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弗多洛維奇·克倫斯基(亞歷山大·克倫斯基)

亞歷山大·弗多洛維奇·克倫斯基

亞歷山大·克倫斯基一般指本詞條

亞歷山大·弗多洛維奇·克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Фёдорович Керенский,Alexander Fyodorovich Kerensky,1881年5月4日~1970年6月11日),俄國社會革命黨人。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以後,任格奧爾基·葉夫根尼耶維奇·李沃夫臨時政府司法和軍事部長。李沃夫垮台後出任總理。拒絕讓俄國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國內經濟又陷入困境。十月革命布爾什維克推翻了他的政府。後流亡巴黎。1940年移居美國,以教書和著述為生,直到去世。他小時候的朋友和長大以後的政敵列寧稱其為“小拿破崙”和“小牛皮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歷山大·弗多洛維奇·克倫斯基
  • 外文名:Александр Фёдорович Керенский(俄語)
    Alexander Fyodorovich Kerensky(英語)
  • 別名:小拿破崙、小牛皮家
  • 國籍俄羅斯
  • 民族俄羅斯人
  • 出生日期:1881年5月4日
  • 逝世日期:1970年6月11日
  • 畢業院校聖彼得堡大學
  • 職業:政黨領袖、國家總理、司法及軍事部長
  • 主要成就:作為領導者之一發動二月革命;建立俄國資本主義政權
  • 出生地烏里揚諾夫斯克
  • 政黨俄國社會革命黨
  • 主要政敵列寧
人物生平,早年生涯,政府總理,晚年歲月,主要作品,歷史評價,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亞歷山大·弗多洛維奇·克倫斯基出生於俄國伏爾加河畔的辛比爾斯克城(今俄羅斯聯邦烏里揚諾夫斯克),他母親出身貴族,父親則是當地一所中學的教師兼校長,而列寧正是他的學生,所以克倫斯基與列寧從小就是朋友。1889年克倫斯基全家搬至塔什乾,他父親則被任命為當地公立學校的督學。1899年克倫斯基以優異成績自當地中學畢業,並在同年進入聖彼得堡大學就讀,一開始他攻讀的是歷史與哲學,但在第二年轉至法學院研讀法律,他開始對政治發生興趣,並同情主張農業社會主義的民粹派。1904年獲得法學士學位,同年他與一位俄羅斯將軍女兒結婚。
亞歷山大·弗多洛維奇·克倫斯基
20歲時的克倫斯基
1905年,克倫斯基因替與政府鎮壓的遇難者進行法律顧問工作,並因出版煽動革命的作品而遭受牢獄之災。此事使其聲名大噪,他也替許多反對派政治人物的訴訟審判擔任辯護律師的工作。
1912年克倫斯基當選國家杜馬成員,加入特魯多維克派——為一鬆散的組織團體,主要目的為將私有土地轉移給農民。在審判猶太人貝里斯期間(被告被誣在祭神儀式中殺害一名基督教男孩),克倫斯基成功的說服聖彼得堡律師團通過一項決議,譴責該事件為“故意造謠詆毀猶太民族”。最後他以批評司法制度為名被拘禁8個月。

