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五代末年風雲錄
- 作者:肖申克117
- 類別:五代十國
- 首發網站:起點中文網
- 授權狀態:A級簽約
- 完成字數 :928246
圖書信息,起點榮譽,內容簡介,章節目錄,作品相關,
圖書信息
小說作者:肖申克117
首發網站:起點中文網
小說書號:1572024
小說類別:五代十國
作品性質:VIP作品
授權狀態:A級簽約
寫作進程:新書上傳
完成字數:928246
總點擊:744915
總推薦:60434
起點榮譽
2011-10-25累計獲得8條生日祝福
2010-11-05累積獲得五萬張推薦票
2010-10-25累計獲得7條生日祝福
2010-08-31累積獲得一百張月票
2010-08-19累積獲得五十萬點擊
2010-07-21累積獲得三十張月票
2010-06-27累積獲得三萬張推薦票
2010-06-27累積獲得三十萬點擊
2010-06-27登上了起點首頁的強力推薦榜
2010-06-20登上了三江頻道推薦
2010-06-13累積獲得五千個收藏
2010-06-07累積獲得十萬點擊
2010-06-03累積獲得三千個收藏
2010-06-02累積獲得一萬張推薦票
2010-05-27累積獲得五萬點擊
2010-05-19累積獲得一千個收藏
2010-05-11累積獲得三百個收藏
2010-05-08累積點擊破萬
內容簡介
大唐帝國的背影已經遠去。
軍閥混戰,武夫列攻,父子相仇,兄弟相殘,民不聊生。北方中原相繼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史稱“五代”。南方先後出現吳、吳越、南平、楚、前蜀、後蜀、閩、南漢、南唐等九個國家,加上北方的北漢,稱為“十國”。
天地不仁,神州遍地烽火,人倫綱常失序,爾虞我詐,一惡甚過一惡,又有契丹窺視一旁。亂世終有雄主出,穿行於亂世刀林之中,籌謀計畫,如履薄冰,終將鼎定天下。
……
“那位未名少女是誰?而我將往何處去?”韓奕心中曾經悵惘。
章節目錄
第一卷 亂世何處是吾鄉
第一章 不歸(一)
第二章 不歸(二)
第三章 不歸(三)
第四章 不歸(四)
第五章 不歸(五)
第六章 不歸(六)
第七章 不歸(七)
第八章 不歸(八)
第九章 不歸(九)
第十章 香陣(一)
第十一章 香陣(二)
第十二章 香陣(三)
第十三章 香陣(四)
第十四章 香陣(五)
第十五章 香陣(六)
第十六章 香陣(七)
第十七章 不辰(一)
第十八章 不辰(二)
第十九章 不辰(三)
第二十章 不辰(四)
第二十一章 黍離(一)
第二十二章 黍離(二)
第二十三章 黍離(三)
第二十四章 黍離(四)
第二十五章 黍離(五)
第二十六章 何求(一)
第二十七章 何求(二)
第二十八章 何求(三)
第二十九章 何求(四)
第三十章 何求(五)
第三十一章 行路(一)
第三十二章 行路(二)
第三十三章 行路(三)
第三十四章 行路(四)
第三十五章 行路(五)
第三十六章 行路(六)
第三十七章 行路(七)
第三十八章 行路(八)
第三十九章 行路(九)
第四十章 徘徊(一)
第四十一章 徘徊(二)
第四十二章 徘徊(三)
第四十三章 徘徊(四)
第四十四章 徘徊(五)
第四十五章 徘徊(六)
第四十六章 徘徊(七)
第四十七章 徘徊(八)
第四十八章 何朝(一)
第四十九章 何朝(二)
第五十章 何朝(三)
