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幹課程
《
工程圖學》、《
理論力學》、《
材料力學》、《
結構力學》、《
測量學》、《汽車構造》、《汽車設計》、《汽車理論》、《熱工與發動機原理》、《液壓與氣壓傳動》、《機械設計》、《汽車製造工藝學》、《機械原理》、《單片機原理與套用》、《
土質學與土力學》、《
道路建築材料》、《
路基路面工程》、《
公路勘測設計》、《
橋樑工程》、《
交通工程學》、《交通規劃》、《交通控制與管理》、《
智慧型交通》、《現代物流學》、《大學英語》、《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運籌學》、《城市軌道交通與站場設計》、《列車牽引計算》、《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與設計》、《軌道交通信號原理》、《捷運車輛結構》、《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管理》、《運輸市場行銷》、《城市軌道交通票務管理》、《城市交通規劃》、《項目投資與評估》、《交通運輸組織學》、《管理學行銷學》、《財務管理》、《運輸經濟學》、《交通運輸設備》、《交通運輸技術管理》、《交通運輸商務管理》、《交通運輸企業管理》、《交通港站與樞紐》、《交通運輸法規》等。
【*注:根據各個院校教學研究領域的不同,所選課程也有不同。該專業主要分為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民用航空運輸、水路運輸四大領域】
核心知識領域:運籌學、機電工程學、交通運輸設備及技術使用、載運工具檢測與診斷技術及 其維護、運輸組織學、運輸經濟學、交通運輸安全、交通運輸法規、交通運輸系統規劃與設計,交通 運輸企業管理等。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具備較堅實的數學、力學、管理學、計算機、外 語、必要的人文社科和經濟管理基礎知識以及機電、土木、系統工程等工程技術基礎知識,掌握載運 工具運用與保障技術、交通運輸系統規劃、客貨運輸組織及調度等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在交 通運輸領域從事載運工具技術使用與管理、運輸規劃與設計、運輸組織、管理和調度等工作,能在教 學、科研單位從事相關教學科研工作的寬口徑套用型和複合型工程技術、管理專門人才。
專業解析
什麼是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以前稱交通運輸工程)是研究鐵路、公路、水路及航空運輸基礎設施的布局及修建、載運工具運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運輸經營和管理的工程領域。交通運輸專業培養的就是能夠研究生產交通運輸設備,組織、規劃和管理交通運輸生產,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專業人才。
在招生時,大部分高校按“交通運輸專業”名稱進行;也有部分學校按照“交通運輸類”專業招生。這裡介紹的是交通運輸專業。
基礎要紮實,技術含量高
除了微積分、線性代數、力學等基礎課程之外,高校的交通運輸專業一般還會開設運籌學、管理學、交通運輸組織學方面的課程。另外,根據培養方向不同,學生還會學到軌道相關知識、民航相關知識或汽車相關知識等。在很多學校,交通運輸專業課程還會加入交通運輸信息化相關的內容,以適應社會的人才需求。
總的來說,交通運輸專業是一個實用性很強,專業性很強,需要紮實的理工科基礎的專業。雖然該專業對考生的要求根據高校層次不同,也有所區別,但總體來說是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專業。
培養要求
此專業主要學習運籌學、汽車學、物流學,交通運輸組織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交通運輸技術管理、車輛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訓練,使學生具有運用運輸技術設備,車輛設計製造,汽車運用技術,合理組織運輸生產以獲得最佳社會與經濟效益的基本能力。
知識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運籌學、管理學、交通運輸組織學等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一般的最最佳化方法和計算機在交通運輸、車輛工程中套用的基本技術;
3.具有交通運輸組織指揮、交通運輸企業、企業生產與經營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家關於交通運輸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交通工程設備及交通運輸組織管理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實踐教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工程製圖、測量實習、港站實習等,一般安排12周。
遠程教育
遠程(網路)教育主要課程:運籌學、套用數理統計學、預測與決策技術、運輸經濟分析、運輸技術經濟學、客貨運輸組織學、交通分析、交通規劃、運輸安全管理、交通港站與樞紐設計、客運系統分析、交通控制與管理、物流學和軌道交通規劃與設計等。
相近專業
交通運輸 交通工程 汽車運用工程 車輛工程 飛行技術 航海技術 輪機工程
交通設備信息工程海事管理 物流工程 航天運輸與控制 交通建設與裝備。
就業方向
該專業所在的學科具有道路與鐵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載運工具運用工程等方向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畢業生可以繼續在該專業繼續深造。 畢業生可到國家與省、市的發展規劃部門、交通規劃與設計部門、交通管理部門、交通工程公司等單位從事交通運輸規劃、交通工程設計、交通控制系統開發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從事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
開設學院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山東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長安大學、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民航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中南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濱州學院、南京林業大學、江蘇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瀋陽建築大學、瀋陽理工大學、大連交通大學、瀋陽農業大學、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海事大學、長沙理工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集美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山東交通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江蘇大學京江學院、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大連科技學院、河北工業大學、德州學院、天津理工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浙江師範大學、西華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太原科技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青海民族大學(原青海民族學院)、北華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白城師範學院、佳木斯大學、河南科技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華北理工大學、燕山大學、西安思源學院、武漢科技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燕山大學裡仁學院、瀋陽理工大學套用技術學院、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哈爾濱華德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廣西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華東交通大學、遼寧工業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新疆農業大學、浙江農林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西藏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北汽車工業學院、黑龍江工程學院、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福建農林大學、甘肅農業大學、海南大學、廣西工學院、山東科技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寧夏大學、魯東大學、西安外事學院、重慶交通大學、黃石理工學院、東南大學成賢學院、蘭州城市學院、海口經濟