政府總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支持俄羅斯參戰。並敦促政府和人民團結對外。但因政府採取壓迫政策又無法有效進行戰爭,因此他主張廢除沙皇政權。1917年,二月革命時期他迅速崛起為革命的領導者之一,他當選為彼得格勒工人和軍人蘇維埃的臨時執政委員會的兩名副主席。此為1917年自然產生的一個機構,在全國發生相當大的影響。雖然彼得格勒蘇維埃不準其成員參加臨時政府,但克倫斯基還是在李沃夫領導的臨時政府內任法務部長,並擔任這兩個權力中心的中介者。5月5日(新曆5月18日),臨時政府發生危機,進行改組,他出任陸海軍部部長。在這期間,他堅持把戰爭進行下去。他還親自到前線,巡視戰場,勸說士兵不要放下武器,士兵們譏笑他是一位“勸說部長”。7月7日(新曆7月21日),臨時政府進行第二次改組,克倫斯基被捧上總理寶座,同時兼任陸海軍部部長。發動六月攻勢,在德軍的反擊下大敗,這耗盡了前線士兵最後一絲士氣,也使國內民眾大大喪失對他的支持和信任。
亞歷山大·弗多洛維奇·克倫斯基
克倫斯基畫像
克倫斯基的快速升遷歸功於他強壯的體能、溫和的政治態度和感性的口才。他贊成民主,在革命初期協助引起公民自由,婦女平等權和普遍選舉權。然而由於他的堅持對同盟國的戰爭,導致俄國新的軍事災難,又未能採取基本的改革,這引起人們越來越不耐煩。克倫斯基也變得優柔寡斷和古怪,他最大的錯誤是任命毫無政治頭腦的科爾尼洛夫將軍為陸軍最高統帥。8月底,科爾尼洛夫發動政變,進軍彼得堡,遭到首都革命工人和士兵的反擊,叛亂很快被粉碎。這一事件實際粉碎了臨時政府的政治威信,不僅軍隊迅速瓦解,而且左右兩翼都對他失去了信任。
9、10月間,隨著革命力量的迅猛發展,克倫斯基也加緊了反革命部署。為了矇騙革命民眾,他在九月間拼湊了一個“民主會議”,會議代表大多由反動政黨和團體把持。他們稱之為“預備國會”,似乎預備給人民以民主權利,但革命民眾嘲笑它是“澡堂預備室”。同時,克倫斯基極力加強彼得格勒的軍事力量,將前線反動軍隊調來首都,又建立了幾十個突擊營、士官生營和婦女營。他在冬宮多次召開秘密會議,商討阻止布爾什維克派政治委員到首都駐軍中去,防範首都士兵的革命化。另外,他還策劃將首都遷往莫斯科,讓德國的刺刀來驅散彼得格勒的紅色“魔影”。
亞歷山大·弗多洛維奇·克倫斯基(亞歷山大·克倫斯基)
1917年克倫斯基和他的部下召開會議
1917年10月18日,當克倫斯基得知布爾什維克黨的武裝起義計畫後,更加緊張地活動起來。他召開秘密會議,制定了一個防止起義和消滅布爾什維克黨的計畫。他下令逮捕列寧,派士官生封閉布爾什維克黨的機關報《工人之路》。頓時,街頭崗哨林立,巡邏隊橫行,彼得格勒陰雲密布。但是,克倫斯基的這一切並不能擋住革命洪流的奔騰向前。列寧做出了提前起義的偉大決策。10月24日深夜,當克倫斯基正在連續不斷地召開內閣會議時,首都武裝起義爆發了。起義的隊伍迅速包圍了冬宮。克倫斯基見勢不妙,於10月25日中午向部長們撒謊說:他“決定親自去迎接開來的增援部隊”,實際上,他乘上美國大使館的小汽車逃跑了。
當天,克倫斯基逃出彼得格勒,到了普斯科夫,住在北方戰線司令部。第二天,他就糾集了當地克拉斯諾夫將軍的騎兵軍約5000人,向彼得格勒發動進攻,並誇口要在10月30日攻下首都。在這期間,克倫斯基與暗藏在首都的反革命組織進行秘密聯繫,他要所謂“救國革命委員會”在城內策應,要士官生在克拉斯諾夫軍隊逼近首都時舉行暴亂,內外夾攻,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10月27日,克拉斯諾夫軍隊占領加特奇納,29日到達沙皇村,離彼得格勒僅二十公里。這時,克倫斯基滿懷喜悅,接連向各省行政專員下達手諭,要他們將糧食向首都運送,供他的軍隊到達彼得格勒時使用。
但是,好夢不長。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立即動員革命士兵和赤衛隊,全力組織反擊。革命軍隊在首都門口擋住了敵人的猛撲。10月30日,部隊轉入反攻,占領了沙皇村,並在普爾科夫高地給敵人以致命打擊。10月31日,克倫斯基為了挫傷革命軍隊的攻勢,向布爾什維克提出談判的要求,列寧拒絕了他的要求,他的陰謀破滅了。克倫斯基眼看大勢已去,就在11月1日下午,發出了最後一封電報給杜鶴寧將軍說:“因本人起程赴彼得格勒去,特要閣下代行最高總司令職務”。這個“小牛皮家”又一次撒謊,他不是去彼得格勒,而是扮成女人在加特奇納鑽進舊宮殿的密道逃走了。當天,克倫斯基化裝成水兵,搭上開往摩爾曼斯克的塞爾維亞軍用列車,逃出了加特奇納。