第五十一章 何朝(四)
第五十二章 何朝(五)
第五十三章 何朝(六)
第五十四章 何朝(七)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一騎越眾而出,疾馳至朝廷大軍的右側方,將一面大旗狠狠地插在地上。這支軍隊就在這面旗幟下迅速地集結,面向朝廷大軍方向。“韓”字大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郭威笑了。
第一章 非刑(一)
第二章 非刑(二)
第三章 非刑(三)
第四章 非刑(四)
第五章 非刑(五)
第六章 非刑(六)
第七章 非刑(七)
第八章 非刑(八)
第九章 道(一)
第十章 道(二)
第十一章 道(三)
第十二章 道(四)
第十三章 道(五)
第十四章 道(六)
第十五章 鵲起(一)
第十六章 鵲起(二)
第十七章 鵲起(三)
第十八章 鵲起(四)
第十九章 鵲起(五)
第二十章 鵲起(六)
第二十一章 鵲起(七)
第二十二章 鵲起(八)
第二十三章 鵲起(九)
第二十四章 鵲起(十)
第二十五章 塵埃(一)
第二十六章 塵埃(二)
第二十七章 塵埃(三)
第二十八章 塵埃(四)
第二十九章 塵埃(五)
第三十章 洛陽(一)
第三十一章 洛陽(二)
第三十二章 洛陽(三)
第三十三章 洛陽(四)
第三十四章 洛陽(五)
第三十五章 洛陽(六)
第三十六章 洛陽(七)
第三十七章 洛陽(八)
第三十八章 洛陽(九)
第三十九章 嘉慶(一)
第四十章 嘉慶(二)
第四十一章 嘉慶(三)
第四十二章 嘉慶(四)
第四十三章 嘉慶(五)
第四十四章 嘉慶(六)
第四十五章 嘉慶(七)
第四十六章 嘉慶(八)
第四十七章 梁山(一)
第四十八章 梁山(二)
第四十九章 梁山(三)
第五十章 梁山(四)
第五十一章 梁山(五)
第五十二章 梁山(六)
第五十三章 梁山(七)
第五十四章 梁山(八)
第五十五章 梁山(九)
第五十六章 驚變(一)
第五十七章 驚變(二)
第五十八章 驚變(三)
第五十九章 驚變(四)
第六十章 驚變(五)
第六十一章 驚變(六)
第六十二章 驚變(七)
第六十三章 驚變(八)
第六十四章 驚變(九)
第六十五章 冬雪(一)
第六十六章 冬雪(二)
第六十七章 冬雪(三)
第六十八章 冬雪(四)
第六十九章 冬雪(五)
第七十章 冬雪(六)
第七十一章 冬雪(七)
第七十二章 冬雪(八)
第三卷 莫道邊關無人還
第一章 新朝(一)
第二章 新朝(二)
第三章 新朝(三)
第四章 新朝(四)
第五章 新朝(五)
第六章 新朝(六)
第七章 桃夭(一)
第八章 桃夭(二)
第九章 桃夭(三)
第十章 桃夭(四)
第十一章 桃夭(五)
第十二章 桃夭(六)
第十三章 關山(一)
第十四章 關山(二)
第十五章 關山(三)
第十六章 關山(四)
第十七章 關山(五)
第十八章 關山(六)
第十九章 關山(七)
第二十章 關山(八)
第二十一章 風起(一)
第二十二章 風起(二)
第二十三章 風起(三)
第二十四章 風起(四)
第二十五章 風起(五)
第二十六章 破斧(一)
第二十七章 破斧(二)
第二十八章 破斧(三)
第二十九章 破斧(四)
第三十章 破斧(五)
第三十一章 破斧(六)
第三十二章 破斧(七)
第三十三章 破斧(八)
第三十四章 破斧(九)
第三十五章 解甲(一)
第三十六章 解甲(二)
第三十七章 解甲(三)
第三十八章 解甲(四)
第三十九章 解甲(五)
