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寨
遠遠觀望司馬寨就像一處四方形的台子,高聳於眼前,讓人有些眼暈的感覺,其東南、東北和西南這三個方向向外伸展。東面的坡相對平緩,可以從東面一段一段的石階順著山勢攀登上去。
司馬寨現在仍存東門、北門兩處山門,部分山寨牆體尚保存完好,還有些疑似石階的山石,石階很窄,只能容納一個人進出,煞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山寨的南面和西面是懸崖峭壁,險峻陡峭。據當地老鄉介紹,歷史上在司馬寨發生過很多次戰鬥,其中八路軍在這裡也打過鬼子。
說起山寨,坊間相傳,三國時期魏國大將司馬懿帶兵途經此地,看到這裡山清水秀,地勢險峻,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於是便命令將士們安營紮寨,駐守下來,於是得名司馬寨。
作為一座文化名山,這裡的歷史底蘊是深厚的。《史記·封禪書》記載:春秋初年,齊桓公有稱霸諸侯之名,欲行封禪。問管仲自古泰山封禪之事。管仲對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也就是說,七十二家中只記錄下了12家。
上古君王的封禪,其中“封”就是在大山上祭天的意思,“禪”就是在大山之下的小山上祭地的意思。“禪梁父”就是在梁父山祭地。梁父山,泰山南面的一座小山,海拔300米,山勢陡峭,上古至秦漢時期,大多數帝王君主到過梁父山封禪。其中有12位到了當今被稱為司馬寨的云云山。
云云山自傳說中的原始社會到春秋初年,歷代帝王在司馬寨(云云山)舉行封禪禮儀活動,形成了中華民族悠久的祭祀文化。
到現在,伏羲、神農、炎帝、堯帝先行早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走了,漢武大帝也走了……梁父山和司馬寨卻始終在那裡,不動不搖。不禁讓人感嘆,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
東寨門以下有兩座用石頭壘砌的建築,四面牆壁上留有視窗,據當地人介紹這建築是當年鬼子留下的碉堡,牆壁上的視窗自然是鬼子當年的射擊孔。現如今侵略者被趕走了,留下了建築亦留下了打鬼子的故事。
目前,司馬寨能用的山地除了必要的荒山綠化以外,剩下的土地被當地人種上了果樹。相比前些年,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好了,上山管理果樹也都騎上了機車或者直接將小汽車開到山上,男人、女人們在果樹林間忙碌著,午飯也乾脆在林間解決,與之前的鹹菜、窩窩頭相比現在有肉有酒,閒聊間的話題更是圍繞著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鬥。這便是變化中的山裡老鄉們。
北麓書堂
從司馬寨下山便到了“蒙陰八景”之一的張子書堂,其為元代張子設的義學。張子,名墊,當年他變賣家產在司馬寨山前建起了張子書堂,又名北麓書院。書堂緊靠司馬寨,南鄰莫莊河,早年間還有洗硯泉,潺潺泉水流入到莫莊河裡,可謂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曾經,張子在這裡授徒幾十年,可謂桃李滿天下。由於張子的名聲大,歷代文人墨客都到這裡尋幽訪古,亦留下了不少詩文。
曾任蒙陰知縣的杜洽《詠蒙陰八景》之一《北麓書堂》詩曰:北麓書堂北麓開,荒基猶自鎖蒼苔。映階草色還今昔,入望雲煙自往來。精舍百年仍舊隱,遺編千古見心裁。勞勞當日元君命,不見高風屬草萊。