晚年歲月

彼得格勒爆發十月武裝起義的當天,克倫斯基逃往前線,領導克倫斯基—克拉斯諾夫叛亂。叛亂平息後逃往頓河流域,參加白衛軍活動。
1918年流亡法國巴黎。
1922年至1932年間,克倫斯基一直在巴黎居住。他編輯出版報紙《時代》,出席各種反蘇講座,呼籲西方發起反對蘇俄的“新十字軍東征”。
1938年在巴黎國立新聞俱樂部。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西方急需研究蘇聯問題的專家,克倫斯基不僅曾經擔任臨時政府總理,並且精通英語、法語等歐洲語言,因而多次受邀為美國和歐洲大型政治報刊寫文章,到各國各地做報告。
1939年,在原配妻子奧麗嘉去世後,克倫斯基與為巴黎和倫敦報紙工作的澳大利亞記者麗迪婭結婚。在她的幫助下,克倫斯基在法國出版《新俄羅斯》雜誌。
1940年德國納粹軍隊占領法國之後,克倫斯基逃到了美國。
1940年移居美國。在國外參加反蘇活動,編輯《白日》周刊(1922—1932年),是“爭取人民自由鬥爭同盟”的領導人。1951年,克倫斯基因政見分歧退出該組織。這是克倫斯基最後的政治表演,此後,他徹底地退出了政治舞台。
在1941年法西斯德國進攻蘇聯時,克倫斯基希望借希特勒之手消滅蘇維埃制度,但到了1942年,他認識到德國法西斯主義的本質,認為希特勒不可能成為“俄國的拯救者”,隨即轉變觀點,寫文章支持紅軍戰勝納粹德國和保衛蘇聯。
1945年,克倫斯基前往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看望病入膏肓的妻子麗迪婭,直至1946年2月她去世。之後他回到美國,並在紐約定居。
1953年,史丹福大學聘請克倫斯基到胡佛戰爭、革命與和平研究所(The 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 Revolution, and Peace)工作,特意招聘埃倫為年邁而視力嚴重減退的克倫斯基做助理秘書。在這之後,埃倫一直伴隨克倫斯基到他辭世。
1967年11月,克倫斯基被發現患有胃癌,手術後回到西普遜夫人家裡。此時的他幾乎身無分文,歐美政府與媒體報刊也不再需要他的演講和文字。克倫斯基再度陷入極度窘迫之中。
1968年通過特殊渠道向蘇聯政府提出回國申請。蘇聯官方表示歡迎,但提出一個條件:克倫斯基必須發表擁護蘇聯的政治聲明。1968年8月13日一份提交蘇共中央委員會的絕密檔案中記載:“......得到他(克倫斯基)的聲明:承認社會主義革命的規律,承認蘇聯政府政策的正確性,承認蘇聯人民在蘇維埃國家領導下的五十年中取得的成就。”這一絕密檔案現收藏於俄羅斯“當代文獻保管中心”。
1970年4月的一天,克倫斯基在家裡跌了一跤,折斷了股骨,隨即住進醫院。
1970年6月11日卒於紐約。
亞歷山大·弗多洛維奇·克倫斯基(亞歷山大·克倫斯基)
克倫斯基之墓

主要作品

克倫斯基著有《科爾尼洛夫事變》(1918)、《布爾什維主義的前奏》(1919)、《大災難》(1927)、《1917年俄國革命》(1928)、《自由被釘在十字架上》(1934)、《俄國臨時政府(1917)》(文獻,1961)等。

歷史評價

如果將時光機器倒轉回1917年,或許可以看出一些克倫斯基的政治和命運的端倪。克倫斯基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想通過召開立憲會議把俄國建成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二月革命勝利之後,廣大人民渴望立即享有革命成果,想得到土地,停止戰爭,但克倫斯基政府依然陷於將戰爭進行到底的泥潭,並連連失利,在土地問題上也遲遲沒有作為,立憲會議也未能召開,人們對克倫斯基政府的不滿與日俱增。最後,以曾經的“革命之子”克倫斯基為首的臨時政府被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打敗,變成了人民的“革命死敵”。或許歷史老人是寬容大量的,或許歷史法官不會厚誣古人。儘管三十六歲的克倫斯基在其政治功名巔峰之際敗給了自己童年的夥伴——四十七歲的列寧;儘管他所領導的臨時政府和政治理想敗給了布爾什維克和蘇維埃政權;但是他卻以超常人壽目睹他的政治敵人一個個老去並先於他離世。克倫斯基這個世紀老人還親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西方冷戰、美蘇對抗、中蘇關係變遷和科技革命,他幾乎成了二十世紀整個世界歷史進程的見證者和評判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