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當召村位於包頭西北陰山深處的五當溝,距包頭70公里,是內蒙古地區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純藏式喇嘛寺廟。寺廟被群山環抱,山上蒼松翠柳,鬱鬱蔥蔥,寺前小溪清澈,流水涓涓。整個寺院依山勢建造,規模宏大,殿堂倉舍2538間,占地約20萬平方米,鼎盛時喇嘛1200多人。所有建築均採用藏式結構:平頂、直牆、小窗、白色,整個寺院山巔松柏輝映,顯得十分精美壯觀。主要建築由六殿三府一堂和94棟喇嘛住宿樓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當召村
- 地理位置:位於包頭西北陰山深處的五當溝
- 面積:20萬平方米
- 人口:1200多人
簡介,文化遺產,旅遊資源,歷史文化名村,
簡介
五當召,在內蒙古包頭市東北約70公里的五當溝內。五當召有蒙、漢、藏三種名稱。五當,蒙語意為“柳村”,因召前峽谷柳樹繁茂而得名 藏名“巴達格爾”,意為“白蓮花”;漢名“廣覺寺”,系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由乾隆皇帝親賜。 五當召始建於清康熙年間,以西藏扎什倫布寺為藍本,經乾隆 、嘉慶光緒年間多次維修、擴建,遂成今日規模。蒙古語五當意為“柳樹”,召為“廟宇”之意。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賜漢名廣覺寺。廟宇為藏式,依山勢布局。廟占地面積約300餘畝,殿宇和倉房2500餘間,各幢建築自成一區。五當溝內老松蟠曲,溪水清流,與白壁朱門的廟宇建築相掩映。
“吉忽倫圖”蒙古語意為“興旺”,是石拐區五當召鎮政府所在地。五當召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五當召鎮吉忽倫圖嘎查是特定歷史時期人類活動的產物,蘊含著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習俗等諸多方面的信息。石拐區將按照保護規劃,積極爭取相關資金和項目,對吉忽倫圖嘎查的古建築、歷史文化古蹟進行日常修繕與管理;對村鎮居民進行合理的引導及再教育,儘可能避免村鎮發展給歷史文化古鎮帶來的負面影響。經國家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組成的部際聯席會議審定,內蒙古包頭市石拐區五當召鎮五當召村(吉忽倫圖嘎查)日前通過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評選,成為繼包頭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鎮美岱召村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後又一個通過評選的村子。
文化遺產
據統計五當召內有金、銀、銅、木、泥各種質料鑄成的佛像1500餘尊,其中最大的有三層樓高,最小的不過盈寸。寺內現存的大量壁畫,精細逼真地描繪了歷史人物、風俗、神話及山水花鳥,是研究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寶貴資料。該寺是內蒙古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藏傳佛教廟宇,廟內塑像俱全,壁畫絢麗,唐卡(捲軸佛畫)奪目,各殿各有特色,或立高達10餘米的釋迦牟尼銅像,或供高達9米許的黃教始祖宗喀巴銅像。現在,五當召是本召喇嘛進行佛事活動和信徒們朝拜的場所。這裡每年舉行“嘛尼會”等佛事活動。
旅遊資源
五當召是中國三大藏傳佛教寺廟之一,也是自治區西部著名的國線旅遊景點。每年來此觀光的遊人達10萬人次,是內蒙古自治區對外開放的視窗,是周邊牧民朝拜的聖地。五當召後根皮溝森林茂密,松濤泉韻,沁人心脾,翠柏參天,流水潺潺,已封山保護,建築面積9000平方米,總投資2400萬元人民幣,年收入1275萬元人民幣。
歷史文化名村
2007年在北京召開的城市文化國際研討會上公布的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名單中,包頭市石拐區五當召鎮五當召村榜上有名。這是繼包頭市土右旗美岱召鎮美岱召村之後,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個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村莊。
五當召村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不僅提高了國家4A級景區五當召風景區的知名度,還可以通過後續努力,爭取到國家“十一五”期間歷史文化名鎮(村)的專項保護資金,可對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加以恢復和保護。同時對加快五當召景區建設,提高五當召景區檔次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