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法捷耶夫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法捷耶夫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法捷耶夫(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Фаде́ев,1901年12月24日一1956年5月13日),蘇聯作家、社會活動家,曾任蘇聯作家協會總書記,代表作品有《毀滅》《青年近衛軍》等。

法捷耶夫出生於特維爾省基姆拉市。1912年,在海參崴商業學校學習期間參加革命活動;1918年,加入布爾什維克黨。1919年,在遠東參加工農紅軍。1921年,秋進入莫斯科礦業學院學習;1922年,創作中篇小說《泛濫》嶄露頭角。1924年,後受黨派遣,先後在庫班、羅斯托夫、莫斯科擔任黨的領導工作。1927年,開始在莫斯科從事文學活動;同年,創作長篇小說《毀滅》。衛國戰爭爆發後,擔任《真理報》和新聞通訊社記者。1946—1954年,擔任蘇聯作家協會總書記;1949年10月,率領蘇聯文化代表團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1956年5月13日,因不堪重病和精神抑鬱自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法捷耶夫
  • 外文名: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Фаде́ев
  • 國籍俄羅斯(蘇聯)
  • 民族:俄羅斯人
  • 出生地:俄羅斯帝國特維爾省基姆拉市
  • 出生日期:1901年12月24日
  • 逝世日期:1956年5月13日
  • 畢業院校:海參崴商業學校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毀滅》《青年近衛軍》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個人生活,創作特點,主題思想,藝術手法,獲獎記錄,人物評價,人物爭議,

人物經歷

1901年12月24日,法捷耶夫出生於俄羅斯帝國特維爾省(今加里寧州)基姆拉市,4歲時父母離異。1908年,全家應姨母之請,前往海參崴居住;次年,移居索洛夫卡村,進入鄉村學校學習。
1912年,開始在海參崴商業學校學習,期間參加革命活動。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法捷耶夫
法捷耶夫
1918年,開始參加布爾什維克的地下活動;秋天,正式加入布爾什維克黨;次年,化名布雷格,在遠東加入工農紅軍游擊隊;秋天,與表兄伊戈爾回楚古耶夫卡村,轉到別符茲涅爾領導的游擊隊。1920年4月,在與日本干涉軍的戰鬥中負傷,赴布拉戈維申斯克擔任人民革命軍第二阿穆爾旅政委。
1921年3月,出席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同年秋進入莫斯科礦業學院學習,兼任莫斯科河南岸區黨委及“紅色聯盟”工廠黨委工作。
1922年,創作中篇小說《泛濫》,開始嶄露頭角;1924年,中斷礦院學習,前往北高加索參加庫班一黑海州委工作;5月,當選為克拉斯諾達爾區委書記。年底,到頓河羅斯托夫任《蘇維埃南方報》編輯。1925年,擔任北高加索無產階級作家協會理事會成員。
1926年,擔任“拉普”(俄羅斯無產階級作家協會)理事會執行局成員。1927年起,開始莫斯科專門從事文學運動;同年,創作長篇小說《毀滅》,該作品以國內戰爭為題材,描寫了共產黨員的戰鬥生活。
1929年9月,開始創作長篇小說《最後一個烏兌格人》和《黑色冶金業》。前者描寫了一個不開化的民族在社會主義革命過程中的變化,後者則反映了蘇聯工業戰線的鬥爭。
1937年,發表《謝爾蓋·拉佐》,這是其首次發表特寫作品;次年,先後發表特寫《謝爾蓋·拉佐是怎樣犧牲》《米哈伊爾·瓦西利耶維奇·伏龍芝》。1939年,被蘇聯政府授予列寧勳章
1941年,衛國戰爭爆發後,擔任《真理報》和新聞通訊社記者,同肖洛霍夫採訪加里寧戰線,發表戰鬥相關政論文章和特寫。1944年,出版特寫集《封鎖時期的列寧格勒》;1945年,創作長篇小說《青年近衛軍》,歌頌了衛國戰爭中蘇聯紅軍與德國法西斯的英勇鬥爭;次年,被授予史達林文學獎
1946年,開始擔任蘇聯作家協會總書記。1949年10月,率領蘇聯文化代表團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並創作隨筆散文《在自由中國》。次年,擔任世界保衛和平委員會副主席。
1954年,被赫魯雪夫政府以療養為名解除作協總書記職務,保留理事會主席。
1956年3月,編寫文集《三十年間》;5月13日,在不堪重病和精神抑鬱的情況下,在家中開槍自殺,享年54歲。蘇聯政府曾宣布法捷耶夫死於酗酒,直到1990年其絕命書被公開才揭開真相。

