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秒規則

五秒規則

五秒規則是一種世界範圍內廣泛存在的迷信說法。是一種判斷掉在地上的食物是否可以食用的方法。其核心理論闡述為:如果食物掉在地上後五秒內被拾起,則該食物可以安全地食用。

五秒規則的原始版本已不可考。目前流傳的版本包括“三秒規則”、“七秒規則”、“五分規則”等。在某些版本中,拾起食物的時限甚至被延長到食物最終被找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秒規則
  • 適用:掉在地上的食物是否可以食用
  • 相關版本:三秒規則、七秒規則
  • 不適用情況1:冰激凌等有粘性的食品
  • 不適用情況2:烤麵包片黃油一面落地的場合
  • 不適用情況3:從別人手裡接過的食品
簡介,適用情況,不適用情況,版本介紹,相關研究,

簡介

五秒規則是一種世界範圍內廣泛存在的迷信說法。是一種判斷掉在地上的食物是否可以食用的方法。其核心理論闡述為:如果食物掉在地上後五秒內被拾起,則該食物可以安全地食用。
五秒規則的原始版本已不可考。目前流傳的版本包括“三秒規則”、“七秒規則”、“五分規則”等。在某些版本中,拾起食物的時限甚至被延長到食物最終被找到。

適用情況

食物
該規則經常被用於餅乾等零食。支持該規則的人認為,落地五秒內有害細菌無法感染食品。例如:將糖果遞給朋友時,糖果不慎失手落地。這時,負面情緒會籠罩在周圍,此時拾起糖果,一切就會像沒有發生一樣。

不適用情況

五秒規則通常不適用於以下情況:
冰激凌等有粘性的食品;
烤麵包片黃油一面落地的場合;
從別人手裡接過的食品。
雖經多方考證,依然不知道該規則的發明者是誰。
有實驗表明,乾淨的地板是安全的(參見相關研究)。不過,五秒內細菌不會從髒地板轉移到食物上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引起食品污染的核心,不是塵埃,而是那些肉眼看不見的病菌。雖說在通常情況下,兩者總在一塊兒,但有時卻並不是那么一回事兒。比如:打掃得很乾淨的傳染病醫院的地板,比起其他看起來很髒的地方,可能會有更多的病菌。
5秒規則5秒規則

版本介紹

五秒規則有很多版本,如:三秒規則、十秒規則、十五秒規則等亂七八糟的版本。另外,環境及個人對衛生要求的不同,也導致了各種不同版本的產生。比如在美國大學宿舍內,通常執行的是十秒規則。
在家中,規則允許的時間通常會很長;在公共場所比如餐館,這個時間則會縮短。在大企業的會議中、業務交流的場合、同僚的聚會中、被質檢員或管理者注意的場合,該規則無效。
一些三秒規則認為:“細菌第一秒發現食物,第二秒伸一隻手抓住食物,第三秒兩隻手都抓住了食物。”因此,三秒以內拾起的食物是未被污染的。

相關研究

五秒規則的流行病學研究,於2003年在伊利諾大學的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IUC)為期7周的實習期間展開。由當時的大三學生吉利安·克拉克(Jillian Clarke)主持進行。克拉克同期望成為博士的梅雷迪恩·艾格(Meredith Agle)一道,採樣了校園內的各種地板,並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他們發現地板的大部分地方沒有細菌。總結眾多的研究結果,他們認為,食物落在乾燥的地板上是安全的。
不過,克拉克想要驗證在髒地板上五秒規則是否正確。在實驗室內,大腸桿菌在光滑的地板和粗糙的地板上都廣泛存在。將橡皮軟糖和餅乾在地板上放置不同的時間,然後再顯微鏡下觀察他們的表面。研究發現,所有的食品都粘上了相當數量的細菌,即便它們與地面接觸的時間少於五秒。克拉克的結果是對五秒規則的有效反證。
在該研究中,他們抽樣調查了周圍人的看法。發現56%的男性和70%的女性都知道五秒規則。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接受。而接受五秒規則的人認為,餅乾和糖果等食品比花椰菜和花椰菜等更適用於本規則。
克拉克的研究,獲得了2004年度的搞笑諾貝爾獎公共衛生獎。
2007年的一項研究表明,木頭、瓷磚和尼龍地毯上的沙門氏菌在曝露於乾燥環境下28天后依然能旺盛地繁殖。在曝露八小時後,細菌照樣能在五秒內污染麵包和博洛尼亞臘腸。食物與瓷磚和尼龍地毯接觸長達1分鐘後,這種細菌的污染會增加十倍。
探索頻道的流言終結者節目曾對五秒規則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哪怕是兩秒鐘,都足夠使得食物被污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