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路社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衛東區五一路街道,成立於2002年3月, 面積約0.25平方公里,總戶數2378戶,6179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一路社區
- 行政區類別:社區
- 地理位置:河南省平頂山
- 面積:0.25平方公里
- 人口:6179人
基本概況,社區工作,經濟狀況,特色產業,社區單位,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現有辦公服務用房500多平方米,工作人員9名。社區成立以來,按照“以基層組織建設為重點,以居民自治為基礎,以共駐共建為紐帶,以服務社區居民為宗旨”的工作思路,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的工作指導思想和“便民、利民、為民”的工作原則,協調平煤集團一礦分別投資50萬元建成了集辦公、服務、文化娛樂為一體的500平方米的辦公服務用房,投資60萬元建起了2800平方米的社區文化活動廣場,投資400萬元對小區進行了綠化、美化、彩化和硬化,實行全天候保潔。社區還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黨員樓棟長責任區,實現了黨的教育活動進樓棟,黨的作用發揮進樓棟,黨的先鋒形象進樓棟。同時社區還成立了秧歌隊,太極拳隊,戲曲隊等文化隊伍,除每天組織居民參加社區的廣場文化活動外,還經常組織社區居民參加市、區、街道的各種文體比賽,並屢次獲獎。社區多次被授予市、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安全文明小區”、“文化活動先進社區”、“體育先進社區”、“計畫生育五星級社區”、“充分就業社區”。2005年10月,社區還被中央文明辦和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社區”,2007年元月,社區被命名為“省文明社區”和“省科普教育先進社區”。
社區工作
五一路社區堅持每月一次社區工作者政治、業務學習。成立了社區志願者隊伍,有義務巡邏隊、義務護綠隊、義務宣傳隊等,社區黨員參與社區活動率超過85%。 社區有文化團體,下轄3支社區文體骨幹隊伍,包括腰鼓隊、興趣愛好小組、高蹺獅子隊等,豐富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社區通過開展多種形式,多層次的民眾性文化活動,凝聚社區民心,引導社區民眾追求高尚道德和文明行為社區本著“管理並舉,重在服務”的原則,社區積極拓展服務功能,現有55平方米左右的社區服務站,開設便民利民的腳踏車維修、家政服務、家電修理、美發、補鞋等為民服務攤點10個。全年開展志願者大型活動4次,如學雷鋒為民服務活動、黨員為民服務活動、助殘日為民服務活動等等。特別重視對社區孤寡老人、殘疾人、優撫對象、特困戶和確有困難的統戰對象的服務,經常走訪他們,盡一切所能為其解決實際困難.每逢重大節日,社區對優撫、特困對象或高齡老人進行上門慰問,全年慰問活動已達2次以上,慰問人數100多人。我們還積極發動全社區居民奉獻愛心,互幫互助,在社區內進行結對幫困,幫撫率達100%,通過一系列的優撫幫困活動,讓每一位居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將服務型社區貫穿於其他各項工作中,使社區居民有口皆碑,充分體現新時代、新形勢下的社區水平,真正實現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
經濟狀況
五一路社區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04.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8萬元,占總收入的27.8%;畜牧業收入128萬元,占總收入的21.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0頭,肉牛22頭,肉羊100頭);林業收入66萬元,占總收入的11%;第二、三產業收入26.1萬元,占總收入的4.3%;工資性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5%。農民人均純收入169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社區外出務工收入3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41人(占勞動力的23.3%),在省內務工106人,到省外務工335人。
特色產業
五一路社區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花椒主產業全社區銷售總收入50萬元,占社區經濟總收入11.9%。該社區目前正在發展蠶桑、花椒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蠶桑、花椒畜牧產業。
社區單位
五一路社區內有三個市級單位(無線電研究所、民航幼稚園、房修二公司)及交道口辦事處、交道口房管所、東城綜合高中等單位,還有修理腳踏車、美容美髮、餐廳等大小商家共26個。其中近兩年建成並投入運營的東不壓橋菜市場給社區及周圍居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設在雨兒胡同及東不壓橋胡同的街道紅十字會主辦的衛生站,為社區居民預防疾病及健康保健帶來一定的保證。社區內民宅大多是明、清時代的四合院建築,文革後,尤其是1976年唐山地震前後,院內翻建、改建、臨建的大量增加,使大部分四合院格局受到破壞。目 前保存較完整的所剩無幾,現有雨兒13號、乙10號、福祥5號、地東大街84號等院保存完好。其餘多數院內主房仍以明清建築為主體。胡同經幾年街道的進行整治(粉刷牆面、油漆街門、改造公廁等),外觀較為整潔,街面乾淨,使古都風貌重放光彩。
地圖信息
地址:河南省平頂山市衛東區五一路社區(平安大道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