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金龍(中藥)

五爪金龍(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五爪金龍,中藥名。為葡萄科崖爬屬植物狹葉崖爬藤Tetrastigma serrulatum (Roxb.) Planch.的根或全株。植物狹葉崖爬藤,分布於我國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祛風除濕,接骨續筋,散瘀消腫之功效。主治風濕,痹痛,骨折筋傷,跌打損傷,皮膚濕爛,水火燙傷,無名腫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五爪金龍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鼠李目
  • :葡萄科
  • :崖爬藤屬
  • :狹葉崖爬藤
  • 分布區域: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秋、冬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外用:適量
  • 貯藏:曬乾置於乾燥通風處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忌,炮製,生理特性,生長環境,

別名

五爪藤、五爪龍(《滇南本草》),燈籠草、小紅藤、雪裡高、小五爪金龍、五虎下西山(《雲南中草藥》),紅葡萄、烏蘞莓(《雲南中草藥選》),月烏雞(《彝藥志》)。

入藥部位

植物狹葉崖爬藤的根或全株。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入肝、腎經。

功效

祛風除濕,接骨續筋,散瘀消腫。

主治

風濕,痹痛,骨折筋傷,跌打損傷,皮膚濕爛,水火燙傷,無名腫毒。

相關配伍

1、 治風濕關節炎,跌打損傷,五爪金龍根或全株60~90g。泡酒500 g,浸7d後即可內服,每次10ml,每日2~3次。(《雲南中草藥選》)
2、 接骨,鮮五爪龍、赤木通搗爛敷患處。(《滇南本草》)
3、 治開放性、粉碎性骨折,月烏雞根100g,桂花矮陀全草100g,烏血藤根50g。鮮品搗爛,乾者研末兌冷開水調勻,復位後用隔層紗布外敷患部,夾板固定,7d換1次。(《彝藥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浸酒。
外用:適量,搗爛或研末敷。

禁忌

孕婦禁服。

炮製

採集加工:秋、冬季採收切片,除去泥土,洗淨,鮮用或曬乾。

生理特性

草質藤本。小枝纖細,圓柱形,有縱棱紋,無毛。卷鬚不分枝,相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葉為鳥足狀5小葉,小葉卵披針形或倒卵披針形,長1.5~9厘米,寬0.5~3厘米,頂端尾尖、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側小葉基部不對稱,邊緣常呈波狀,邊緣每側有5~8個細鋸齒,齒長約1毫米,常著生波形凹處,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無毛;側脈4~8對,網脈兩面明顯突出;葉柄長1~5.5厘米,中央小葉柄長0.5~1.3厘米,側生小葉總柄長0.2~1厘米,側小葉柄短或近無柄,無毛。花序腋生,長1~8厘米,比葉柄短、近等長或較葉柄長,下部有節和苞片,或在側枝上與葉對生,下部無節和苞片,二級分枝4~5,集生成傘形;花序梗長1~5厘米,無毛;花梗長2~4毫米,無毛或幾無毛;花蕾卵橢圓形,高2~4毫米;萼細小,齒不明顯,無毛;花瓣4,卵橢圓形,頂端有小角,外展,無毛;雄蕊4,花絲絲狀,花葯黃色,卵圓形,長寬近相等,在雌花內雄蕊顯著短而敗育;花盤在雄花中明顯,4淺裂,在雌花中呈環狀;子房下部與花盤合生,花柱短,柱頭呈盤形擴大,邊緣不規則分裂。果實圓球形,紫黑色,直徑0.81厘米,有種子2顆;種子倒卵橢圓形,頂端近圓形,基部漸狹成短喙,種臍在種子背面下部向上呈狹帶形,下端略呈龜頭狀,腹部中棱脊突出,兩側窪穴呈溝狀,從基部向上斜展達種子頂端,兩側邊緣有橫肋。花期3~6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谷林中、山坡灌叢岩石縫中,海拔500~2900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