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佛茶

九華佛茶

九華佛茶又名九華毛峰、黃石溪毛峰·屬綠茶類。其前身是九華毛峰,猶以前山下閔園的閔園毛峰、打鼓峰下的大古嶺毛峰,後山黃石溪的黃石毛峰最為著名,而九華毛峰可以追溯到宋明時期的九華茶。

九華佛茶為歷史名茶。歷史上稱閔園茶、黃石溪茶,現統稱九華佛茶,產於佛教聖地九華山及九華山山脈南北鄰近地域。主產區位於下閔園、大古嶺、黃石溪、廟前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華佛茶
  • 外文名:Jiuhuashan fu tea
  • 別名:九華毛峰
  • 產地九華山及九華山山脈南北鄰近地域
  • 外形:扁直呈佛手狀
概況,產地,歷史和淵源,榮譽,工藝,相關故事,與金地藏淵源,

概況

為了加快池州市茶葉經濟的發展,擴大池州茶葉知名度,提高池州茶
葉市場競爭力。2003年成立了池州市茶業協會,對池州市的茶葉進行品牌整合,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註冊了“九華佛茶”證明商標,制定了“九華佛茶”的質量標準和生產加工技術規程。
佛茶灑淨佛茶灑淨
九華佛茶外形扁直呈佛手狀,色澤翠綠,內質香高味醇。
九華佛茶九華佛茶

產地

九華佛茶就產於九華山及其周邊地區,它是以地方茶樹良種優質鮮葉為原料,按照特定工藝加工而成的,其外形扁直呈佛手狀。
九華山位於長江下游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薩道場,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一座以佛教與茶文化為特色的風景名勝區。
九華山山勢雄峻,九座主峰均在海撥千米以上,秀出雲表,清奇多姿。山中雨量充沛,清溪細流,湧泉飛瀑。林木蔥籠,雜花生樹。生態環境良好,茶樹資源豐富。
據明代嘉清《池州府志》和《九華山志》記載,相傳東晉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來九華山創建茅庵。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朝以後,九華山佛教開始興起。把唐隱士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所載,九華山佛教聖地的開創者為新羅僧人金喬覺,世稱“金地藏”。他於唐開元末(約719)渡海來華,至九子山(今九華山)中,宴然獨坐,苦行
修持,一方善信,悉皆宗仰。並且,他還從新羅帶來茶種,在九華山種植、繁衍。據《九華山志》記載,九華山茶中的“金地茶”即金地藏“自西域(誤,應為新羅)攜來”之種。 隨著九華山佛教文化的發展,山上各大叢林寺院都有各自的莊田,寺院的僧尼過著農禪結合的生活,他們在佛事之餘,從事農業生產,如種茶、種稻、種菜。其中,種茶是他們不可或缺的工作,所產茶葉用於供佛、自用、和待客,除精心招待飲食外,每日還提供“三茶兩點”。茶與佛事互相促進,香客品茶能領悟禪機、參悟佛理,僧尼參禪可飲茶以提神,藉茶以清修。
建國以後,經過土地革命,九華山寺院莊田絕大部分被分給農民,僧尼仍按農民標準分得土地和山林,他們依舊繼續著傳統的種茶飲的生活。 1962年統計,全山寺院有茶地40畝,1997年,前山寺院有茶地56畝,後山有茶地、山場近400畝。至今,九華山各大叢林寺院仍保留有自己的茶園。故而,九華山茶事始於佛教,在九華山茶文化與佛教 文化有著不可割捨的淵緣。九華山茶事後漸發展為僧俗共事茶業的局面。
迎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佛教名山九華山開始對外開放,掀起了旅遊熱潮,帶動了佛山各項事業的空前發展,特別是以佛教為特色的旅遊業和茶業的日益興旺。開放之前,在毛主席的“山區宜多多開闢茶園”的號召下,九華山及周邊山區大量開闢茶園,大力發展茶業。九華山也開始建立茶廠。為了做佛山茶業文章,1983年至1986年間,由省科委立項,安徽農學院和九華山管理處共同承擔課題,在九華山茶廠大力協助下,完成了佛山歷史名茶的恢復研製工作,一度瀕臨失傳的佛山歷史名茶生產得以恢復和光大。這項課題的研究成果即佛山歷史名茶“東崖雀舌”、“金地藏”和“九華毛峰”的重新現世,並分別制訂了各自生產標準。這項成果一直由九華山佛茶有限責任公司使用。
1992年元月,池州行署科委又下達了省重點研究項目“九華佛茶研製”及開發研究,該項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成果證書。池州名茶開發公司應韻推出九華佛茶系列品牌,共有四個品種,即“金地茶”、“道僧天雲”、“西竺雲霧”和“雙溪早芽”。 九華山佛茶——恢復生產的歷史名茶“東崖雀舌”、“金地藏”和“九華毛峰”經過九華山佛茶有限責任公司(前身是九華山茶廠)近二十年的發展與宣傳,現已成為比較知名的品牌,產品曾遠銷韓國、日本、泰國和香港等地。由於自然環境和土壤條件優越,以及生產工藝精湛獨特,九華佛茶品質優異。

