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五龍村)

五龍(五龍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五龍社區村莊由來 明朝崇禎年間,王氏先人從即墨城西遷來此地,依山傍河而居,因村南山上有一個山洞,高兩三米,長二十多米,傳說洞裡曾經住著五條龍,故名“五龍洞”,故村名叫做“五龍村”。該村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該村主要經濟作物是花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龍
  • 人口:596人
  • 社區特色:寬敞幽深的五龍洞
  • 經濟狀況:主要依靠農林果業
人口,社區特色,經濟狀況,社會事業,

人口

北宅街道辦事處西北1公里,七里河從社區東南蜿蜒北流,至社區北與石門河交匯,該社區就坐落於兩河沖積的小平原上。北與埠落社區一河之隔,西與華陽社區五龍澗社區、七峪社區毗鄰,南與洪園社區、北澗隔山相望。該社區包括五龍、五龍北溝兩個自然社區,2004年共有185戶,596人。社區居民以王姓為主,約占全社區總人口的40%,另有閻、宋、王(汪)、蘇、姜、畢、傅、宮、石等共11姓。

社區特色

該社區除了有寬敞幽深的五龍洞外,還有著名的“嶗山七十二庵”之一的蓮花庵,山清水秀,風景如畫。南山頂岩石上有以一個直徑約2米,深60多厘米的天然石盆,渾圓光潔,鬼斧神工。傳說是仙女的洗澡盆,與華樓山上的梳洗樓遙相呼應,堪稱奇觀;西南山上巍然屹立的霧露頂,終年霧氣氤氳,雲霞縹緲,人在其上,恍入神人仙境。峭壁神水,高山甘泉,雖澇而不溢,縱旱而不涸,且水質清冽醇厚,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物質,被譽為“金泉玉液”。

經濟狀況

社區居民的經濟收入主要依靠農林果業,社區種植了大片柿子樹和桃樹,優質桃樹出口日美等國,創匯增收。改革開放後,引進了優質高效的水果新品種:個大酸甜的桃子,高產崩脆的大棗,紅艷甜美的各種桃子,肥厚多汁的“五龍梨”……其中“五龍梨”以產量大,價格高,銷路廣而深受果農的喜愛,積極推廣種植後,成為該社區的一大特產。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該社區逐步興起了綠色養殖業,社區居民自辦養雞場的成功,帶動了全社區居民的創業熱情,十幾個養雞場以優質雞蛋、山雞供應城市市場。現在該社區居民以放養形式生產的山雞蛋和撒養山公雞,深受城市消費者的青睞。還有的社區居民辦起了養蠍場,成為當地的養蠍大王。同時社區居民們各顯才智,紛紛經商務工,經濟收入穩步提高,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2004年,五龍社區經濟總收入856萬元,人均收入4161元。

社會事業

五龍社區有舞龍的傳統,據《嶗山縣誌》記載,“五龍村擅長舞龍燈,始於1870年,龍身9節,全長11米,龍身為深青色,每到春節去即墨城表演,晚間龍身內點燃蠟燭,光彩奪目,顯赫壯觀,方圓百里,獨一無二,頗有盛名”。因五龍村舞龍燈堪稱即墨縣一絕,因此也有人稱五龍村為“舞龍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