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自然保護區

五寨自然保護區

五寨自然保護區位於五寨縣境內的蘆芽山,山峰挺拔,形似蘆芽。山高地險,林木參天,風景秀麗,山上還棲息著珍稀動物一百多種,其中有世界珍禽褐馬雞、梅花鹿、金錢豹等,是動植物綜合自然保護區。另外還有南峰台、五王城、武州城遺址、開平王墓、三岔的牌樓,縣城內的沙石牌樓等名勝古蹟十餘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寨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五寨縣境內
  • 景點級別:動植物綜合自然保護區
  • 著名景點:太子殿
簡介,蘆芽山,動植物資源,景點介紹,

簡介

歷史和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為五寨縣造就了秀美的山川。東西北三面丘陵環繞延綿起伏,喬灌林草植被豐茂。南部與中部山川相接八十里丁字平川一望無垠。源於蘆芽山下的清漣。五寨境內完整地保留著大面積的原始次森林。極目遠望,松柏參天,莽莽蒼蒼,其勢浩淼;置身其間,雲杉挺秀,鬱鬱蔥蔥,松濤濤陣陣。在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距縣城僅六十華里處的蘆芽山為全之崇山,上插雲宵,雲蒸霞郁,與天為際,極宇宙之奇觀。更有“不登絕頂處,焉識蘆芽寬”的秀峰嶺、“誰施斧鑿巧,無乃天工鏤”的紫峰崖、“扶輿磅奇特,青冥樹高屏”的鳳凰嶺、“兩澗披山巔,水流長不絕”的天澗、“扶輿磅礴氣,約束鎖重門”的束身峽、“登臨縱顧盼,日照群芳暄”的看花石、“廣平數百丈,若目五台窄”的清涼石、“亭亭聳浮空,裊裊澗中驀”的石豁、“石洞尤深邃,層冰千年牢”的五龍洞、“溝深峭千仞,援崖歷次上”的九桄梯等蘆芽十景讓人流連忘返。
與蘆芽頂峰遙相對望的西邊是四面崇峻,其頂平夷,形似荷葉,“碧草鋪氈望無垠,蒼莽層疊涌綠濤”,鮮花盛開,空氣新鮮俗稱高原氧吧,實乃避暑旅遊聖地的荷葉坪高山草甸。龍泉噴聖水的馬家寺、千年古剎南禪寺為風景秀麗的五寨溝披上了神秘的色彩,更讓庚信耶律楚才等文人墨客感慨萬千。

蘆芽山

蘆芽山系管涔山的主峰,位於山西寧武、五寨、岢嵐縣境內,五寨縣城東南26公里處,“西接岢嵐,東帶寧武,南連靜樂而雄踞五寨”。蘆芽山,因形似一“蘆芽”而得名,海拔2739米,是高山峻岭中挺拔的一座雄峰,恰似一尊巨人手擎利劍直插雲霄。這裡峰巒重疊,簇擁大小200多座山峰,溝壑縱橫,崖溝跌宕,溪水淙淙,有大小瀑布30餘處。山峰尖峭,怪石嶙峋,林木茂密。每有雲霧縈繞,雄峰兀突,如同青翠的蘆芽“破土而出,生機勃勃,鮮嫩欲滴,引人入勝。雨後日出,蘆芽墨綠色的山體,還會變換出一種火紅的色彩,偶爾也可遇到狀似“法輪”,五彩斑斕的“蘆芽佛光”。蘆芽山巔,有金龍池、五龍洞、秀雲峰、紫峰崖、鳳凰嶺、東西火場、大小天澗、束身峽、捨身崖、九桄梯、華嚴守、說法台、金剛佛堂、龍王堂、太子殿等名勝。太子殿東又有小蘆芽山、雲際寺、餓虎垴。小蘆芽山背後又有達摩庵、石棧天橋、大河畔等自然景觀。

動植物資源

蘆芽山區,森林密布,泉水四溢,遍地野生藥材,珍奇動物出沒林間,野花飄香,芳草叢生,汾河、清漣河、嵐騎河都源於此。每年春耕結束,便有五寨、神地、寧武、靜樂、岢嵐等縣的農民,趕著成千上萬隻牛驢騾馬來此放牧。這裡珍貴的野生藥材有黃芪黨參沙參靈芝茯苓等。珍奇動物有東北虎、艾虎、金錢豹、麝、鹿、狍羊、山貓、豺狗等獸類36種。鳥類116種,最出名的要算褐馬雞了。褐馬雞,與大熊貓、長臂猿等被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中國除神農架偶有發現外,只有山西的管蘆芽山和龐泉溝才可到。
據有關資料披露,蘆芽山區有褐馬雞1700多隻。它性勇敢,善爭鬥。古代的帝王,曾把褐馬雞的羽毛做成“褐冠”,獎勵他的武士們。清代,一雙褐馬雞在歐洲市場上可售2000個銀幣。中國科學院鳥類學會的會徽上,就有一隻雄健的褐馬雞。山西的省鳥,即是褐馬雞。

