨之下的,卻是海涅對德國無法割捨的赤誠的愛。身為猶太人,他從小接受的是德語文化教育,受德國文化薰陶,又用德語寫作。他的性格,是生於斯長於斯的德國塑造的。正是詩人對德國這種愛恨交織的感情,使他在流亡期間感到倍受懲罰:他成了一個無國可歸的人。於是,他將對德國的愛以一種諷刺、仇恨的形式宣洩出來。在出版前言中,海涅寫道:“你們放心吧,我跟你們同樣熱愛祖國。為了這種愛,我在流亡中度過13年的生命,也正是為了這種愛,我又要回到流亡中。”
作為最重要的德語散文家和記者,海涅的文化評論開闢了一種全新的批評風格:不以系統客觀的介紹和評判為主,而以完全主觀的個人印象和感受見長。海涅移居巴黎後,撰寫了大量文章,向德國讀者介紹法國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生活。同時,他也應法國雜誌之邀,撰文向法國讀者介紹德國的文化、文學、哲學和宗教,其中針對法國女作家德·斯太爾夫人的《德意志論》而寫的《論浪漫派》,尤其能代表海涅的風格。
在《論浪漫派》中,海涅對德國浪漫主義文學進行了徹底批判。他眼中的浪漫派文學“就是中世紀文藝的復活”,“是一朵從基督的鮮血里萌生出來的苦難之花。這是一朵稀奇古怪,色彩刺目的花兒……”他用諷刺漫畫的筆法,對浪漫派文學代表人物的特點進行了生動誇張卻一語中的的描寫:“諾瓦利斯的作品所呈現的玫瑰色澤,是癆疾的紅暈;霍夫曼《幻想小品》中燃燒的紫焰,是發高燒上火。”所以,“判斷他們的作品不是批評家的事,而是醫生的事。”
詩人不僅生前四面受敵,身後依然飽受非議。在德國,從19世紀到20世紀,幾次建立海涅塑像的提議都曾引起巨大爭議。然而,海涅似乎早就預料到這一切,在德語文學史上極度自信的他說:“我從不在意我作為詩人的聲望,至於人們是讚揚還是抨擊我的詩歌,我都無所謂。但是,你們要在我的棺木上放一把劍;因為,我是人類解放戰爭中一名忠實的士兵。”(人民網評)

軼事典故

海涅是猶太人,常常遭到無端攻擊。
有一次晚會上,一個旅行家對他說: “我發現了一個小島,那個島上竟然沒有猶太人和驢子!”他的言外之意很明顯是在罵海涅是驢子,而海涅不動聲色地說:“看來,只有你我一起去那個島上,才會彌補這個缺陷!”海涅這個回答真是太妙了!又把那個旅行家罵自己的話巧妙地回擊過去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