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一書由周策縱所著,2005年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出版信息
出版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
副標題: 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
譯者: 周子平
出版年: 2005-07-01
頁數: 523
定價: 36.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ISBN: 9787214017796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第一章 導言 /1
一 五四運動的定義 /1
二 經濟、社會及政治背景 /6
三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10
第一部分 五四運動的展開
第二章 促成五四運動的力量(衛915—1918) /19
一 國內愛國者的民族屈辱感(二十一條的影響) /20
二 海外留學生的改革熱情 /25
第三章 運動的開始階段:初期的文學和思想活動(1917—1919) / 42
一 《新青年》雜誌的創辦 /43
二 北京大學的改革 /48
三 新知識分子的聯合和《新潮》雜誌的創辦 /52
四 新知識分子的改革觀點 /58
五 反對者的詰難和改革者的辯駁 /62
六 青年對新騷動的反應 /75
七 1918年5月的抗日請願 /80
第四章 五四事件 /87
一 中國在凡爾賽和會上的失敗 /87
二 中國公眾對和約的反對情緒 /92
三 幻想破滅的巴黎訊息 /96
四 學生的特點和組織 /98
五 “五四”示威遊行 /102
六 從東交民巷到曹宅 /114
第五章 五四事件以後的發展:學生示威和罷課 /123
一 政府的直接反應 /124
二 北京學生聯合會的成立和知識分子的動員 /126
三 其他城市學生的支持 /134
四 總統的整紀訓令和蔡元培的出走 /138
五 學生總罷課 /144
第六章 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工商業者和工人的支持 /150
一 政府尋求與學生妥協的失敗 /150
二 6月2、3、4日的大規模逮捕 /153
三 6月5日上海的罷市和罷工 /156
四 五四事件的解決:內閣倒台和拒簽和約 /162
五 事件解決後政府分裂學生的企圖 /170
六 與事件的解決有關的一些問題 /172
第七章 新文化運動的擴展 /174
一 新知識分子之間團結的增強 /174
二 《新青年》和《新潮》令人鼓舞的綱領 /177
三 新出版物的急劇增加和舊刊物的改革 /181
四 破除偶像的熱潮 /186
五 新的思想、社會和政治組織 /191
六 新知識分子發起的大眾教育運動 /195
七 對新文化運動不斷加強的支持 /198
第八章 外國人對五四運動的態度 /201
一 日本的反應 /201
二 西方人的兩種對立態度:同情與疑慮 /205
三 蘇俄的誘惑力 /213
第九章 思想和政治上的分裂(1920—1922) /220
一 分裂所涉及的主要思想派系 /220
二 問題與主義 /223
三 社會政治活動論與文化活動論的對立 /227
四 民主、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西化 /233
五 參與政治 /244
第十章 社會政治後果(1920—1922) /259
一 政治和經濟組織重新定向 /259
二 婦女解放 /262
三 教育改革 /264
四 學生運動後來的趨勢 /267
第二部分 主要思潮的分析
第十一章 文學革命 /273
一 舊文學 /273
二 文學作品中現實主義和白話文的提倡 /275
三 對文學革命的反對 /283
四 人道主義、自然主義和浪漫主義:文學研究會和創造社 /286
五 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 /290
第十二章 新思想和對傳統的重估 /293
一 舊思想的核心 /293
二 新思想:現實主義、功利主義、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社會主義及達爾文主義/297
三 新方法:實用論、懷疑論與未知論的方法及馬克思主義影響的開始 /300
四 “打倒孔家店” /303
第十三章 新思想及後來的論爭 /317
一 疑古 /317
二 民族遺產的重新評價和整理 /321
三 反宗教運動 /323
四 關於東西方文明的論爭 /330
五 科學與玄學之爭 /336
第十四章 結論:對五四運動的各種闡釋和評價 /341
一 自由主義者的觀點——一場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或啟蒙運動 /34l
二 保守的民族主義者和傳統派的批判——中國的一場災難 /346
三 共產黨的解釋——在列寧的號召下開展的一場反帝反封建運動 /350
四 誰領導了五四運動 /358
五 “五四”本質試析 /361
六 對“五四”功過的再評價 /364
七 進一步的思考 /369
大事年表(1914-1923) /372
附 錄 /382
一 “五四”時期各派社會勢力簡析 /382
二 參與五四事件的學校和學生人數 /387
三 參與五四事件的大專學校 /389
四 有關1918—1926年中國工人罷工的一些資料 /391
注 釋 /393
索 引 /476
譯者後記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