主要作品

作品體裁
作品名稱
創作時間
中篇小說
《泛濫》
1922年
中篇小說
《逆流》
1924年
長篇小說
《毀滅》
1927年
長篇小說
《最後一個烏兌格人》
1929年
長篇小說
《黑色冶金業》
1929年
(未完成)
特寫
《謝爾蓋·拉佐》
1937年
特寫
《謝爾蓋·拉佐是怎樣犧牲的》
1938年
特寫
《米哈伊爾·瓦西利耶維奇·伏龍芝》
1938年
電影劇本
《彼列科普》
1940年
特寫
《破壞的惡魔與建設的人》
1942年
特寫
《大盧基》
1943年
特寫集
《封鎖時期的列寧格勒》
1944年
長篇小說
《青年近衛軍》
1945年
散文
《在自由中國》
1949年
文學評論
《論魯迅》
1949年
作品集
《三十年間》
1956年
參考資料:

個人生活

  • 家庭
法捷耶夫的父親亞歷山大·伊幾諾維奇當過鄉村教師,母親安托尼娜·拉季米羅芙娜是位醫生。1905年,父母離異。母親與維爾諾(今維爾紐斯)的社會民主工黨成員斯維季奇結婚,繼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征為後備役軍醫,1917年因瘟疫去世。母親在二月革命中支持布爾什維克黨,被選為縣農民大會代表。

創作特點

主題思想

法捷耶夫的早期作品是他親身參加革命鬥爭實踐的產物,它們都以國內戰爭為題材,以共產黨員的戰鬥生活為主要描寫對象。衛國戰爭時期,法捷耶夫的作品以政論和特寫為主,善於運用塑造典型人物的方法揭露德國法西斯的兇殘並歌頌了蘇聯人民的英勇鬥爭。

藝術手法

法捷耶夫創作初期,尚沒有找到鮮明準確表達新內容的藝術形式,受到當時流行的“破碎的散文體”影響,用的是一種沒有從屬句子的形式主義語言,都是一些三、四個字一句的短語。又受超自然比擬法的影響,如把人比作“一塊野獸的肉"、“虱子”、“牡鹿”等,對於讀者來說不易理解。後來逐漸改變這種手法,到《毀滅》出版時,這種手法已經沒有明顯表露。創作中後期,法捷耶夫在記敘中常插入抒情和議論,給人以巨大的鼓舞力量,細膩的心理描寫、強烈的對比手法,使人物性格格外鮮明,主題更為突出。法捷耶夫繼承了俄羅斯古典文學傳統,把嚴格的現實主義描寫、深刻細膩的心理分析、浪漫主義的激情和抒情筆調進行了有機的統一。

獲獎記錄

其創作的《青年近衛軍》深受時任蘇聯最高領導人史達林肯定,法捷耶夫於1946年獲得史達林文學獎一等獎。

人物評價

法捷耶夫才華橫溢、聰明過人、學識淵博、意志堅強,總體上不失為一位有良知和卓越貢獻的作家。然而,他也是個十分複雜的人,有雙重人格,空虛、孤獨.靈魂痛苦不堪。(蘇聯作家伊利亞·愛倫堡 評)
法捷耶夫的作品雖然粗製,卻並非濫造,鐵的人物和血的戰鬥,實在夠使描寫多愁善病的才子和千嬌百媚的佳人的所謂‘美文’,在這面前淡到毫無蹤影。(文學家、教育家魯迅 評)

人物爭議

  • 史達林的“工具人”
法捷耶夫年輕時極其熱愛布爾什維克黨,把史達林視為黨的化身,對他赤膽忠心、肝腦塗地。他曾對愛倫堡說:“我最怕母親和史達林,但也最愛他們兩人。”而史達林把法捷耶夫當成“文學總管”,通過他領導文學。法捷耶夫負責解釋、貫徹、執行他的每項指示,以表達他的好惡和情緒變化。但法捷耶夫真心熱愛文學事業,美學趣味與史達林並不相同,對作品往往有自己的看法,並且自尊心很強,這對雙方來說都是致命傷。20世紀30年代,作為“拉普”領導人的法捷耶夫,參與了對許多作家不公正的批判,造成很多優秀的知識分子遭到不公正的待遇,這雖然來源於上層政治的錯誤,但法捷耶夫也難以擺脫千系。到1956年許多作家被平反和恢復聲譽之後,法捷耶夫遭遇了空前的壓力。很多作家認為法捷耶夫在那次鎮壓中是有罪的,他沒有利用自己的身份為這些作家提供保護。而法捷耶夫逝世後,他的傳記作者茹科夫經過長時間調查,翻閱了被捕作家的檔案,並沒有發現在被捕作家材料上有法捷耶夫的簽字,也沒有看到由法捷耶夫署名的任何檢舉材料。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法捷耶夫
法捷耶夫生活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