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山組

五個山組

五個山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錢家琪等1981年命名。主要岩性有深灰、灰、紫灰色白雲質灰岩、矽質灰岩、結晶灰岩、鮞狀或角礫狀灰岩及含碎屑、泥質灰岩夾灰綠色、灰紫色粉砂質板岩與石英砂岩並含有石膏層。含有豐富的疊層石。其地層接觸關係為與下伏其它大坂組及上覆哈什哈爾組均為整合接觸。主要分布在甘肅肅北縣大龔岔、查乾布爾嘎斯、虎洞溝等地及大柳溝、鏡鐵山、古浪峽一帶,向東南可延伸到青海祁連縣五個山等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個山組
  • 外文名:Wugeshan  Fm
  • 地層單位編碼:05-63-0006
  • 地層地質年代:Qn
  • 階代碼:Qb
  • 地區代碼:8
命名,沿革,特徵,層型,構成,接觸關係,分布,備考,

命名

錢家琪等1981年命名。命名剖面位於青海省祁連縣托萊牧場南西五個山。

沿革

1976年葉永正建立青白口系龔岔群,未進一步劃分。錢家琪(1986)通過專題研究將龔岔群細分為(自下而上)其它大坂組、五個山組、哈什哈爾組和窯洞溝組。

特徵

層型

正層型:青海省祁連縣托來牧鄉五個山剖面。

構成

本組主要岩性有深灰、灰、紫灰色白雲質灰岩、矽質灰岩、結晶灰岩、鮞狀或角礫狀灰岩及含碎屑、泥質灰岩夾灰綠色、灰紫色粉砂質板岩與石英砂岩並含有石膏層。含有豐富的疊層石:Gymnosolen furcatus, G. Levis, G. Cf. Confragosus, G. Cf. Avis, Inzeria tjomusi, Baicalia capricornia, Tungussia nodosa, T. Bassa, Scopulimorpha f., Plumaria compactila, Songjiella cf. Leigiahuensis, Conophyton ocularoides, C. Circulus 等。微古植物主要為:Trachysphaeridium sp., Asperatopsophosphaera sp., Paleomorpha sp.等,以及Dictysphaera sp., Quadratimorpha等。
其岩性變化較大,在肅北地區查乾布爾嘎斯、虎洞溝一帶夾有數層白色厚層質純石膏層,沿走向變為灰岩,厚1094m;大水溝一帶皆為碳酸岩,厚1571m;在西部紅柳溝下部為灰色板狀大理岩,上部為灰色厚層狀大理岩及墨綠色中基性凝灰岩、熔岩夾沉積變質鐵礦透鏡體,厚度大於545m。其出露厚度一般為 473—2214m。在 本 組測得古地磁極為-10.6 φ,178 λ,古緯度為-0.4 。

接觸關係

與下伏其它大坂組及上覆哈什哈爾組均為整合接觸

分布

本組主要分布在甘肅肅北縣大龔岔、查乾布爾嘎斯、虎洞溝等地及大柳溝、鏡鐵山、古浪峽一帶,向東南可延伸到青海祁連縣五個山等地區。

備考

編撰者:高振家
作者1:錢家琪
年份1:1981
作者2:葉永正
年份2:1976
系名: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