歷史和淵源

(一) 九華山茶肇始於唐
金地藏有一首情真意切的《送童子下山》詩:
空門寂寞汝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
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
添瓶澗底休拈月,烹茗甌中罷弄花。
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
詩中寫到“烹茗甌中罷弄花”,可見當時金地藏與其弟子們也是飲茶的。但此詩頷聯又作“瓶添澗底休拈月,缽洗池中罷弄花。”,如果如此,則該詩與茶無涉。
南宋陳崖在其《九華詩集》“煎茶峰”詩中自註:“昔金地藏招道侶於峰前,汲泉烹茗。”又註:“廣化寺鐘樓其上”。由此可知,在九華山有座煎茶峰,其峰在宋代的廣化寺鐘樓的上面,而山峰的得名是因為金地藏常於峰前汲泉煎茶。陳崖“煎茶峰”詩再次說明金地藏不僅自己喜歡飲茶,還經常煎茶招待道侶。當然,僅憑此詩我們還不能確定,金地藏招待道侶的茶是九華山土產茶,還是山外茶。
唐代封演的《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記載:“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 封演是唐玄宗天寶進士,其生活時代與金喬覺大致同時。江淮泛指江南、淮南,是唐代茶葉的主要產地。其時,安徽的霍山黃芽、潛山天柱茶、宣城丫山橫紋茶、祁門方茶,都是當時的全國名茶,而作為江南名山的九華山產茶也不足為怪。
《封氏聞見記》又載:“(茶)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俠,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茶供佛徒坐禪驅睡和招待香客、遊人,在佛門被廣受歡迎,寺院僧人飲茶成風。唐開元以後,原本不產茶的北方,受禪宗佛教飲茶風尚的影響,也“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九華山地處盛產茶的江南,於盛唐、中唐時種茶是極有可能的,九華山上僧人飲茶更是理所當然。
(二)九華山茶初興於宋
南宋時的左丞相周必大遍游九華,曾撰寫《九華山錄》,他游九華,“至化城寺,……謁金地藏塔,……僧祖瑛獨居塔院,獻土產茶,味敵北苑”。北苑在建州建安(今福建省建陽縣),所產龍鳳團茶專供皇家,是有宋一代最膾炙人口的名茶。周必大在品嘗九華山土產茶後,評價其滋味可與以北苑茶媲美。顯然,宋代九華山不僅產茶,而且茶的品質優異,甚至接近當時最負盛名的北苑貢茶。
陳崖《九華詩集》“茗地源”詩有:“暖風吹長紫芽莖,人向山頭就水烹。”並自註:“晏生岩北溪上,產茗味殊佳。”可見,九華山晏生岩北溪上所產茶,其味特別好。陳崖此說與周必大的評價相一致,由此足見宋代九華山之茶以其卓越的品質而嶄露頭角。
然而,宋代九華山所產茶是什麼樣的茶?唐代茶有粗、散、末、餅四類,而以餅茶為主。宋代茶有片、散兩類,此外尚有用散茶磨製而成的末茶。所謂片茶,也就是團餅茶,以建州的龍團鳳餅貢茶最為著名。但在建州之外,則逐漸改餅為散,所謂散茶,當時乃為蒸青綠茶。宋代,連唐時最著名的生產陽羨貢茶的義興也改生產散茶。北宋葛常之在文中說:“自建茶入貢,陽羨不復研膏,謂之草茶而已”,草茶即散茶。從南宋時起,雖然宮廷推崇北苑貢茶,仍為團餅茶,但在民間卻開始風尚起散茶來,及至元朝,散茶進一步普及開來。其時,象江西洪州的雙井茶、浙江的日鑄茶都是當時的散茶中的名茶。九華山也不例外,其茶當為蒸青綠茶。
南宋陳崖“煎茶峰”詩:“春山細摘紫英芽,碧玉甌中散乳花。”“緩火烘來活水煎,山頭卓錫取清泉。”宋代九華山所產之茶應為芽茶或葉茶。
(三)九華山茶馳名於明清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茶錄”之“產茶有名者”中有“池州之九華”。
清代,劉源長《茶史》“茶之名產”記:“九華山有‘空梗茶’,是金地藏所植。大抵煙霞雲霧之中,氣常溫潤,與地所植,味自不同。”
陸廷燦《續茶經》“八之出”記:“《通志》:池州府屬青陽、石棣、建德,俱產茶。貴池亦有之,九華山閔公墓茶,四方稱之。”
九華山茶在明清時期已馳名全國,為當時的名茶。明朝初年,朱元章頒旨罷貢團餅茶,客觀上促進了散茶的發展。明朝前期,沿續宋元以來的蒸青綠茶。到了後期,除在浙江長興羅岕還產蒸青綠茶外,已都改生產烘青或炒青綠茶。明朝前期的九華茶當屬蒸青綠茶,晚明以後的九華茶應是烘青綠茶。據記載,九華山歷史名茶有“天台雲霧”、“龍池雲霧”、“東岩雀舌”、“九華龍芽”、“南苔空心”、“肉身仙茗”等,而據考證,“天台雲霧”即現代的“黃石溪毛峰”,“龍池雲霧”即現代的“閔園毛峰”。
(四)九華山茶業大發展於當代
1915年,黃石溪毛峰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這是九華茶所獲得的最高榮譽。但隨後是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十年動亂,九華山茶業發展緩慢。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九華山的茶業才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安徽農業大學茶業系林鶴松教授主持省科委下達的“九華山名優茶開發”科研項目,研製開發九華名優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世紀初,池州市進一步整合茶葉品牌,確立了以“九華佛茶”作為主打產品的戰略,使九華佛茶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榮譽

