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地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一。主治產後血氣不利,或感風冷,心腹絞痛,肢體虛冷,胸膈不快。
基本介紹
- 名稱:乾地黃湯
-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
- 組成:生乾地黃、生薑、甘草、當歸、桂
- 主治:產後血氣不利,或感風冷,心腹絞痛,肢體虛冷,胸膈不快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
組成
生乾地黃(焙)二兩,生薑(去皮,切碎,炒乾)、甘草(炙)、當歸(切,炒)、桂(去粗皮)各一兩。
用法用量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取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主治
產後血氣不利,或感風冷,心腹絞痛,肢體虛冷,胸膈不快。
附方
名稱:乾地黃湯
組成:生地黃、活
用法:上㕮咀,以酒一升,漬一宿,以含之
主治:齒根動痛
出處:《千金》卷六,名見《聖濟總錄》卷一一九
名稱:乾地黃湯
組成:生乾地黃(焙)、青竹茹、雞蘇、赤茯苓(去黑皮)、麥門冬(去心,焙)、玄參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一日二次
主治:主治傷寒心脾虛熱,喉中有瘡,連舌根腫,涕唾,不下食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
名稱:乾地黃湯
組成:熟乾地黃(焙)、地骨皮、五味子、桂(去粗皮)、黃芪(銼)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先將羊腎一隻,去筋膜切,煮至一盞,次下藥,更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
主治:傷寒後血氣不足,腳膝無力,四肢羸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一
名稱:乾地黃湯
組成:生乾地黃、麥門冬(去心,焙)、栝樓根、甘草(炙,銼)、枳殼(去瓤,麩炒)、黃芩(去黑心)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取七分,去滓溫服,日二三次
主治:食亦。胃熱善食而瘦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