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支紀月起源
乾支紀月是由十二辰紀月發展而來,據《五行大義》中記載:大撓“采五行之情,占斗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乾,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由此知乾支發明之初就是:乾用於紀日,支用於紀月。
在古代早以十二辰紀月,即為月建。在以鐘錶盤面理解日月五星的運行時,我們就可很清楚的看到月建是日月相會時的辰位。古代曆法選冬至日且日月相會日(月朔日)為對應於“子”刻度,月針繞行一周約27天多,但此時作為太陽視運動的年針已前行了約一個刻度,月針需再前行2天多才能趕上太陽進行日月相會,這時就相會於“醜”刻度,這樣日月相會日就會逐步發生在十二刻度中,以此確定月建。
正月建寅
關於乾支紀月法,在《史記·律書》有記載,”以十二月配十二子十母
十二律……“,這裡的子即是支,母就是乾,律就是鐘律。
接著來了解
斗建的意義,斗建是《
史記·曆書》集解所說的“隨斗杓所指建十二月”。公元前4000~前1000年間,北斗七星比現在更接近北天極,處於恆顯圈內,每天晚上都可見到。在中國古代,發現不同季節的黃昏時,北斗
斗柄的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把斗柄的指向作為定季節的標準。《
鶡冠子》說:“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這就是指當時不同季節里黃昏時看到的天象。
春秋戰國時期,天文學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有了十二辰紀月,人們將地面分成十二個方位,分別以
十二地支表示:正北為子,東北為醜、寅,正東為卯等等。古人發現可以用斗柄的指示來確定辰位,於是在日月相會日(朔日)觀察斗柄指的辰位來確定月建。即:
夏正十一月朔黃昏時斗柄指北方子,十二月、正月指東北方醜、寅,二月指東方卯,……十月指西北方亥,下一個十一月又回到北方子。這就是古代天文曆法中經常提到的“十一月
建子、
十二月建醜、正月
建寅”等十二月建。
古代以十二地支紀月,只是不同朝代以每年開始的月份不同。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這個是
夏曆(注意,這裡的“正月”“二月”“三月”等不是指農曆的正月之類,是指作為一年的歲首)。而商曆是正月
建醜,二月建寅,三月建卯。
周曆是正月
建子,二月建醜,三月建寅。秦歷是正月
建亥,二月建子,三月建醜。至漢代恢復用夏曆,就是正月建寅為歲首(武則天改過用周正,建子)一直沿用至今。
唐以後,五代曆書月名開始注以乾支,北宋時又將十乾
十二辰配合以紀時,至此年月日時分別全以乾支註記。
可惜的是,在古代乾支歷的紀年、紀日多與
陰陽曆法配合(如目前使用的農曆),只在曆書中註記或民間用於象數、風水和
命理學中,它在曆法上的作用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認識。
所以,大多數
日曆中都沒有完整標記乾支歷,需要方法來推斷出乾支月份。每年的各月
地支已經固定,只要推算月的天干一配就行。五年一循環,周而復始。有歌訣為證: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
丙辛必定尋庚起,丁壬壬位順行流;
更有戊癸何方覓,甲寅之上好追求。
為了便於推算,把它們的關係歸納於此表:(注意表中
十二地支月轉為數序月,並非指農曆月份)
年天干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
甲、己
| | 丁卯
| 戊辰
| | | | | | | | | |
乙、庚
| 戊寅
| | 庚辰
| | | | 甲申
| | | | | |
丙、辛
| 庚寅
| | | | 甲午
| | 丙申
| | | | 庚子
| 辛丑
|
丁、壬
| | | | | | | | | 庚戌
| 辛亥
| | |
戊、癸
| | | | | | 己未
| 庚申
| | | 癸亥
| | |
此外,也可以公式計算乾支歷月份:首先推算該年乾支歷寅月的天干,其餘月份可按天干號類推,該年寅月的天干號為:取
公曆年份除以5的
餘數減2後乘以2再減1.當該數是負數時加10。
例如:公曆1991年(乾支歷
辛未年)正月的天干:1991/5=398餘1,正月的天干序號數為=(1-2)*2-1= -3 ,因是負數則加10,得7.即乾支歷辛未年正月天干為庚,正月乾支為
庚寅,二月為