據《九華山志》記載,早在1915年,“九華毛峰”就在巴拿馬萬國賽會上榮獲金獎。
1996年,九華山茶廠生產的“東崖雀舌”和“金地茶”獲得了安徽省鄉鎮企業系統優質產品和優質食品稱號。
1997年“東崖雀舌”又榮獲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稱號。此後,這兩種茶又多次在國內國際大型產品博覽會上榮獲金銀獎;1993年12月起,九華山茶廠生產的鳳凰松牌“東崖雀舌”被評為安徽省鄉鎮企業名牌產品。
1996年9月,“東崖雀舌”和“金地茶”在國家科委舉辦的“星火計畫實施十周年暨‘八五’農業科技攻關成果博覽會”中被評為優秀項目。
2000年10月,“鳳凰松”商標被認定為池州市著名商標。
這些榮譽的獲得,無疑都為打響“九華佛茶”這一品牌作出了貢獻。 池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池州茶業的發展,鑒於池州各茶葉生產單位規模不大,技術水平和生產工藝參差不齊,茶葉品牌繁雜,不利於市場競爭。為了更好地發揮池州生態效應和以佛教為特色的旅遊資源,進一步打好“九華”牌,做活“佛文章”,有意整合池州茶葉資源,著力打響“九華佛茶”這個品牌,這將有利於規範池州茶葉生產,找準池州茶葉市場定位,進一步提升池州茶葉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從而激發池州茶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使廣大茶農和茶葉生產、經營單位從中得到更的實惠。 遠渡重洋,紮根九華,禪定品茗,漸成風氣。發掘歷史,百家爭鳴,九九歸一,九華佛茶。
品質特徵
九華佛茶
九華佛茶外形條索稍曲,勻齊顯毫,色澤綠潤稍泛黃,香氣高長,火功飽滿,湯色綠黃明亮,滋味鮮醇回甘,葉底柔軟勻亮成朵。

