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宋代
羅願,《爾雅翼》謂:“西方以大蒜、小蒜、興渠、慈蒜、茖蔥為五葷,道家以韭、蒜、芸台、胡荽、薤為五葷。”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一·蒜》:“五葷即五辛,謂其辛臭昏神伐性也。鍊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蕓薹、胡荽為五葷;道家以韭、薤、蒜、蕓薹、胡荽為五葷。”注意“蔥”不在道教五葷之列。“三厭”指狗肉、大雁和烏魚。
明朱國禎《涌幢小品·字義字起》:“俗語有五葷三厭之說,厭字殊不解。
《孫真人歌》,謂天厭雁,地厭狗,水厭烏魚。雁有夫婦之倫,狗有扈主之誼,烏魚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
禁忌
道教有三厭,分別是:天厭鴻雁,地厭狗,水厭烏魚。 這三種肉,是絕對不能吃的!
另外,還有許多其他版本的三厭,甚至還有"四不食"(即牛、狗、烏魚、鴻雁不食)等說法。
額外補充
各種角度之五葷三厭
口不說非禮之言,戒食五葷三厭;身不做非禮之事,心平氣和;心不想非禮之物,內外潔淨,方可謂之清口。簡言之,即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非禮勿食,心口身合一,各項俱足,才是真正的清口。
蓋五葷、三厭、菸酒之類,均是昏性之物:五葷(蔥、蒜、韭、薤、興蕖)乃天地不正之氣所生,食之易傷五臟元氣(蔥傷腎、韭傷肝、薤傷脾、蒜傷心、興蕖傷肺),故修道者不食;厭者,食久而生厭也。三厭(天厭飛禽、地厭走獸、水厭水族)乃橫行之物,食之易傷三寶原靈,更暗損陰德,故修道者亦不食之;酒是亂性之根源;煙亦耗元氣,損傷元靈。因此修道人應當戒除五葷、三厭、菸酒,從而留清去濁,煉陰補陽,使之自性光明。
佛曰:“凡殺生者,多為人食,人若不食,亦不殺生。”素食,可使很多人不作屠殺的獸性行為,養成慈悲
博愛之心。孟子曰:“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很多養牛之人不吃牛肉,養狗之人不吃狗肉,只因這些動物有情、有識,所以不忍殺之食其肉。
陸放翁詩:“血肉淋漓味定珍,一般痛苦怨難伸,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人是萬物之靈,豈能將自己的快樂,建立於動物痛苦的身上?
欠債還錢,殺人償命,是自古以來大家皆知的定理。人害咱,咱不服,打架論爭;咱害他,難道說,他肯容情?故清口以後,不再種因,亦可去果報。若不清口,孽障不清,何以脫輪迴?不守戒,則命根不固,何以了生死?俗話說:“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多修多得,少修少得,同修同得,不修不得。”你若修得功,別人分不得,你若造了罪,別人替不得。是故欲免地獄,當除噁心;欲免餓鬼,先斷慳貪;欲免
畜生,莫吃他肉;欲得人身,先學孝慈;欲生天上,當持五戒;欲成佛道,先用明心;心明則因果不昧,性見則成佛無疑。
飲食注意
根據科學家、醫學家的研究報告顯示:素食者血氣清、腦力敏捷、神智清、衰老慢、免疫力強,癌症發生率低,減少染患心臟血管疾病等機會,增長壽命,但是一般人都有個疑問,即吃素營養夠嗎?答案是夠的。肉類中所含的營養仍根源在植物。穀類、豆類、蔬菜、水果中的澱粉、蛋白質、醣類、礦物質、維他命等,已足夠人類所需。後學在此列舉幾項吃素的飲食分針,讓各位道親供做參考。
(一)注重五色、五味的搭配:五色(紅色入心、青色入肝、黃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腎);五味(苦味入心、酸味入肝、甜味入脾、辛味入肺、鹹味入腎)。如能做到五色五味的調配得當,不僅色、香、味俱全,能引人食慾,營養也才會均衡。
(二)五穀類、堅果類(
腰果、花生)配合豆類一起吃,使胺基酸產生互補作用,以提高蛋白質的品質。如玉米、蕃薯加入白米煮飯;
紅豆沙包入糯米糰作麻糬;花生醬抹在
吐司麵包上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三)一般較易缺少的營養素如維他命B12、B2、D、鈣質和鐵質,我們可採用全穀類食物如胚芽米、全麥食品,各種豆類、蛋類、海帶、奶類、紅毛苔、葡萄乾、黑芝麻等食物補充。每餐要吃水果,尤其是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如
橘子、柳丁、蕃茄、
番石榴等)以增加鐵質的吸收。
(四)由於大部份的蔬菜、水果是屬於
涼性食物,故後學建議最好一星期能吃一至二次的素材搭配各種中藥材(或燉或煮),滋補身體,以達到
身體機能冷熱的調和。中藥材的取用,一般市面上很容易買到,如枸杞、紅棗、
黑棗、淮山、黃耆、四物或十全大補湯等,皆有補氣補血之功能。
我們應該清楚地認定自己清口的目的,知行合一,終身奉行;健康快樂的追求養生之道;成全自己的後學和自己的家庭,使未清口者清口,未立願者立願,將來都能脫過末劫,靈性歸根,三元會上,神人共樂,舉家團圓。
八戒
《
西遊記》中
豬剛鬣受了菩薩戒行,斷了五葷三厭,
唐僧因此給他起了個別號,叫做“
八戒”。五葷三厭,屬宗教戒條,信徒不準食用。
厭,在此是人若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之意。不過,這五葷三厭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實際另有所指。
八戒全稱“八齋戒”,是佛教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項戒條。包括
不殺生,
不偷盜,不淫慾,
不妄語,
不飲酒,不眠坐華麗之床,不打扮及觀聽歌舞,正午過後不食。
佛教戒律還有很多。
豬悟能雖稱“八戒”,但他始終“戒”得不徹底,也不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