辛卯,三月為
壬辰,余類推。
史書上的用法
新唐書·本紀六 肅宗、代宗
(上元)二年……,九月壬寅,大赦,去“乾元大聖光天文武孝感”號,去“上元”號,稱元年,以十一月為歲首,月以斗所建辰為名。賜文武官階、勛、爵,版授侍老官,先授者敘進之。停四京號。
元年建子月癸巳,曹州刺史常休明及史朝義將薛崿戰,敗之。己亥,朝聖皇天帝於西內。丙午,衛伯玉及史朝義戰於永寧,敗之。己酉,朝獻於太清宮。庚戌,朝享於太廟及元獻皇后廟。建丑月辛亥,有事於南郊。己未,來瑱及史朝義戰於汝州,敗之。乙亥,侯希逸及朝義將李懷仙戰於范陽,敗之。寶應元年建寅月甲申,追冊靖德太子琮為皇帝,妃竇氏為皇后。乙酉,葬王公妃主遇害者。丙戌,盜發敬陵、惠陵。甲辰,李光弼克許州。吐蕃請和。戊申,史朝義陷營州。建卯月辛亥,大赦。賜文武官階、爵。五品以上清望及郎官、御史薦流人有行業情可矜者。停貢鷹、鷂、狗、豹。以京兆府為上都,河南府為東都,鳳翔府為西都,江陵府為南都,太原府為北都。壬子,羌、渾、奴剌寇梁州。癸丑,河東軍亂,殺其節度使鄧景山,都知兵馬使辛雲京自稱節度使。乙丑,河中軍亂,殺李國貞及其節度使荔非元禮。戊辰,淮西節度使王仲升及史朝義將謝欽讓戰於申州,敗績。庚午,敦子儀知朔方、河中、北庭、潞儀澤沁節度行營,興平、定國軍兵馬副元帥。壬申,鄜州刺史成公意及党項戰,敗之。建辰月壬午,大赦,官吏聽納贓免罪,左降官及流人罰鎮效力者還之。甲午,奴剌寇梁州。戊申,蕭華罷。戶部侍郎元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建巳月庚戌,史朝義寇澤州,刺史李抱玉敗之。壬子,楚州獻定國寶玉十有三。甲寅,聖皇天帝崩。乙丑,皇太子監國。大赦,改元年為寶應元年,復以正月為歲首,建巳月為四月。丙寅,閒廄使李輔國、飛龍廄副使程元振遷皇后於別殿,殺越王系、兗王亻閒。是夜,皇帝崩於長生殿,年五十二。
查《壽星萬年曆》,唐肅宗之元年
冬至所在月(761.12):
初一壬午大雪,十三癸巳,十七冬至,十九己亥,廿五丙午,廿八己酉,廿九庚戌
大寒所在月(762.02):
初一辛亥,初三小寒,初九己未,十八大寒,廿五乙亥
雨水所在月(762.03):
初一辛巳,初三立春,初四甲申,初五乙酉,初六丙戌,十八雨水,廿四甲辰,廿八戊申
春分所在月(762.3):
初一辛亥,初四驚蜇,初二壬子,初三癸丑,十五乙丑,十八戊辰,十九春分,二十庚午,廿一壬申,
穀雨所在月(762.4):
初一庚辰,初三壬午,初五清明,十五甲午,二十穀雨,廿九戊申
小滿所在月(762.5):
初一庚戌,初三壬子,初五甲寅立夏,初五乙丑,十六丙寅。
大寒所在月初一辛亥,已稱建丑月,初三才小寒
春分所在月初一辛亥,已稱建卯月,初四才驚蜇
穀雨所在月初三壬午,已稱建辰月,初五才清明
小滿所在月初一庚戌、初三壬子,已稱建巳月,初五才立夏
由此可見,唐代地支紀月自朔日始,非自節氣始。
對應表
農曆的乾支紀月,每個
地支對應一個農曆月,從初一日到三十日(小月為廿九日)。 下表是地支紀月對應的節氣分月,近似農曆月份,近似公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構成的月乾支:
農曆 | 地支
| 節氣
| 中氣
| 近似公曆
| 甲或己年
| 乙或庚年
| 丙或辛年
| 丁或壬年
| 戊或癸年
|
---|
三月 | 辰月
| 清明-立夏
| 穀雨
| 4月
| 戊辰月
| 庚辰月
| 壬辰月
| 甲辰月
| 丙辰月
|
四月 | 巳月
| 立夏-芒種
| 小滿
| 5月
| 己巳月
| 辛巳月
| 癸巳月
| 乙巳月
| 丁巳月
|
五月 | 午月
| 芒種-小暑
| 夏至
| 6月
| 庚午月
| 壬午月
| 甲午月
| 丙午月
| 戊午月
|
六月 | 未月
| 小暑-立秋
| 大暑
| 7月
| 辛未月
| 癸未月
| 乙未月
| 丁未月
| 己未月
|
七月 | 申月
| 立秋-白露
| 處暑
| 8月
| 壬申月
| 甲申月
| 丙申月
| 戊申月
| 庚申月
|
八月 | 酉月
| 白露-寒露
| 秋分
| 9月
| 癸酉月
| 乙酉月
| 丁酉月
| 己酉月
| 辛酉月
|
九月 | 戌月
| 寒露-立冬
| 霜降
| 10月
| 甲戌月
| 丙戌月
| 戊戌月
| 庚戌月
| 壬戌月
|
十月 | 亥月
| 立冬-大雪
| 小雪
| 11月
| 乙亥月
| 丁亥月
| 己亥月
| 辛亥月
| 癸亥月
|
十一月 | 子月
| 大雪-小寒
| 冬至
| 12月
| 丙子月
| 戊子月
| 庚子月
| 壬子月
| 甲子月
|
十二月
| 丑月
| 小寒-立春
| 大寒
| 1月
| 丁丑月
| 己丑月
| 辛丑月
| 癸丑月
| 乙丑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