工藝

九華佛茶一般在4月中下旬進行採摘,只對一芽二葉初展的進行採摘,要求無表面水,無魚葉、茶果等雜質;採摘後按葉片老嫩程度和採摘先後順序攤放待制,製作工序為殺青、揉捻及烘焙,火候溫度是這三道工序中最關鍵的,只有把握得當,才能製造出頂級的九華佛茶。
等級
九華佛茶被譽為“聖茶”,分一、二、三級,購買時需仔細挑選;一級最好,為一芽一、二葉占80%以上,且無對夾葉,二級次之,為一芽一、二葉占60-80%,允許有少量的對夾葉,三級最次,為一芽一、二葉占40-60%,並有少量初展的一芽三葉
九華佛茶製作工藝流程
鮮葉採摘、攤青、殺青、攤涼、做形、烘乾、揀剔、包裝。其獨特之處是做形,利用理條機分二次理條,期間攤涼加壓,手工壓扁,理條機理直,達到九華佛茶獨特外形。
殺青:殺青用桶鍋,投葉前鍋溫上升到 150~160℃,要求鍋溫穩定,先高后低,出葉時保持 125~135℃左右。投葉量 0.5公斤左右,嫩葉適當減少。殺青時間約 6~7分鐘。殺青以抖為主,抖悶結合,要殺透殺勻,無焦葉紅梗。殺青過程減重率 35~40%。殺青葉出鍋後放在小簸箕內,撼簸二三下,散熱去濕,簸除焦葉、碎片。
揉捻:輕揉 1~2分鐘,待茶汁溢出,有粘手感,基本成條即可。揉捻時,結合解塊散熱2~3次。每鍋殺青葉,單揉單烘,及時烘焙。
烘焙:烘乾分毛火和足火。毛火用三隻烘籠,按溫度90℃、80℃、70℃,先高后低,順序移動。第一、二隻烘籠投葉量為一鍋殺青葉,第三隻烘籠為二鍋殺青葉。掌握高溫、勤翻,翻勻攤平的原則。毛火葉含水率不低於 8~10%,下烘後攤涼。足火文火慢烘,溫度 60~50℃,每烘籠投葉 3~4公斤,烘 6~8小時,乾茶含水率 3~5%,下烘後趁熱裝筒。
在池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池州市茶業協會如何在茶葉產業化中發揮民間組織的作用,在茶園基地建設、茶葉加工、產後服務和管理中,促進九華佛茶發展,將是應該關注的新課題。

相關故事

傳說,唐末時,有一僧一道因慕地藏菩薩之名從四川來九華山修行,修行期間不食米糧,僅以野草、野果等為食,日子一久,出現了頭暈身腫的病症,無奈,二人只好自尋草藥醫治,結果發現將採回的茶葉煮飲後,病症有逐漸減輕的趨向,一段時間後居然“藥”到病除。此種茶葉即是九華毛峰。
話說金喬覺——金地藏的化身,從新羅國渡海來,入唐求法,吃盡千辛萬苦,才找到這仙氣悠悠的九華山。“袈裟借地”,得山主閔公讓和的施捨,將這九華九十九峰做了他的道場。那年春天,春雨連綿,一連半個多月,九華山沉浸在濃霧細雨之中。金地藏坐岩洞中,誦經不歇。忽兒,隱隱聽到耳邊聽見起“辟叭、辟叭”的聲音,原來是茶籽,是新羅國王子金地藏來唐的前一天深夜,遭父王廢棄的母后,含淚將她親手采來的王家香茶籽,縫在金地藏的衣襟里的。來之不易,後來,金地藏將發了芽的茶籽取出,種在他禪修的南台(神光嶺向陽的山坡上。茶籽入土,日日見長。不出三月,竟長成一片鬱鬱蔥蔥的茶園,滿山飄香。
這裡所產的九華佛茶朝夕吸納高山霧露之滋潤,獨吮奇花異草之靈氣,條索勻整緊細,色澤嫩綠微黃,滿披白毫,湯色碧綠,回味甘爽,葉底勻嫩。同時由於高山氣候之緣故,晝夜溫差大,而方圓百里人煙稀少,茶園無病蟲害,無農藥和工業污染,是天然有機生態茶園。

