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棱散尾鬼筆

五棱散尾鬼筆

五棱散尾鬼筆,又稱中華散尾鬼筆稜柱散尾菌五棱鬼筆,是一種腹菌型大型真菌,拉丁學名Lysurus mokusin(L. f.) Fr.,其形態像一支粉紅色的筆,頂部有褐色腥臭黏液,常常吸引蒼蠅等昆蟲。最早發現於中國,於世界廣泛分布,常生長於林地、草地、灌叢下等陰濕處。該物種有毒,不宜使用,但有潛在藥用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棱散尾鬼筆
  • 外文名:lantern stinkhorn, ribbed lizard claw, small lizard claw
  • 別名:中華散尾鬼筆、稜柱散尾菌、五棱鬼筆
  • 拉丁學名:Lysurus mokusin (L. f.) Fr.
  • :鬼筆目(Phallales)
  • :鬼筆科(Phallaceae)
  • :散尾鬼筆屬(Lysurus)
  • 分布範圍:原產於中國,世界廣泛分布
形態描述,分類地位,分布與生境,發現與命名歷史,套用價值,食毒性,藥用價值,農業套用,資源保護,

形態描述

幼嫩時菌蕾近球形,直徑達3厘米,白色。成熟後擔子果張開,高6~15 (~18)cm。菌托白色,高2~3cm。孢托圓柱狀,中空,高5~15cm,直徑1.4~2.5cm,白色至淡肉色、具明顯縱行凹槽、4~6棱(常為5棱)、具粗糙空室的壁海綿狀菌柄,向下漸尖,頂部有4~6枚托臂,托臂常強烈連生但末端分開且漸尖,長1.5~3 (~4) cm,初期相連,成熟後分開,紅色,其上有凹槽。孢體生於托臂凹槽內或內側,幼小時橄欖色,成熟時暗褐色,黏稠,有臭味。擔孢子近圓柱狀短桿狀,4~4.5 (~5)×1.2~1.7μm,半透明,近無色至淡色。外孢壁平滑,厚0.5μm。模式標本原產於中國。
五棱散尾鬼筆
五棱散尾鬼筆
五棱散尾鬼筆
五棱散尾鬼筆子實體形態圖

分類地位

五棱散尾鬼筆隸屬於真菌界(Fungi)、擔子菌門(Agaricomycotina)、蘑菇綱(Agaricomycetes)、鬼筆目(Phallales)、鬼筆科(Phallaceae)、散尾鬼筆屬(Lysurus)。

分布與生境

五棱散尾鬼筆是世界廣布種,在亞洲、北美洲、大洋洲和歐洲都有分布,在我國分布於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上海、吉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甘肅、台灣等地。該物種於夏、秋季節散生或群生於混交林下、竹林下、草地、灌木叢、庭園前後等蔭蔽潮濕處。

發現與命名歷史

五棱散尾鬼筆是歷史上第一個被科學描述和命名的中國真菌物種。1774年,法國傳教士西博特(P.M. Cibot)在沙俄科學院的院報中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關於中國菌物的科學論文,在文章中描述了他在北京採集到的一種真菌,並取名為“Mo-ku-sin”,本意為中國古籍中“蘑菇蕈”的音譯,通過該物種的描述及配圖,這個真菌就是五棱散尾鬼筆。但是“蘑菇蕈”在《本草綱目》等古籍中指代的是某種可食真菌,亦或是食用傘菌的統稱,而不可食用的五棱散尾鬼筆並不是真正的“蘑菇蕈”。
五棱散尾鬼筆
西博特對”Mo-ku-sin(蘑菇蕈)”的手繪圖
1781年,林奈(Carl Linnaeus)為這個物種擬定了符合雙名法的科學名稱,即五棱鬼筆(Phallus mokusin)。1823年,真菌學家弗里斯(Fries)將這個物種更名為五棱散尾鬼筆(Lysurus mokusin),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套用價值

食毒性

五棱散尾鬼筆的食毒性具有一定爭議,有資料記錄其在去除頭部及菌托後可食用,亦有記錄該物種具有毒性,可導致腸胃炎中毒症狀,故不宜食用。

藥用價值

科學研究表明,五棱散尾鬼筆中存在抗腫瘤活性物質,其子實體提取物對小白鼠肉瘤及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別為70%和80%,具有一定的藥用開發前景。

農業套用

五棱散尾鬼筆的提取物對尖孢鐮孢、灰葡萄孢和擬盤多毛孢等微生物具有抑菌活性,且對舞毒蛾幼蟲等多種昆蟲具有殺蟲活性,可進一步研究與開發為新型微生物農藥。

資源保護

該物種收錄於生態環境部和中國科學院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大型真菌卷》中,種群分布廣泛,數量豐富且相對穩定,被評估為無危(LC)等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