大意是北麓書院的大門就在北山腳下,舊基已經荒廢多年卻長滿了青苔。台階上的草色和當年一樣綠意濃濃,放眼眺望遠方的雲彩悠閒地飄蕩。張子曾經隱居在這裡,雖然他的遺作經歷了很長的歲月,但是仍然表現出獨出心裁的構思。當年元朝的皇帝雖然授予他爵位,但是他仍然寄情於草萊之間,堅持高風亮節的做派。
明成化年間進士程敏政有詩《題石硯泉硯瓦溝》曰:一派泉聲出澗長,千金猶帶墨痕香。源流色正分元武,刪述攻深仰素王。沺水有魚還識字,榮河無馬復呈祥。稽疑欲借圖經看,斷港徘徊又夕陽。
一派泉水聲從悠長的山澗里傳出來,這泉水裡仿佛還帶著墨跡的香氣。泉水源頭水的顏色是非常純正的,可以分辨出這正是水神元武所管領的……泉水非常茂盛,水裡的魚貌似也能識字,這洋溢著光華的洗硯泉水,雖然沒有馬蹄硯那樣的馬蹄痕跡,也一樣祥瑞呈現。本來打算借閱圖經來解決有關石硯泉的疑惑問題,但由於在澗邊徘徊遊覽,不知不覺夕陽下山,到了應該回去的時候了。
張子書堂旁邊有一泉眼,泉水注入莫莊河,清康熙《蒙陰縣誌》載張子書堂“旁有洗硯泉”,即指此泉。詩文里的描述足見當時泉水之大。後來這裡修建水壩,此泉也淹沒在庫底。據說當年張子在這裡還修建了一座竹橋,稱為漫水橋,後來被人縱火毀壞了。
張子書堂,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人文氛圍濃厚。張子熱心義學,高風亮節,流傳千古。來司馬寨,怎能不身臨其境感受書堂墨香。
迎仙橋
司馬寨山下還有一處景觀,那就是位於舊寨鄉北樓村西南方向的北樓迎仙橋,這座三孔石拱橋長有30米,橫跨在一條南北走向的河灘上。橋面都是用青石板和條石鋪成,兩邊各立有五根欄柱,間隔欄板四塊,上面飾有石刻,淺浮雕刻,為“八仙”傳說意境。橋南側由東向西欄塊畫面依次為花籃、荷花(寓意為籃采和與何仙姑),以及菊花、牡丹、長尾鳥、古松、仙鶴、竹子,寶葫蘆、芭蕉寶扇(寓意為鐵拐李和漢鐘離)。橋北側由東向西欄板畫面依次為玉版、寶劍(寓意為曹國舅和呂洞賓),以及繡球、獅子、梅樹、梅花鹿、喜鵲、麒麟、漁鼓,毛驢、紫簫(寓意為張果老和韓湘子)。
南側欄柱上圖案由東向西分別為葡萄、蓮花、石榴、荷花,造型優美,雕刻精細,寓意吉祥。柱頭上石雕像由東向西依次為獅子、蓮蓬、猴子等,妙趣橫生、形神俱備。
上游距橋1.35米處兩岸各有一石牛,東雄西雌,頭部有些殘缺,呈盤臥狀,身軀肥壯,頸部粗短,眼外鼓。下游距橋2米處兩岸各有一石獅,蹲坐在石座之上,頭部略有側歪,胸前佩帶鈴鐺。石牛、石獅雕工精美,形象生動。橋西約5米處,立碑三通,中間碑石上刻記重修迎仙橋的經過。其餘兩碑上刻記捐資者的姓名及數量。三碑皆完好無損。
據史料記載,迎仙橋始建於明朝,清同治年間被損壞,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重修。橋上雕刻的民間傳說中“八仙”手中的法寶,寓意吉祥,故名迎仙橋。迎仙橋歷經600餘年風雨滄桑,是全省僅存的四處古代橋樑建築之一。該橋建築結構緊湊,布局合理,造型雅致,雕刻技藝高超,富有動感,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藝術觀賞價值,是一處集建築藝術和雕刻藝術於一體的歷史人文景觀。
2006年12月,北樓迎仙橋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市區不惜路途之遠來到司馬寨,怎能錯過遊覽迎仙橋,感受古建築文化魅力的機會呢?只不過,從司馬寨、張子書堂再到迎仙橋,如果想一趟遊覽完,一天的功夫必須得腳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