與金地藏淵源

佛茶開光佛茶開光
在中國唐代中葉,即金喬覺渡海來華前後,中國僧人與茶結緣是極普遍的現象。中國人,從飲茶到品茶差不多是在寺院完成的,,我國茶聖之稱的陸羽, 自幼長在寺院,好茶的競陵龍蓋寺智積師就帶陸羽採茶、煮茶,學習禪學,研習佛經,後在湖州烏程杼山好善寺皎大師的指導下完成了《茶經》;中禪宗史上有名“趙州和尚郝從諗,幼年出家,後參謁南泉普願禪師,學到南宗禪的奇峭,憑藉自己的悟性更加發展。大部時間住河北m音院,弘揚佛法,人稱“趙州古佛”,其法語“吃茶去”名揚四海。“吃茶去”,實際上是則禪林法語。遇茶吃茶,遇飯吃飯,平常自然。這是參禪的第一步。飲茶與悟道有著可了悟而不可言傳的性質,所謂“佛法們平常,莫作奇特想,若想悟道,當不假外力,全憑自家,忽地心花開發,便打通一片新天地。即達到物我兩忘的終極境,這便心靈的、 自由,自然之美便是禪意。”從趙州和尚“吃茶去”公案來來看,爭,這位高僧禪茶已到了極高的境界,一時風靡中華。“禪茶一味”如果追索開去,還有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4年)甘露禪師吳理真於四川蒙山親自種茶:東晉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單道開在河北昭德寺飲茶防睡,念誦經文。這兩位禪師對茶都有研究,許多名茶淵出其手。唐代大詩人李白不僅為荊州玉泉寺茶題詩,而且為荊州茶命名為“仙人掌”,,遂使其成名茶。列舉上述事例,旨在說明,處在唐中葉來華的金喬覺,卓錫九華植茶、制茶、品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正因為金僧禪農兼修,使水稻、茶葉在九華山得以發展,不僅普通百姓受益,還受到了官府的表彰和支持。唐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中有這樣的表述:“建中初,張公岩(時任池州太守)典是邦,仰師高風,施捨甚厚,因移舊額,奏置寺焉”。正是郡守支持,九華山佛茶得到發展,佛教得以光大。
金喬覺不僅禪農兼修,還奮力研讀佛經,儒學。同詩人交往。後據學者考據,金僧並請江南詩人俞盪抄寫禪林四部經即《華嚴經》、《寶積經》、《涅槃經》和《槃若經》。可見金喬覺是同詩人有來往的。大詩人自居易一生寫茶詩六十多,.常出遊寺院,與四川僧韜光一起出遊游,品茗吟詩,酬答唱和,結為詩友,又為茶友。正是詩人常出沒寺院,“禪茶一味”變成禪、茶、詩一味瑩金地藏正是一位集禪宗大師,茶葉大師,詩人的聖僧。但由於禪宗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見佛”為宗旨。故信仰禪宗並身體力的金僧,在地藏菩薩“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藏精神的感召下,為民眾造福,留痕跡。這是九華山所存金僧茶葉信史、詩文、佛學著作極少的原因。但金僧卻留下了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二百里的滿目青山、富有傳奇色彩的九華佛茶,所有這些,是無字的金地藏全書。
從《送童子下山》詩和“金地茶、梗空如筱,金地藏攜來種”這兩則信史,足以說明九華佛茶與金地藏淵源之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