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越窯青瓷雙復系缸

五代越窯青瓷雙復系缸

五代越窯青瓷雙復系缸,該器物口沿外侈,斜直腹,底足外撇,上腹近口沿處置對稱雙復系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代越窯青瓷雙復系缸
  • 窯口越窯
  • 器型
  • 年代:五代十國時期
基本信息,相關資料,

基本信息

【名稱】:五代越窯青瓷雙復系缸
【尺寸】:高36.6,口徑64.8-65.5,底徑38.2 厘米。
【來源】:發掘
【收藏機構】: 浙江省博物館收藏
【文物級別】:一級文物

相關資料

唐代的青瓷以南方越窯為主。越窯的範圍主要指唐代越州行政管轄的七個縣,包括餘姚、諸暨、蕭山、上虞等等。古代瓷器的命名,大多是以當時的行政區域加上窯口的名字命名,比如越州產的陶瓷就叫越窯。
唐人陸龜蒙有關於越窯的詩歌:“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形容越窯顏色的青翠漂亮。其實,最早期的越窯有點偏黃,那個黃是綠里透黃,有點像紅糖的那種糖黃色。
越窯青瓷在初唐時胎質灰白而松,釉色呈青黃色。晚唐時胎質細膩緻密,胎骨精細而輕盈,釉質腴潤勻淨如玉,釉色為黃或青中含黃,無紋片,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劃紋的裝飾方法。另有一種在器物上堆貼花卉、人物、魚獸等的方法,器物常見的有碗、盤、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硯、執壺、瓷罌等,尤其是口唇不捲、底卷而淺腹的越瓷甌,風靡一時,成為文人墨客的歌詠對象。
五代越窯青瓷胎質細膩,胎壁較薄,表面光澤,胎色呈灰或澆灰色,釉質腴潤光亮,半透明,釉層薄而勻,釉色前期以黃為主,後期以青為主。裝飾初期以素麵為主,後期堆貼尤其是刻花大為盛行,題材多為人物、山水、花鳥、走獸。藝術形式多種多樣,藝術風格豐富多彩。
直到宋時越窯逐漸衰落。越窯青瓷瓷器,以胎質細膩、造型典雅、青釉瑩瑩、質如碧玉而著稱於世。這種如冰似玉的美麗釉色,深受詩人的讚賞和喜愛。有不少詩人都描述和歌詠過種美麗,如顧況、孟郊、徐夤、施肩吾、鄭谷等。
越窯瓷青瓷與唐代的飲茶風尚關係十分密切,其瓷質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飲茶者的喜愛。飲茶風尚又影響了越窯青瓷的型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