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波列扎耶夫

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波列扎耶夫

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波列扎耶夫(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Полежаев,1804年9月11日—1838年1月28日),俄國詩人。是地主與農奴之子。童年父母雙亡,在大學期間因所寫長詩《薩什卡》尖銳諷刺了專制制度,被尼古拉一世勒令充軍,臨終時仍然是一名在役列兵。波列扎耶夫繼承了十二月黨人抒情詩的傳統,文學史家們尊之為革命民主派詩歌的先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波列扎耶夫
  • 外文名: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Полежаев(俄語)
  • 出生日期:1804年9月11日 
  • 逝世日期:1838年1月28日 
  • 職業:詩人
  • 代表作品:《豎琴》
人物生平,主要影響,歷史評價,人際關係,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波列扎耶夫出身於地主家庭。是奔薩省地主斯特魯伊斯基和農奴阿格拉費娜所生,後隨繼父姓波列扎耶夫。母親早逝,生父因虐待農奴流放西伯利亞,死於當地。10歲時去莫斯科求學,就讀於寄宿中學。1820年至1826年就學於莫斯科大學語文系,生活困苦。曾於1826年受校方委派,創作獻給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統治下的莫斯科大學的頌詩,在同年的畢業典禮上朗誦自己創作的詩歌《天才》,但隨後一首描寫學生縱酒作樂和奇異經歷的詼諧諷刺詩《薩什卡》使他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這首在1825年創作的詩歌落入了沙皇尼古拉一世手中,由於此事發生在“十二月黨人”起義事件被鎮壓之後,詩中的一些對宗教問題的嘲諷和對社會現狀的批判引起了統治者的不滿,他被送入了由“政治犯”組成的軍士隊伍中,在高加索軍中當兵3年。因為無法忍受這種極度惡劣的生活,他曾多次寫信給沙皇,甚至只身前往彼得堡,希望求得沙皇的赦免,但均未果,還因擅離職守被處以嚴厲的懲罰。1828年至1829年波列扎耶夫再次被送入軍事監獄,一年的非人生活之後被派往高加索。1831年調回莫斯科,仍長期遭受迫害,被禁止發表作品。1837年因離開部隊數日,竟受鞭刑。9月被送入莫斯科軍人醫院,於1838年1月28日逝世。

主要影響

波列扎耶夫處於十二月黨人詩人到涅克拉索夫之間的過渡時期。早年創作有詩歌《天才》(1826)和詼諧諷刺詩《薩什卡》(1825)等。在被處置流放後創作的一系列詩歌作品,包括《致阿·洛佐夫斯基》(1829)、《被俘的易洛魁人之歌》(1829)、《有罪的人》(1837)和在當時鼓舞了一代人的《溺水泳者之歌》(1832),都成為他最成功的作品。這些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基調大多陰暗沉鬱,流露絕望、受難、孤獨的情緒。但他從來沒有向自己坎坷的命運妥協,相反,詩中更多表達的,時而是對光陰虛度的唏噓,時而是對前途的迷惘,時而是對自己才華的自信,時而是對不公平的現實的頑強反抗,時而又是對生活喪失信念的絕望,包含著平民知識分子的民主精神和現實主義的成分。
波列扎耶夫的作品水平參差不齊,但大部分詩歌都反映出他強有力的個性化才能。由於他繼承了十二月黨人抒情詩的傳統,故而被文學史家尊為革命民主派詩歌的先驅。

歷史評價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俄國人的豪放固然是好,但它只適合於很少的人;而二把刀的缺乏才氣的波列扎耶夫之流是叫人受不了的。”

人際關係

生父:斯特魯伊斯基,奔薩省地主。
繼父:波列扎耶夫,小市民。
母親:阿格拉費娜,農奴出身。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長詩《囚犯》,關於高加索的長詩《艾爾別利》(1830)、《契爾一尤爾特》(1832),詩集《碎琴》(1838)、《病癒的時刻》(1842)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