景點介紹

太子殿
蘆芽山極頂的“太子殿”,有副門聯:“霞慈雨於中回,性法雨於邊方。”傳說,朱元璋的第十八子因未加封,一氣之下遠離京城,削髮為僧,在晉西北說法講經,勸世人以農為本,便可豐衣足食。世人為紀念這位太子的高功厚德,便選在蘆芽山尖蓋了座太子殿。關於“太子殿”的來歷,當地還有另一種說法,此廟是為佛祖釋迦牟尼的太子羅侯羅修建。蘆芽山一帶,明清時有大小寺廟72座。過去遇有天旱不雨,便有鄉民到蘆芽山頂燒香擺供,還願祈雨。
汾河源頭
汾河乃三晉母親河,澤被萬千黎庶。汾源靈沼即汾河正源,是三晉人民飲水思源之處,位於寧武縣城西南30公里的東寨鎮西樓子山下。汾源閣背靠樓子山,俯臨汾河川,高十五米,上下三層。閣一層設有水母殿,塑有水母像。水母像後有一水母洞,洞內雕有漢白玉水母像,一股清洌的甘泉從水母身底的漏崖湧出,經殿底流出殿外一水潭內,潭壁鏤刻“汾源靈沼”四字。泉水過水潭由龍口噴出,懸山響玉,聲若雷鳴,瀉入魚湖。再從九龍壩的九個龍口、六個魚口溢出,匯成汾河。汾源博物館即雷鳴寺,據說,以前汾源之水流量很大,從管涔山上伐下的木材,都靠汾源之水運送,即使到本世紀四、五十年代,仍可放排運木,該寺即因汾水出山聲如雷鳴而得名。雷鳴寺始建年代不祥,明正德年間、清同治十年修葺,盛時住僧300餘人,為晉北名剎,雷鳴寺周邊還有多處香火極盛的寺廟,於1970年代工業建設而全毀。現存的雷鳴寺建於1997年。
萬年冰洞
在寧武縣城西50公里處的春景畦鄉境內,處旅遊專線旁,海拔2300米。經中科院地質研究所洞穴專家現場考察認定:此洞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約三百萬年,故名萬年冰洞。專家們稱,該冰洞位列全國一萬多個洞穴中僅有的九個冰洞之首。洞內制冷機制最強、冰儲量最多,現開發近百米。已開發部分分三層,有冰簾、冰鐘、冰花、冰人、冰菩薩等,不一而足。洞內壁上皆冰,堪稱一個凍的世界。
懸崖棧道
位於寧武縣城西35公里處清真山的九峰一山間,學術上稱作額狀丹霞岩地貌。懸崖上的幾座懸空佛寺始建於唐代,由總長42華里的棧道聯通,構成了中國佛教界罕見的水平簾洞式懸空古剎棧道群。已修復棧道5華里及部分佛寺。羅漢殿下的台階為全國五大回聲建築之一,名為“回聲階”。懸崖棧道的攀爬較為艱險,需要兩個小時的時間,途中要攀登懸崖、台階,還要穿越僅可容一個通過的山間隧道。
天池
天池位於寧武縣城西南20公里海拔1954米的管涔山麓地,是一處高山群湖,有天池、元池、琵琶海、鴨子海、小海子、乾海、嶺乾海、雙海、老師傅海等大小天然湖泊15個,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處於海拔1771——1849米之間。天池湖群,高山環繞,樹木掩映,湖水清澈,像一塊“晶瑩碧綠的寶石鑲嵌於高山之巔”。在這些湖泊中,最大的是天池,古稱祁蓮池,唐代曾在此設立天池牧監,為朝廷飼牧軍馬,故又稱馬營海。面積0.8平方公里,水深10米左右,蓄水800萬立方米。與天地為伴的元池(亦稱公海),面積0.36平方公里,水深15米左右,蓄水540萬立方米。據記載,天池水“陰霖不溢,陽旱不涸,澄亭如鑒”。傳說,每遇樹葉雜草飄落湖面,便有靈鳥飛臨噙去,故湖水清澈可鑑。天池風光秀麗,池中盛產鯉魚。炎夏鯉魚騰躍水面,泛起層層漣漪,波光粼粼,被稱為“天池錦鱗”一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