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長篇評書《亂世梟雄》是由著名評書藝術大師單田芳先生花費了十年的心血,根據大量的歷史材料和廣為流傳的民間傳說精心創作而成,情節曲折、語言生動、人物鮮明、個性突出,懸念環環相扣,故事引人入勝。
全書共300回,深度講述了一代梟雄
張作霖的傳奇人生,再現了中國從滿清到民國社會變革期的宏大圖景。是一部融政治、歷史、軍事、權謀於一體的百科全書,一部揭示中國傳統文化沒落與重生的長篇巨著,一部揭示中國傳統文化沒落與重生的長篇歷史小說,融政治、歷史、軍事、權謀於一體的百科全書。
在講述張氏父子傳奇經歷的同時,還描述了清末民初軍閥混戰時代背景,使人們可以從一個側面進一步了解中國近現代史。
內容概述
張作霖出身卑賤,父親在賭場被人踢死後,母親改嫁。十四歲時,他因和後父不和,離家出走,來到高坎謀生。期間歷經千辛萬苦,為財主打短工,在賭場被人騙得分文皆無,幾次險些喪命。幸得孫寡婦、老常頭、湯二虎等人相助,轉危為安。患難之中,張作霖與土匪結下深厚的友誼,內心也有了投身綠林的想法。
張作霖長大成人,參加清軍,駐鴨綠江畔。為保衛
五龍背火藥庫,張作霖隻身戰群匪,得到上頭賞識,晉升為哨長(連長)。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軍過江與日軍開戰,
連戰連敗。戰爭失敗,清政府割地賠款,張作霖心灰意冷,攜一馬一槍逃回到家鄉----
海城縣小窪村。
家鄉土匪成患,民不聊生。許多“綹子”(土匪)慕張作霖之名,請他入伙。張作霖發誓不做人下人,自己拉起“綹子”,名為“保險隊”。為籌款弄槍,張作霖帶人勒索當地的土財主,發展壯大。
大土匪向招子欲吞併張作霖,張作霖寧死不從,想去三界溝借兵以求自保。一路之上亂事如麻。張作霖惦念家人,放棄借兵,返回趙家廟。
張作霖為東山再起,血洗新民府日本“雙田洋行”、在興隆店劫官銀五萬兩、清河門搶得軍馬數百匹,二次拉起“綹子”。先利用綠林人之間的矛盾,趕跑
馮麟閣及其黨羽。緊接著又平滅了項招子、九隻手於義等大土匪。收服了田莊台、八角台、紅螺澗等勢力。
張作霖的勢力越來越強大,清政府無力征剿,只得將其招安,張作霖成為正規軍,之後又平定
金壽山、
杜立三等盤據遼東的大“綹子”,還在饒陽河消滅了
日本關東軍的喬本炮兵聯隊,成為獨霸遼東半島的風雲人物。
張作霖則繼續招兵買馬擴充勢力,又先後被封為五營 統領、九營 統領。清王朝覆滅後,
袁世凱篡奪民國大權,張作霖被封為中華民國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獨霸奉天。其後,張作霖因消除蒙患有功,又升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王。
張作霖野心勃勃,欲問鼎中原,與直系軍閥
曹錕、吳佩孚兩次開戰,先敗後勝。在
第二次直奉戰爭中,他終於打進北京,爬上了中華民國
陸海軍大元帥的寶座。
張作霖與日本
關東軍發生摩擦,被關東軍炸死在
皇姑屯東站,其子少帥張學良千里奔喪返回奉天,日本人慾吞東北,百般要挾少帥。張學良以民族大義為重,不向日本人屈從,要與南京政府達成協定,宣布東北三省歸屬國民政府,東北易幟!全國在形式上得到統一。
《亂世梟雄》在講述張氏父子傳奇經歷的同時,還向人們描述了清末明初軍閥混 戰的特殊時代背景,使人們從一個側面進一步了解中國的近代歷史。
中心人物
張作霖,字雨亭,海城縣城西小窪村人。 幼時貧寒為人放豬,14歲時父歿隨母往
鎮安縣投外祖父,乾過賣包子、貨郎、木匠、獸醫等。十九歲甲午戰時入毅軍,次年離隊留鄉投身
草莽,組“保險隊”,不久受撫再入官軍,歷任馬隊幫帶統帶、鎮守使、關外練兵大臣、中將師長、奉天督軍兼省長及東三省巡閱使等職,後被推為東三省保全總司令主政東北自治。1926年率軍入京,翌年6月18日就任
安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行使國家統治權,並組成北洋第32屆也是最後一屆內閣。1928年兵敗議和出京返奉。途中因以往抵制日本開礦設廠移民築港等侵華要求,被日軍於6月4月晨製造“皇姑屯炸車事件”炸成重傷,當日逝世,時年53歲。
評價
300回評書《亂世梟雄》是著名評書藝術大師單田芳最為滿意和億萬冬粉最為喜愛的評書之一,播講過程中,單老的口誤極少,情節緊湊完整,堪稱評書藝術中的經典,被網友戲稱為“不是人講的評書”。
作者簡介
單田芳:原名單傳忠,生於評書世家,祖父、外祖父、父親、母親都是說書藝人,耳濡目染,他五六歲時即能滔滔不絕地說上幾段《包公案》、《呼延慶打擂》。六歲讀過一年私塾,而後又進了洋學堂。1953年,單田芳高中畢業考進了
東北工學院。入學不久患病,曾兩次住院,動過三回手術,因此耽誤了學業。1954年,這個大學新生輟學下海,拜師學藝,取藝名“田芳”。1956年,他首次登台表演,說的第一部書是《
大明英烈》。在以後的40多年時間裡,他播講的傳統和現代評書包括《
隋唐演義》、《
白眉大俠》、《
童林傳》、《亂世梟雄》、《
千古功臣張學良》、《平原槍聲》等70餘部,其中多是大部頭。
單田芳播講的評書,特別是傳統評書,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那沙沙啞啞的嗓音 ,將歷史知識、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與形象逼真的說書技法融會貫通,每每使聽眾在獲得藝術享受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接受了一種道德教育和情操陶冶。他的書還具有很高的
美學價值,繼承和發展了傳統評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