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總志》是宋代吳炯創作的筆記。
基本介紹
- 書名:五總志
- 作者:吳炯
- 類別:筆記
- 創作年代:宋代
《五總志》是宋代吳炯創作的筆記。
《五總志》是宋代吳炯創作的筆記。內容簡介筆記,一卷。五總:龜生千年,日五總。古人以為龜生千年有靈性而能知古今事。因稱年老博學者為五總龜。作者年老著書,以記其見聞,故以“五總”名其書。《淵鑒類函》卷四四引《白孔六帖》:“龜...
登室入堂,漢語成語,拼音是dēng shì rù táng,意思是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了高深的地步;也作“升堂入室”。出自《五總志》。成語注釋 堂:古代宮室的前廳;室:古代宮裡的後屋。登上廳堂;再進入內室。成語...
漢語成語,拼音是yín qí lěi luò,意思是形容性情卓異不凡,出自《五總志》。成語出處 宋·吳坰《五總志》:“唐李白崟崎磊落。嘗醉眠於酒市上,遽召見於沉香亭,白披襟扶掖以對。”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人的品格。
譏詘 譏詘,讀音是jī chù。意思是譏諷貶斥。解釋 譏諷貶斥。出處 宋 吳坰 《五總志》:“遂爲廉訪捃奏之,謂語涉譏詘。尋降秩,罷郡。”
草鞋是中國人發明的一種鞋,在中國起源很早,歷史久遠,最早的名字叫 “屝”,相傳為黃帝的臣子不則所創造。由於以草作材料,非常經濟,平民百姓都能自備。漢代稱為“不借”,據《五總志》一書的解釋是:“不借,草履也,謂其所用...
草鞋古時稱為“扉”,漢代又稱“不借”,宋代吳炯所著《五總志》曰:“不借,草履也,謂其所用,人人均有,不待假借,故名不借。”從文獻和西周遺址出土的草鞋實物,可證實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代就已出現草鞋。汾信草鞋是新橋...
魏國長公主嘗衣貼繡鋪翠入禁中。太祖曰:“當以此與我,自今勿為此飾。”主笑曰:“用翠羽幾何!”上曰:“但恐宮闈戚里相效,小民逐利,即傷生寖廣,實汝之由。”(《五總志》)作者介紹 豐子愷(1898—1975年)漫畫家、作家...
後覺,是漢語辭彙,拼音是hòu jué,是指覺悟較晚者。解釋 《孟子·萬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 宋 吳坰 《五總志》:“ 天啟 以推挽後覺為己任。” 康有為 《聞菽園居士欲為政變說部詩以...
靈舟,漢語詞語,拼音是líng zhōu,指神靈的舟船;運裝靈柩之船。釋義 指神靈的舟船;運裝靈柩之船 出處 《弘明集·智靜》:“重明寢暉,靈舟覆浪。”宋·吳炯 《五總志》:“至夕,乃與同列飲酒以待,果一男子三嘆而歌……...
宋·吳坰《五總志》:“於舍人中選一人明練政事者,專典機密,謂之解事舍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司馬文王問武陔:‘陳玄伯何如其父司空?’陔曰:‘通雅博暢,能以天下聲教為己任者,不如也;明練簡至,...
註:本條第一節見《世說新語》“賞譽第八”劉孝標註”,“泰山”原文作“太山”,諱改;第二節宋吳坰《五總志》,稱來源於“汝南傳”;第三節引自薛瑩《後漢紀》;第四節見《淵鑒類函》卷一百二十八,政術部七“威嚴”條。
如音郁,是也。奧者,濁也,言去卑辱污濁之中,而升於朝廷也……《廣雅》:‘澳,濁也。’曹憲音於六反,澳與奧同。”見《讀書雜誌·漢書十六》。宋·吳坰《五總志》:“近有曹孝忠者,本卑賤奧渫之人。”
…又多為屋幕,鼎鼓幾梴壺濫,戈劍羽旄齒革,寢而埋之。”《國語·周語上》:“設桑主,布几筵。”宋·吳坰《五總志》:“唐·孟銑家祭儀,士人家四仲祭,當用平面氈條屏風而已。其用桌椅,即是几筵,乃凶祭也。”
秦七,讀音qín qī,漢語詞語,意思為北宋詞家秦觀輩行第七、故稱。解釋 北宋詞家秦觀輩行第七﹐故稱。出處 宋·楊伯嵒 《臆乘·行第》:“前輩以第行稱多見之詩, 後山稱少游為秦七 。”宋·吳炯 《五總志》:“至夕,乃...
釋義 瓻(chī):陶製的酒器。宋代向人借書時送一瓻酒為禮,還書時送一瓻酒表示感謝。例句 古語云:“~”,是以此媚藏書者,冀其樂借,而後人訛以為痴。獨東坡云:“不持一鴟酒,肯借五車書?”(宋·吳垌《五總志》)
詩:“雲氣作冥晦,氣候變寒澀。”宋·吳坰《五總志》:“蜀僧鸞鄙賈島寒澀。”明·楊慎《升庵詩話》卷三:“觀其全篇,意思殊餒,大抵附於寒澀。”清·薛雪《一瓢詩話》:“寒澀人詩必枯瘠,豐腴人詩必華贍。”
宋·吳坰《五總志》:“雖全用古人兩句,而屬辭切當,上下意混成,真脫胎法也。”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王維》:“九歲能屬辭,工草隸,閒音律。”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兩句似異而實同例》:“乃於仁言‘數’,而於義變...
宋·吳坰《五總志》:“淮海國王錢俶等驚懾,不敢仰視。”宋·洪邁《夷堅丙志·舒州刻工》:“時羣臣及市民賣物者百餘人,震雷一擊,其八十人隨聲而仆,餘亦驚慴失魄。”冰心《往事(二)》九:“這語聲又似是從空中來,...
宋·吳坰《五總志》:“端彥既與元長不合,乃遯嵩少間。”清·錢謙益《河南河南府知府郭忠寧授中憲大夫制》:“今東方徵兵未已,嵩、少、虢、雒之間,戈殳相逮,皆爾所部也。”清·史申義《禹州》:“潁川風滿鈞台驛,嵩少雲...
宋吳坰《五總志》:“於眾中求腳根點地者,百無二三焉。”《水滸傳》第五三回:“李逵怕將起來,幾遍待要住腳,兩條腿那裡收拾得住,卻似有人在下面推的相似,腳不點地,只管的走去了。”茹志鵑《高高的白楊樹·百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