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蟲囊菌

亞洲蟲囊菌

蟲囊菌主要寄生於昆蟲,且以鞘翅目最為常見,少數寄生於蜘蛛或蜈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亞洲蟲囊菌
  • 拉丁學名:Laboulbenia asiatica
  • :真菌界
  • :蟲囊菌目
物種信息,分布範圍,形態描述,寄 主,突出特徵,

物種信息

編 號:100
定 名 人:Thaxter
參考文獻:Proc.Amer.Acad.Arts Sci.35:159,1899; Mem.Amer.Acad.Arts Sci.13:362,1908.Sugiyama,Trans.Mycol.Soc.Japan 22:311,1981.Juan & Chien,Biol.Bull.NTNU.30(1):13,1995.

分布範圍

中國、馬來西亞

形態描述

菌體直,無色透明至橙色,較長,自足細胞至子囊殼頂,長296.0~396.0μm,至附屬枝著生細胞,長237.1~260.4μm。足細胞較小,黑褐色,近倒圓錐形,15.4~22.5×15.4~17.3μm。子層托略比子囊殼長,184.0~248.0μm,最寬處為43.8~48.6μm;細胞Ⅰ上下近等寬,圓柱形,長為寬的近3倍,61.8~69.4×28.3~31.2μm;細胞Ⅱ上下近等寬,圓柱形,103.1~104.2×30.9~31.2μm,長為細胞Ⅰ的1.5~2倍,細胞底部與細胞Ⅰ水平相連線,頂部4/5一側近45°斜向與細胞Ⅵ相連線,1/5一側水平或略斜與細胞Ⅲ相連線;細胞Ⅲ、Ⅳ大小近相等,長為細胞Ⅰ的一半,短,粗,近方形,23.2~34.7×23.2~28.3μm,兩者近水平相連線;細胞Ⅴ小,近卵圓形或楔形,14.9~20.8×7.7~10.4μm;細胞Ⅵ略比相鄰的細胞Ⅲ細,長,41.6~46.3×15.4~20.8μm;細胞Ⅶ小,大小接近細胞Ⅴ,近卵圓形,13.9~14.1×10.4~12.9μm。附屬枝著生細胞黑褐色,平扁,外側略內縊,內側與子囊殼連線,6.9~10.4×20.6~27.7μm。外側附屬枝基細胞比內側附屬枝基細胞大近3倍,近卵圓形,10.3~17.3×12.9~20.8μm,細胞頂上分生1~4條分枝,每條分枝基部可再1~2次分枝,分枝基部3~4個細胞之間具黑褐色的細胞分隔;分枝細胞呈長圓柱形,分枝最長可達260.4μm以上。內側附屬枝基細胞上的分枝與前者相似,但分枝較前者短,其頂一般不超過子囊殼2/3。子囊殼與子層托同色,僅基部內側與附屬枝著生細胞相連,離生,近圓柱形,104.0~144.0×32.0~54.0μm;頂端略均勻收窄,頂近圓鈍,唇細胞除頂部分透明無色外,其他為黑褐色。雄器未觀察到。

寄 主

寄生於台寬頻步甲 ◆Craspedophorus formosanus Jedlička(Coleoptera,Carabidae)。台灣,1978.Ⅵ.5,Sugiyama,K-S 2476。繼日本學者1981年發表在我國台灣採集到本種的標本之後(Sugiyama 1981),我國台灣學者於1995年在台灣的台北也採集到本種的標本(阮列陽、簡秋源1995),兩者的寄主相同。

突出特徵

本種的特點為外側附屬枝基細胞大,附屬枝基細胞上著生3或以上多條分枝,分枝基部數個細胞的細胞分隔為黑褐色,本種的附屬枝與Laboulbenia celestialis Thaxter相似,兩者的區別在於本種子囊殼為近無色透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