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金龍原變種(學名:Ipomoea cairica var.cairica)為多年生纏繞草本,全體無毛。莖細長,有細棱,有時有小疣狀突起。葉掌狀5深裂或全裂,長4-5厘米,寬2-2.5厘米。聚傘花序腋生,花序梗長2-8厘米,具1-3花,或偶有3朵以上。種子黑色,長約5毫米,邊緣被褐色柔毛。分布於台灣、福建、廣東及其沿海島嶼、廣西、雲南。生於海拔90-610米的平地或山地路邊灌叢,生長於向陽處。通常作觀賞植物栽培。原產熱帶亞洲或非洲,已廣泛栽培或歸化於全熱帶。塊根供藥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五爪金龍(原變種)
- 拉丁學名:Ipomoea cairica (Linn.) Sweet var. cairica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目:管狀花目
- 科:旋花科
- 族:番薯族
- 屬:番薯屬
- 種:五爪金龍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變種信息,
形態特徵
多年生纏繞草本,全體無毛,老時根上具塊根。莖細長,有細棱,有時有小疣狀突起。葉掌狀5深裂或全裂,裂片卵狀披針形、卵形或橢圓形,中裂片較大,長4-5厘米,寬2-2.5厘米,兩側裂片稍小,頂端漸尖或稍鈍,具小短尖頭,基部楔形漸狹,全緣或不規則微波狀,基部1對裂片通常再2裂;葉柄長2-8厘米,基部具小的掌狀5裂的假託葉(腋生短枝的葉片)。聚傘花序腋生,花序梗長2-8厘米,具1-3花,或偶有3朵以上;苞片及小苞片均小,鱗片狀,早落;花梗長0.5-2厘米,有時具小疣狀突起;萼片稍不等長,外方2片較短,卵形,長5-6毫米,外面有時有小疣狀突起,內萼片稍寬,長7-9毫米,萼片邊緣乾膜質,頂端鈍圓或具不明顯的小短尖頭;花冠紫紅色、紫色或淡紅色、偶有白色,漏斗狀,長5-7厘米;雄蕊不等長,花絲基部稍擴大下延貼生於花冠管基部以上,被毛;子房無毛,花柱纖細,長於雄蕊,柱頭2球形。蒴果近球形,高約1厘米,2室,4瓣裂。種子黑色,長約5毫米,邊緣被褐色柔毛。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90-610米的平地或山地路邊灌叢,生長於向陽處。
分布範圍
產自台灣、福建、廣東及其沿海島嶼、廣西、雲南。本種原產熱帶亞洲或非洲,現已廣泛栽培或歸化於全熱帶。
主要價值
塊根供藥用,外敷熱毒瘡,有清熱解毒之效。廣西用葉治癰瘡,果治跌打。
通常作觀賞植物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