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文學革命是指從1917年初至1919年五四運動後一段時期里發生的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的文學變革。這場文學革命,是由陳獨秀主辦的《新青年》雜誌首先發起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四文學革命
- 外文名:The May 4th literary revolution
- 時間:1917年-1919年
- 內容:知識分子抨擊舊文學倡導新文學
五四運動前後,文學革命的理論和主張帶上更為鮮明的反封建色彩。1919年初陳獨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辯書》更高地舉起科學和民主的大旗,表示進行文學革命“斷頭流血,都不推辭”。魯迅以最勇猛熱忱的戰鬥,成為文學革命的偉大旗手。周作人提出的“人的文學”、“平民文學”和“思想革命”等主張,從思想內容方面對新文學作了具體深入的論證。李大釗發表《新紀元》、《什麼是新文學》等文章,既批判封建舊文學的殭屍,又批評了剛剛萌櫱的資產階級文學的“新毒”。他指出:“我們所要求的新文學,是為社會寫實的文學”,必須具備“宏深的思想、學理、堅信的主義,優美的文藝,博愛的精神”。1918年5月,《新青年》全部改用白話文。接著,《晨報》、《時事新報》、《民國日報》的副刊也相繼改用白話文。據統計,僅1919年全國出現的白話刊物就有400餘種。
緊接著理論的倡導,是新的文學創作的實踐。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適的8首白話詩詞後,又於1918年1月發表胡適、劉半農、沈尹默的白話詩,後來魯迅、李大釗、陳獨秀等也創作了新詩。1918年5月,《新青年》發表魯迅的《狂人日記》,揭露吃人的封建禮教和制度,接著又發表《孔乙己》、《藥》等。稍後,郭沫若發表《鳳凰涅槃》等後來收在《女神》中的大量詩篇,洋溢著反帝反封建的徹底精神和狂飆突進的時代色彩。它們都是這場革命的最初業績。不久成立的文學研究會、創造社和其他新文學作家,以自己的創作成果,豐富並發展了五四文學革命的成果。
在五四文學革命中誕生的新文學,使中國文學從語言文字、文學體裁、表現手法到思想內容發生了全面深刻的變化,開始了中國文學現代化變革的進程,它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