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集乃舊城

亦集乃舊城

明朝於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亦集乃湖畔舊城置。 宣德五年正月九日麥克零部屬居亦集乃舊城附近地區乃廢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亦集乃舊城
  • 成立時間:1384年
  • 機構職能:前哨
簡介,建置,評價,

簡介

亦集乃湖畔的城池由新舊兩城組成,舊城為今黑城遺址東北角初建的西夏國國都Isinai;新城為元代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建成的亦集乃路總管府。明代所指舊城當指前朝亦集乃路總管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朝重啟此城。又在黑河之北置鎮夷守御千戶所,石羊河之畔置鎮番衛。從此成為明軍巡邏及覘虜情實的前哨。永樂七年,迤北韃靼脫脫不花王、把禿王、都督伯克帖木兒、都指揮哈剌你敦、國公賽因帖木兒、司徒撒兒桃賽罕、知院都禿阿魯把撒兒等各率所部都駐紮到亦集乃舊城附近,徘徊近塞,欲進未果。乞求依附明朝。何福上報朝廷,朱棣命右庶子楊榮前往,輔助處理甘肅管理軍務,使得該民眾均求降於明。何福親自到亦集乃巡撫,並送其酋長把禿、伯克帖木兒、哈剌你敦、阿魯把撒兒、撒兒桃朵欒帖木兒等到京城。或因楊榮等優柔寡斷、處置失當,脫脫不花、都禿等復叛去,但最終脫脫不花王子還是留了下來。朱棣嘉獎其功勞,命楊榮在軍中封何福為寧遠侯,千石祿,鑒於脫脫不花之事並下詔何福在軍中有先行後奏的權力。宣德五年瓦剌首領脫歡密遣麥克零部落迎脫脫不花,宣德八年被脫歡立為大汗。脫歡在宣德九年年攻殺東蒙古的阿魯台,阿魯台既死,其故所立阿台王子及所部朵兒只伯等復為脫脫卜花所窘,竄居亦集乃路。外為納款,而數入寇甘、涼。脫歡以脫脫不花汗的名義統一安樂王、賢義王及和寧王所部,並聯姻忠順王,逐漸侵蝕明朝邊界。明英宗繼位,君臣志在重新振興。於正統三年,明英宗北伐,爆發亦集乃之戰

建置

亦集乃一帶水草豐美,又有弱水及其支流張掖河同河西走廊相接,是蒙古人南下的主要途徑,洪武二十六年之後,明朝在河西新湖(額濟納高勒)設定了威遠守御千戶所,在肅州與亦集乃中間設立了威虜衛、白城子守御千戶所,連線亦集乃舊城。這一衛二所一城成為明軍出征蒙古的據點。亦集乃城成為洪武年間行都司控制區的最北界。所以嘉靖《陝西通志》載行都司疆域“東一千一百七十五里,至於臨挑府之蘭州界;南一千五百七十五里,至於西寧衛之黃河界;西五百七十里,至於肅州衛之嘉峪山;北一千五百里,至亦集乃地”即為明初陝西行都指揮使司最大疆域時的範圍①。

評價

①夫山溪厄塞,形格勢禁,今舉其大略,若......滇南重鎮,分界交趾者也。此胥海㝢名險,人所共曉,而明人曽涕唾棄之不甚惜。則奚怪乎和龍、滑鹽、興中、大定、㑹州、開平、卻夷柵、靜州、蘭池、六州、振武、天徳、應理州、亦集乃、燉煌、張掖、疊宕、雜谷、魚通、沉黎之胥外𨽻也。春秋曰:鄭棄其師;予亦曰:明棄其險。②明幸尠蕃患。又恬視速檀內犯患,裁畫鎮夷、鎮番。而近棄威遠、威虜、昌寧湖;遠棄兀魯乃、亦集乃。且並東棄扒里扒沙、銀盤、長流水、渡河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