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達龍

亞伯達龍

亞伯達龍是暴龍科艾伯塔龍亞科下的一屬恐龍,生活於上白堊紀的北美洲西部,距今超過7000萬年前。模式種是肉食亞伯達龍(Albertosaurus sarcophagus),是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立恐龍公園發現,並以此省作為該屬的名字。就其物種的數目,科學家們有者不同的意見,有些科學家將蛇發女怪龍的Gorgosaurus libratus列為第二個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亞伯達龍
  • 拉丁學名:Albertosaurus
  • :暴龍科
  • 亞科:艾伯塔龍亞科
基本信息,詳細敘述,恐龍特徵,恐龍分類,群居特性,

基本信息

恐龍名稱: 亞伯達龍
恐龍別名: 艾伯塔龍、阿爾伯托龍、亞伯托龍
生存年代: 距今7400—76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
生存地點: 加拿大的艾伯塔地區
亞伯達龍是雙足行走的獵食恐龍,有著很大的頭,大型鋒利的牙齒,以及兩隻手指的小型前肢。它可能是當時生態系統食物鏈的頂部。雖然在獸腳亞目中體型較大,但亞伯達龍比其著名的親屬霸王龍要小。
已有超過30頭的亞伯達龍化石被發現,提供了很多的研究資料。曾在同一地點發現22頭亞伯達龍化石,可見它們有著群體活動,這些化石並能允許科學家研究它們的發育生物學與種群生物學。

詳細敘述

艾伯塔龍(學名Albertosaurus),又名亞伯達龍、阿爾伯脫龍、阿爾伯它龍、亞伯拖龍,是暴龍科艾伯塔龍亞科下的一屬恐龍,生活於上白堊紀的北美洲西部,距今超過70百萬年前。模式種是肉食艾伯塔龍(Albertosaurus sarcophagus),是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省立恐龍公園發現,並以此省作為該屬的名字。就其物種的數目,科學家們有者不同的意見,有些科學家將蛇發女怪龍的Gorgosaurus libratus列為第二個種。
艾伯塔龍是雙足的獵食恐龍,有著很大的頭,上有很多大型、銳利的牙齒,以及兩隻手指的小型前肢。它可能是在生態系統食物鏈的頂部。雖然在獸腳亞目中體型較大,艾伯塔龍比其著名的親屬暴龍更小型,重量與現今的黑犀差不多。
已有超過三十頭的艾伯塔龍化石被發現,提供了很多的研究資料。曾在同一地點發現二十二頭艾伯塔龍化石,可見它們有著群體活動,這些化石並能允許科學家研究它們的發育生物學與人口生物學。

恐龍特徵

成年的亞伯達龍有9米長,少數個體達到11米。有幾項利用不同方法的研究,估計成年的亞伯達龍體重為3噸。
亞伯達龍的頭骨較大,有1米長。頸部很短呈S形,頭骨上的孔洞減低了頭部的重量,並且提供了肌肉連線和感覺器的位置。它的長顎骨連線者超過60顆香蕉形牙齒。較大的暴龍科卻有著較少數的牙齒。與其他獸腳亞目不同,暴龍科是異型齒的,即不同位置的牙齒有不同的形狀。在上顎前上顎骨的牙齒較其他的牙齒為小,排列得更為緊密,及橫切面呈D形。在眼睛上方,有短的骨質冠飾,可能在求偶期間具有視覺辨識功能。
所有暴龍科,包括亞伯達龍在內,都有相似的外觀。亞伯達龍是雙足的,及以長的尾巴來平衡頭部及身軀。但是暴龍科的前肢相對於體形是極為小型的,且只有兩趾。後肢很長及有四趾。大趾很短,只是其他三趾著地,而中間的腳趾較其他為長。亞伯達龍可能可以每小時25到30公里的時速進行奔跑。

恐龍分類

亞伯達龍是獸腳亞目暴龍科的成員。在這個科下,肉食亞伯達龍(Albertosaurus sarcophagus)與年代較早的蛇發女怪龍(Gorgosaurus libratus)都是在亞伯達龍亞科之中。在亞伯達龍亞科中,僅有上述兩屬被敘述過,但還有其他未敘述的屬。在2004年,托馬斯·霍爾特(Thomas R. Holtz, Jr.)提出阿巴拉契亞龍屬於亞伯達龍亞科,但在他最近的未公布研究中,將阿巴拉契亞龍歸類於暴龍科之外,與其他研究人員一樣。
暴龍科的另一科為暴龍亞科,包含著名的特暴龍和霸王龍等種類。與較強壯的暴龍亞科相比,艾伯塔龍亞科的體型較修長,顱骨的比例較小,脛骨、跖骨、腳部指骨較長。

群居特性

由巴納姆·布郎發現的乾島骨床包含22頭亞伯達龍。該地是單一挖掘地點中發現最多獸腳類的地點,第二位是猶他州的克利夫蘭勞埃德採石場,該地以大量的異特龍化石而著名。乾島的這群亞伯達龍中,一頭非常年老,有八頭位於17歲到23歲之間,七頭為12到16歲間的亞成年個體,剩下六頭則是2歲到11歲間的幼年個體。
由於缺乏其他草食性恐龍遺骸,而且這些亞伯達龍的保存狀況相似,菲力·柯爾因此認為這個位址並非一個像加利福尼亞州拉布雷亞瀝青坑的捕獵者陷阱,而所有動物都在同一時間死亡。柯爾推測它們是群體活動的。其他的學者對此存有懷疑,認為它們是因乾旱、洪水或其他原因而被逼死在一起的。
有很多證據證實草食性恐龍,如角龍下目及鴨嘴龍科,都是群體活動的。然而很少在同一地方發現有如此多的掠食性恐龍。但是小型的獸腳亞目,如恐爪龍、腔骨龍與合踝龍都曾被集體發現的,較大的異特龍及馬普龍亦曾如此。有一些證據亦指其他暴龍科是群體活動,如在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內展示的著名暴龍標本“蘇”,它在被發現時旁邊有一些較小個體的碎片遺骸。在蒙大拿州的雙麥迪遜組至少有三個未命名的懼龍標本,同時也發現了數個鴨嘴龍類化石。縱然有些位址可能是臨時的或不自然的群體聚集,但這些發現都為亞伯達龍的群體活動行為提供了證據。其他科學家則認為某些群體聚集其實是類似科莫多龍的同類相食後果,當許多個體搶食一塊屍體時,會出現攻擊性的競爭與同類相食。
柯爾亦猜測亞伯達龍的群獵習性。小型亞伯達龍的腳部比例與似鳥龍科的腳部比例相近,而似鳥龍科被估計是跑得最快的恐龍。年輕的亞伯達龍可能比它們的獵物跑得更快,或者一樣快。柯爾推論年輕的恐龍群體驅趕獵物,以供成年的恐龍獵食。幼年個體的生活方式可能與成年個體不同,並占據成年亞伯達龍與小型獸腳類恐龍間的生態位。科莫多龍也有類似的生活方式,科莫多龍的幼體是食蟲性,直到成為島上的優勢掠食者前。但是由於化石紀錄所提供的資料有限,這個假說能難去證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