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列菲弗爾

亨利·列菲弗爾

亨利·列菲弗爾(Henri Lefebvre),(1901-1991),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美學家和評論家,城市社會學家。他生於加斯科涅地區的黑格特莫,曾在艾克斯大學和巴黎大學學習哲學,1928年加入法共,參與創辦《馬克思主義》雜誌。1933年,他與諾伯特·古德曼將馬克思的《巴黎手稿》(1932)譯成法文,並參照《巴黎手稿》的內容修訂自己的《辯證唯物主義》(1939)。戰後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文藝批評方法,撰寫了介紹馬克思主義美學理論的《美學概論》(1953)等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亨利·列菲弗爾
  • 外文名:Henri Lefebvre
  • 出生地:加斯科涅地區的黑格特莫
  • 出生日期:1901
  • 逝世日期:1991
  • 職業哲學家,美學家,評論家
  • 畢業院校:艾克斯大學
  • 代表作品:論國家——從黑格爾到史達林和毛澤東
人物簡介,研究成果,理論觀點,

人物簡介

法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西方著名的研究日常生活的哲學家,創建了一整套論述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論。

研究成果

勒費弗爾1905年生於法國朗德省愛傑脫莫,曾師從莫里斯·布隆代爾學習哲學,尤其是奧古斯丁和帕斯卡爾哲學,爾後進入巴黎大學文理學院。20世紀20年代,他反對當時在法國占統治地位的哲學流派(如笛卡兒哲學、新康德主義等),並加入法國共產黨,出版理論刊物《馬克思主義評論》。30年代,與古特曼合作,翻譯出版了剛剛發現的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列寧評論黑格爾的《哲學筆記》等。1938年寫作《辯證唯物主義》一書,由於當局壓制,1940年才得以出版。
二戰結束後不久,受當時“冷戰”形勢的影響,勒費弗爾處境不利,既失去了在法國科研中心的職位,又被迫在黨內做自我批評以檢討自己在哲學上的非正統觀點。後轉向研究社會學問題。1954年因研究法國農民問題而獲得博士學位。
勒費弗爾重視對現代世界“日常生活”的探索,在60年代,“日常生活”成為他研究的重點。其代表作是《日常生活批判》。他所建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把對日常生活的考察看成是對那些非哲學的、反覆出現的瑣事所進行的哲學把握,試圖“從哲學上進行清理與分析……以揭露日常生活的各種歧義———卑劣之處和繁茂之情,其貧困與富足一併通過這些非正統手段釋放出作為其主要組成部分的創造活力”。

理論觀點

他提出,現代資本主義能有效維持自己的地方是在“日常事件”的領域內,而不是像馬克思所認為的那樣是在生產關係本身。該領域必然會發生爭取嶄新意識這種徹底變革的先決條件的鬥爭。現代生活使西方形成了“控制消費的官僚社會”,它對日常生活進行分解、分類和組織,從而使男女老幼越來越成為被動的存在,成為原子化了的消費者,並誘導他向日常需要的信號和圖像作出反射性反應。這些存在通過消費獲得幸福。因此,這是一個創造著“生產—消費—生產的按程式自我調節的時空”。我們通過廣告知道了怎樣去生活、穿戴和微笑,這種“現代性寫詩法”安排我們在豐富的消費品中作選擇時的存在。
勒費弗爾指出,如果徹底變革提上了議事日程,必須讓日常生活而不是工作環境發生爆炸。他把前工業社會的“周期性時間”及該社會對自然的年度變化所表示出的喜慶和傾向性,與工業資本主義常規化了的“直線總累積時間”相對照,認為需要創立一種新的“能消除日常生活與喜慶氣氛之間的衝突”的城市現實。即是說,“電路”並未完全接通,這是由“某種”不可還原的東西(可能是欲望或理性,甚至是城市)所造成的。
他強調需要通過重新產生人的創造性來把握文化生活,因為革命不僅涉及經濟和政治方面,同樣涉及文化“方面”,但大多數的馬克思主義者未能看到這一點。文化革命將生成“新的生活方式”,這種革命將會變革存在而不只是變革狀態和財產的分布,因為我們不會把手段當成目的。他為此提出了“讓生活成為一件藝術品!把技術手段用於對日常生活的變革”等口號。
他認為,在這樣的世界上,創造是藝術的創造,意味著人類集體承擔起他們對管理自己生活的責任。
儘管勒費弗爾認為,1968年法國爆發的“五月風暴”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沒有遠大前途,自己也未參加,但他仍支持學生的行動,尤其讚賞他們的鬥爭精神,即徹底反叛,拒絕任何形式的妥協。作者:樊美勤(共1364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