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後湖南的文化氛圍與新文學

五四前後湖南的文化氛圍與新文學

《五四前後湖南的文化氛圍與新文學》談論“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必須兼及建築、歷史、世相、風物、作家、作品等,在政治史、文化史與文學史的多重視野中展開論述。若漢唐長安、漢魏洛陽、六朝金陵、北宋開封、南宋臨安、明清的蘇州與揚州、晚清的廣州與上海、近現代的天津與香港及台北,以及八百年古都北京,還有抗戰中的重慶與昆明等,都值得研究者認真關注。如此“關注”,自然不會局限於傳統的“風物記載”與“掌故之學”,對城市形態、歷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學科的視野以及堅實的學術訓練;因此,希望綜合學者的嚴謹、文入的溫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關注、體貼、描述、發掘自己感興趣的“這一個”城市。

基本介紹

  • 書名:五四前後湖南的文化氛圍與新文學
  • 頁數:227頁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
叢書名: 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叢書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301141311
條形碼: 9787301141311
商品尺寸: 22.6 x 15.2 x 1.2 cm
商品重量: 299 g

作者簡介

凌雲嵐,2001年於湖南師範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於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講師。主要關窪區域文學與文化史、現代女性作家與社會等。曾發表《魯迅與民間文化——遊子的精神返鄉之旅》、《五四時期湖南女性作家的生存空間》、《“婚姻自由”教育平等——以”袁舜英自殺”和“彭襄棄妻”為例》、《湘省革命:地方歷史與個人記憶》等論文。編有《沈從文集》,編著《文掌抽椽準與尺度——朱自清講演集考釋》,譯著《合肥四姊妹》。

內容簡介

《五四前後湖南的文化氛圍與新文學》談論“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必須兼及建築、歷史、世相、風物、作家、作品等,在政治史、文化史與文學史的多重視野中展開論述。若漢唐長安、漢魏洛陽、六朝金陵、北宋開封、南宋臨安、明清的蘇州與揚州、晚清的廣州與上海、近現代的天津與香港及台北,以及八百年古都北京,還有抗戰中的重慶與昆明等,都值得研究者認真關注。如此“關注”,自然不會局限於傳統的“風物記載”與“掌故之學”,對城市形態、歷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學科的視野以及堅實的學術訓練;因此,希望綜合學者的嚴謹、文入的溫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關注、體貼、描述、發掘自己感興趣的“這一個”城市。
關於都市的論述,完全可以、而且必須有多種角度與方法。就像所有的回憶,永遠是不完整的,既可能無限接近目標。也可能漸行漸遠——正是在這遺忘(誤解)與記憶(再創造)的巨大張力中,人類精神得以不斷向前延伸。總有忘不掉的,也總有記不起的,“為了忘卻的記念”,使得我們不斷談論這座城市、這段歷史。在這個意義上,記憶不僅僅是工具,也不僅僅是過程,它本身也可以成為舞台,甚至構成一種創造歷史的力量。
既然我們對於城市的“記憶”,可能憑藉文字、圖像、聲音,乃至各種實物形態,今入之談論“都市想像”,盡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無言的建築、遙遠的記憶、嚴謹的實錄、誇飾的漫畫、怪誕的傳說、歧義的詮釋……所有這些,都值得我們珍惜,並努力去尋幽探微深入辨析。相對於詩人的感傷、客子的懷舊或者鬥士的抗爭,學院派對於曾流光溢彩的“都市生活”的描述與闡釋,細針密縫,冷靜而客觀,或許不太熱鬧,也不太好看,但卻是我們進入歷史乃至暢想未來的重要通道,必須給予足夠的理解與欣賞。

目錄

《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叢書》總序陳平原
導論
第一節 作為方法的區域研究
第二節 作為研究對象的湖南
第三節 文化視野中的文學
第一章 新思潮的輸入與擴散——報紙、學堂與學會
第一節 啟蒙與革命
第二節 一種傳統的建立
第三節 名人演講與留法熱潮
第二章 校園文化背景中的新文學與新文化
第一節 傳媒與校園的合作:地方新文學的發生
第二節 團體活動和小型刊物
第三節 變化中的校園文化氛圍
第三章 現實與文本之間
第一節 趙五貞事件
第二節 出走的娜拉
第三節 在新與舊之間
第四節 女兵的命運
第四章 湘省革命:地方歷史與個人記憶
第一節 革命:地方史的建構
第二節 辛亥革命的一課
第三節 大革命的回憶
第五章 從邊緣到中心
第一節  自治運動與地方主義
第二節 文學中的地域文化景觀
第三節 “邊城”情結與都市體驗
結語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