第四十章 解甲(六)
第四十一章 解甲(七)
第四十二章 解甲(八)
第四十三章 蟄伏(一)
第四十四章 蟄伏(二)
第四十五章 蟄伏(三)
第四十六章 蟄伏(四)
第四十七章 蟄伏(五)
第四十八章 蟄伏(六)
第四十九章 蟄伏(七)
第五十章 同車(一)
第五十一章 同車(二)
第五十二章 同車(三)
第五十三章 同車(四)
第五十四章 同車(五)
第五十五章 帝師(一)
第五十六章 帝師(二)
第五十七章 帝師(三)
第五十八章 帝師(四)
第五十九章 帝師(五)
第六十章 帝師(六)
第六十一章 帝師(七)
第六十二章 吳鉤(一)
第六十三章 吳鉤(二)
第六十四章 吳鉤(三)
第六十五章 吳鉤(四)
第六十六章 吳鉤(五)
第六十七章 闌珊(一)
第六十八章 闌珊(二)
第六十九章 闌珊(三)
第七十章 闌珊(四)
第七十一章 闌珊(五)
第七十二章 闌珊(六)
第七十三章 驚濤(一)
第七十四章 驚濤(二)
第七十五章 驚濤(三)
第七十六章 驚濤(四)
第七十七章 驚濤(五)
第七十八章 驚濤(六)
第七十九章 驚濤(七)
第八十章 驚濤(八)
第八十一章 秋月(一)
第八十二章 秋月(二)
第八十三章 秋月(三)
第八十四章 秋月(四)
第八十五章 秋月(五)
第八十六章 秋月(六)
第八十七章 秋月(七)
第八十八章 秋月(八)
第八十九章 秋月(九)
第九十章 秋月(十)
第九十一章 披甲(一)
第九十二章 披甲(二)
第九十三章 披甲(三)
第九十四章 披甲(四)
第九十五章 披甲(五)
第九十六章 披甲(六)
第九十七章 披甲(七)
第九十八章 披甲(八)
第九十九章 真人(一)
第一百章 真人(二)
第一百零一章 真人(三)
第一百零二章 真人(四)
第一百零三章 真人(五)
第一百零四章 真人(六)
第一百零五章 慶州(一)
作品相關
《平邊策》
臣奕言:
伏惟陛下尊臨萬國,奄有八方,盪三季之澆風,振百王之舊典。設四科而羅俊彥,提二柄而御英雄。今欲削平四海,席捲天下,一統華夏,上順天意,下體民心,正當其時也!
功業者,有難易之別。或以為,凡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無往而不利。
臣觀南方列侯,淮南、兩蜀易圖,蓋自古以中原伐江南,成功者眾也,以江南統中原,功成者鮮有聞也;縱觀前代,又無不先取上流,然後順流而並南方,秦取巴蜀而並六國,漢取巴蜀而滅項羽,晉滅蜀漢而亡吳,惟光武例外。
然兵者,死生之大事,不可不察也。為將者,往往計較一城一池之得失,得之竊喜萬分,失之輾轉反側。中樞之臣者,又安於守常,亦注重眼前之得失,而失之於遠見卓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國無遠見,子孫受辱。蓋急功近利,深謀遠慮者所不取!
臣以為,軍國大事,固然有難易之分,卻亦有戰略廟算與戰術手段之別。一城一池之得失,不過是戰術小利。
誰為我王師之敵?非偽唐也,亦非偽蜀!偽唐文弱,其下朋黨為奸,偽蜀昏庸,左右小人擅政。荊南高氏,天下笑之曰:高無賴。君不見,遼虜控弦持兵三十萬,牧馬燕云乎?石晉認虜為父,擅割我燕雲十六州,遺禍萬端,此乃心腹大患。相較而言,南方諸藩不過小疾。
臣觀契丹數十年以來,士馬精強,吞噬四鄰,戰必勝,攻必取。遼得燕雲,既得其地,又得中國之民,糧食不需貿易;得中國巧匠,精甲自造自足;得中國士人,反害父母宗邦。又恰逢中原多故,列強相攻,較漢之匈奴,唐之突厥,天助契丹也!