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瀋陽建築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北京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農業大學、韶關學院、西南林業大學、湖北大學、河南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西京學院、鄭州華信學院、蚌埠學院、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鄭州科技學院、山東建築大學、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寧波工程學院、運城學院、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安徽三聯學院、浙江農林大學天目學院、江西藍天學院、貴州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內蒙古大學、大連海事大學、長安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河北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德州學院、同濟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民航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福州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東交通大學、遼寧工業大學、瀋陽理工大學、大連交通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瀋陽大學、瀋陽農業大學、新疆農業大學、浙江師範大學、西華大學、浙江農林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廣州航海學院、韶關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昆明理工大學、西南林業大學、西藏大學北華大學、吉林農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白城師範學院、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黑龍江工程學院、河南科技大學、河南農業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福建農林大學、集美大學、福建工程學院、蘭州交通大學、甘肅農業大學、聊城大學、海南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山東交通學院、廣西科技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寧夏大學、魯東大學、河北聯合大學、燕山大學、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南通大學、西安外事學院、西安思源學院、武漢科技大學、重慶交通大學、湖北理工學院、昆明學院、西安航空學院、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寧波工程學院、濱州學院、集美大學誠毅學院、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青島濱海學院、蘭州城市學院、長春科技學院、海口經濟學院、江蘇大學京江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鄭州華信學院、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燕山大學裡仁學院、瀋陽工學院、蚌埠學院、安徽三聯學院、青島黃海學院、大連科技學院、瀋陽城市建設學院、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同濟大學浙江學院、鄭州科技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哈爾濱華德學院、哈爾濱廣廈學院、南京a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南昌工學院、北京人文大學鐵道學院、深圳技術大學
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名單
類別
| 學科代碼及名稱
| 學校名稱
|
一級學科
| 0823交通運輸工程
| |
|
|
|
|
|
二級學科
| 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名單
類別
| 學科代碼及名稱
| 學校名稱
|
二級學科
| 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
082303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 |
專業排名
學科評估高校排名:0823交通運輸工程(2015年)
本
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一級”授權的高校共21所,本次有17所參評;還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級”授權和碩士授權的高校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總計25所。 註:以下相同得分按學校代碼順序排列。
學校代碼及名稱
| 學科整體水平得分
|
| 91
|
|
| 88
|
|
| 83
|
|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81
|
10404 華東交通大學 | 78
|
10151 大連海事大學
|
10732 蘭州交通大學
|
10497 武漢理工大學
| 75
|
10536 長沙理工大學
|
10183 吉林大學
| 74
|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0699 西北工業大學
| 72
|
10299 江蘇大學
| 70
|
10618 重慶交通大學
|
10007 北京理工大學
| 69
|
10150 大連交通大學
| 67
|
10294 河海大學
|
10459 鄭州大學
| 65
|
10066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
| 63
|
10153 瀋陽建築大學
|
10154 遼寧工業大學
|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
其他信息
我國交通運輸政策取向
1.樹立科學的交通發展觀,轉變交通增長方式
交通運輸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轉變傳統的發展方式,從單一的數量、規模、速度型變為速度、規模、效益相統一;從單純重視交通經濟效益轉向經濟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從資源粗放消耗型變為資源集約使用型;由各方式各自發展向協調發展轉變;向生態、環保、安全型轉變。
2.制定統一的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制定綜合運輸發展規劃,使各種運輸方式的部門規劃成為綜合運輸發展規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防止各種運輸方式或部門以自我為中心,各自規劃、各自建設、自成體系。綜合運輸發展規劃必須充分體現政府統籌發展各種運輸方式的思路和重點,從巨觀上、戰略上、全局性的高度,突出交通運輸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以及各種運輸方式彼此的協調發展等問題。
3.建立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交通運輸管理體制
充分發揮政府在交通運輸發展中的推進與引導作用,加快交通特別是鐵路改革步伐,構建新型交通運輸管理體制、調控機制與監管體系。加強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活動的監管力度,積極穩妥地推進基礎設施投融資和建設與運營機制的改革,確保為經濟和運輸服務業發展提供足夠的交通公共設施。改革交通運輸行業的價格管理制度,構建合理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提高交通運輸行業的整體運行效率。
4.加快技術進步,提高運輸工具和運輸管理的技術水平
發展節約能源、排放量小、技術先進的鐵、公、民航和水運運輸工具。加快發展高速、重載技術,貨櫃多式聯運技術和現代物流技術,推廣運輸技術與裝備的標準化與國際化。積極採用先進現代信息和通訊技術,重點發展交通運輸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城市交通誘導系統、高速公路收費系統、車載路徑導航系統、交通信息系統等智慧型交通系統。提高運輸管理組織技術,以充分利用基礎設施的能力,發揮運輸工具的使用效率、降低資源損耗。
5.發展現代化的運輸服務系統
重點建設由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組成的快速客運系統,以及由鐵路幹線和公路幹線組成的快速貨運系統。發展國際航運中心港口群及貨櫃運輸系統、散裝運輸系統、特種貨物運輸系統。建設散裝貨物、貨櫃貨物的聯合運輸系統。建設換乘便捷的旅客聯合運輸系統。發展公交優先的城市運輸系統。實現運輸組織的信息化、智慧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