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經濟史》是2011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文玉。該書對五代十國時期的農業、手工業、商業與交通、畜牧業與林業、賦役制度以及其他一些經濟問題作了深入的介紹與研究,也彌補了這一時期經濟史的空白。
基本介紹
- 書名:五代十國經濟史
- 作者:杜文玉
- ISBN:9787507737974
- 頁數:329頁
-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6月1日 (第1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五代十國經濟史》內容簡介:在中國古代史的研究中,五代十國史的研究在很長一個時期內都是薄弱環節,無論是研究成果,或是從事研究人員的多少,都無法與其他斷代史相比。可喜的是,近年來,這種狀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大批的人員都把研究方向放在了這一領域,尤其是中青學者在這方面表現得最為突出,不僅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而且還出版了不少的專著。在國別史研究方面也是如此,對十國中的絕大多數政權都有專著問世,少量沒有出版專著的,也都有博士或碩士學位論文有所涉及,估計不久也會有專著出版的。
筆者早在許多年前就有志於五代十國史的研究,並且陸續發表了一些論文,也出版過幾部這方面的著作,現在出版的這部《五代十國經濟史》是筆者在這一斷代史研究中的又一部新作。
編輯推薦
《五代十國經濟史》是杜文玉在五代十國這一斷代史研究中的又一部新作。對五代十國時期的農業、手工業、商業與交通、畜牧業與林業、賦役制度以及其他一些經濟問題作了深入的介紹與研究。《五代十國經濟史》的出版將彌補這一時期經濟史的空白。
作者簡介
杜文玉,1951年出生,陝西渭南市人。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主要從事隋唐五代史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出版過《唐高祖與唐太宗》、《狄仁傑評傳》、《長安吏治》、《唐代軍事史》(合著)、《唐代宮廷史》、《長安與絲綢之路》、《中國中古政治與社會史論稿》、《南唐史略》、《五代十國制度研究》、《夜宴——浮華背後的五代十國》等著作十幾部,另有編著十餘部,主編學術刊物《唐史論叢》,發表過相關學術論文120多篇。
目錄
第一章 農業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與分布
一、人口數量的考證
二、人口的遷徙
三、人口的分布與密度
第二節 土地形態
一、國有土地的種種形態
(一)屯田
(二)營田
(三)皇莊與官莊
二、地主私有土地
(一)地主私有土地
(二)寺院土地
三、自耕農小土地所有制
第三節 水利建設
一、北方的水利成就
二、南方各國的水利成就
三、發展特點及局限性
第四節 農業生產的發展及其特點
一、耕作技術與農具的改進
二、農業生產的恢復與發展
三、經濟作物的普遍種植
(一)花卉業的發展
(二)水果業的發展
(三)藥材種植的擴大
(四)蔬菜種植的專業化
(五)桑蠶業的發展
(六)水產養殖業
四、關於農業商品化趨勢
第二章 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及其特點
第一節 手工業管理體制
一、官營手工業管理部門
二、私營手工業的管理
第二節 手工業的門類及發展水平
一、礦冶業的情況
(一)礦藏的分布
(二)冶鐵業與金銀製造業
(三)鑄錢業
二、染織業的發展
(一)絲織業
(二)織布業
(三)印染業
三、與文化相關的產業
(一)造紙業
(二)文具業
(三)印刷業
(四)文化產業發展的意義
四、制茶業的發展
(一)茶區的分布
(二)種茶技術的提高
(三)制茶業的發展
五、制瓷業的發展
(一)分布的狀況
(二)技術的提高
(三)藝術特點
六、造船業與製鹽業
(一)造船業
(二)製鹽業
第三章 商業與交通的發展及特點
第一節 國內商業的情況
一、商人的活躍與都市經濟的繁榮
二、南北方之間的貿易情況
三、區域市場與鄉村商業的發展
(一)區域市場的形成
(二)鄉村商業的發展
四、與周邊民族的貿易情況
五、商業發展的局限性
第二節 對外貿易的情況
一、與朝鮮半島的貿易
二、與日本的貿易
三、與東南亞、南亞、西亞和非洲的貿易
四、慘澹的陸上對外貿易
第三節 貨幣經濟
一、錢幣緊缺問題
二、幣制紊亂問題
三、白銀進入流通領域
四、各國貨幣政策
第四節 交通運輸的發展
一、重要的陸路交通線路
(一)開封至於闐的交通線路
(二)開封至上京、黃龍府的交通線路
(三)開封至萊、登等州的交通線路
(四)開封至嶺表的交通線路
(五)長安至成都的交通線路
二、重要的水路交通線路
(一)黃河以南的水路交通線
(二)黃河以北的水路交通線
(三)南方各地的水路交通線
三、海上交通的發展等
(一)國內交通情況
(二)對外交通情況
第四章 畜牧業與林業的狀況
第一節 畜牧業的發展情況
一、管理機構與監牧分布
二、地方與諸國牧馬業
三、有關畜牧業之政策
四、周邊民族畜牧業的生產狀況
第二節 林業的發展情況
一、林業管理與法規
二、城市與農村植樹
三、對林業發展狀況的評估
第五章 賦役制度的變化
第一節 兩稅實施及其變化
一、關於兩稅的定稅問題
二、關於兩稅稅額的問題
三、折納、紐配、加耗、預借等問題
四、增溢概量、會鈔與兩稅的分配
第二節 雜稅的征納
一、丁口稅的恢復
二、雜變之賦的徵收
三、資產與農副產品稅
第三節 名目繁多的商稅
一、茶法與茶稅
二、鹽政與鹽稅
三、其他商稅
第四節 繁重的徭役
一、名目繁多的力役
二、雜徭與職役
三、役法的混亂
第六章 其他經濟問題的研究
第一節 區域經濟的發展及特點
一、中原地區的經濟狀況
二、江淮地區的經濟特點
三、兩湖地區的經濟特點
四、川蜀地區的經濟特點
五、閩廣地區的經濟特點
六、河西地區的經濟特點
第二節 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問題
一、學術史的回顧
二、評估經濟重心形成的客觀標準
三、南移的起始與完成時間
第三節 五代十國的經濟地位
一、經濟發展的幾個新特點
二、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三、對其經濟地位的評估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