我失燕雲,既失雁門、居庸、榆關之險,又失塞外牧監之利,至今中原缺馬,僅賴延、慶黨羌市馬,杯水車薪。更何況,今日之黨羌,其心有異,豈異於昨日之契丹乎?
遼人每每南掠,居高臨下,勢如建瓴,兼有馬戰之利,兵出燕雲,旬日可抵澶淵。河北沿邊,兵少不足以待寇,兵多則饋運難以為繼,我出則彼歸,我歸則彼至,而我將士欲服契丹,須仰攻高阜,而深入虜境,糧草不濟,易為遼人所乘,高下立見也。
臣叩首,奏與天聽,為子孫禍福之戰略遠見,須以舉國之力,肝腦塗地,掃燕敗遼,收復燕雲!如此,方敢豪言高忱無憂,盛業共磐石永固矣。否則,子孫將有不血食之憂也。
或以為,遼人擅野戰,有戰馬之利,衣皮毛、渴冰雪、披黃沙、耐飢餓,兵甲之強,中國不足以戰而勝之,故應先易後難,先平江南,再以舉國之力,徐圖北伐。
對焉?此短視之見也!
或視幽薊為外邦之屬,無關中國,得之則喜,弗得則聽之任之。國朝若平江南,彼輩必言天下無事,安於守常,此非短視之徒,便是懦弱之輩也。歷代衰亡,在於知安不知危,能逸不能勞,此其患不在於今,而將見之於他日,今不為之計,其後將有所不可救者。故,歷代各朝祖宗創業艱難,而其子孫鮮有聞者。
其次耶律兀欲,不過中庸之資,中原方得以稍息。
臣聞今遼主述律,號稱“睡王”,嗜酒如命,日夜沉醉,無心政事,好殺無辜。其治下群酋爭雄,三日一小叛,五日一大叛,國無寧日,虜勢日衰。
彼之昏君,我之賢臣。此天賜良機,機不可失,失必悔矣。若國朝先圖南征,臣料三年可平江淮,兩川一年足矣,昔者郭崇韜平前蜀,不過七十日矣。及陛下掃平嶺南之時,則至少十五年矣。其間,遼蕃若有中興之主出,厲兵秣馬,鞏固幽薊,居高臨下,則我中國子孫將夜不能寐也!
故,臣斗膽進言,願陛下以收復燕云為首要戰略要務,而戰術則是先平江淮。若平江淮,須先西討偽蜀。
竊聞秦、鳳之民,不堪蜀主無道,赴汴叩闕,乞兵討伐。臣雖不材,願領偏師一部,為陛下先取成、階、秦、鳳四城,耀兵散關,威懾兩蜀。此四城者,巴蜀之屏障也,若收之囊中,逼其輸錢糧百萬犒我周師,實我府庫,將士也得歷練。蜀人必不敢反側,將仰我鼻息,是存是廢,操之在我。如此,陛下可安心揮師南伐江淮,以陛下之英明神武,三軍用命,蜀人不敢連衡偽唐,我朝三年以內必取江北十四州六十餘縣,飲馬長江。
此謂:先難後易。
高平之戰,樊愛能、何徽等望風而逃,及陛下親冒箭矢,三軍方振奮而起,賊軍遂大潰,後遼騎退屯代州,諸將望而生畏,豈欺軟怕硬乎?諸輩征南,必受陛下獎賞,高官厚祿,心中益驕,必趨於守常,留戀自身榮華,安敢再言與遼人決一雌雄乎?況遼人牧馬燕雲,占據地利,是和是戰,操之在彼,卻是心腹大患也。
臣惶恐奏曰:陛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漢蕃可世代和睦共處乎?
無論陛下是否用臣之策,臣恭請陛下勿示於他人,此軍國機密重事也,不足為外人所曉。
臣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