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九絲城鎮歷史悠久。唐代為儀鳳二年(677)設定的羈縻納州(天寶元年改都寧郡,乾元元年復為納州,今珙縣上羅)都掌縣地,隸劍南道瀘州都督府。北宋納州先屬梓州路瀘州,仍羈縻州,熙寧八年(1075)隸瀘州清井監,政和四年(1114)隸梓州路長寧軍,南宋隸潼川府路長寧軍。
九絲之名最早見於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江安縣安濟廟(又稱五龍廟、土主廟)碑文。時“九絲夷人寇”,江安縣令張文省率民兵御之,禱於五龍廟,有功,理宗賜名安濟廟(民國《江安縣誌》卷2《廟祀》)。元代為戎州山都6鄉(昔乖、上羅、得居、落下、紅崖、洛羅)之紅崖鄉地,由四川等處行中書省諸蠻夷部宣慰司(後改敘州宣慰司,大德七年再改敘南等處蠻夷部宣撫司,夏明玉珍再改軍民宣撫司)馬湖路飛領,至明一直為僰人(都掌人)聚居地。
明洪武四年(1371)降戎州為戎縣;六年,戎縣改隸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洪武九年改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敘州府,仍為山都6鄉紅崖鄉地。萬曆元年(1573),明軍剿滅僰人,攻占山都6鄉,次年改戎縣為興文縣,於今九絲城鎮境內內官寨建武寧城(即後建武城,今龍泉村),命四川總兵和兵備僉事1員(僉事不久裁)駐紮;以6鄉地專設軍政合一的建武守御千戶所(直隸四川都司)和建武直隸安邊廳(隸敘州府),於敘南、瀘州二衛遴選指揮掌印,並移瀘州衛中、前兩所駐此,在敘州府“添設安邊同知一員專駐新築所城管理兵餉,收放稅糧,清理詞訟,安撫民夷”,又設學正、千戶、吏目各一,駐兵共17600人,次年減至5000人。明對山都6鄉重新劃分、命名,即武寧鄉(今九絲城鎮建武一帶)、都定鄉(清光緒年間改翥鳳鄉,1942年改石碑鄉,今屬珙縣)、文印鄉(今九絲城鎮境內)、居杭鄉(今仙峰苗族鄉和九絲城鎮一部分)、平蠻鄉(今毓秀苗族鄉和九絲城鎮一部分)、落羅鄉(今珙縣上羅、落亥、老堡寨一帶),鄰縣長寧界內飛地箐林堡屬武寧鄉。萬曆二十四年(1596),因蒙古族火落赤部落入寇松潘,鎮守總兵西遷松潘,改設游擊鎮建武。
明末清初,建武守御千戶所和建武直隸安邊廳先後為張獻忠大西政權和南明政權控制區,清順治十六年(1659)入清版圖,沿明舊制。康熙六年(1667),裁守御所及同知、學正、吏目,“止名建武”,以敘州府通判兼治,存游擊、守備以資彈壓(屬永寧鎮守總兵)。乾隆元年(1736),並建武營地於興文縣,移橫江巡檢於建武,理民詞訟。乾隆二十七年(1762),裁巡檢。四十三年(1778)又裁游擊、守備,改設都司,以潼綿營都司駐此,屬永寧營參將。宣統元年(1909),為“安邊治匪”,興文縣治所移駐建武城。
民國元年(1912)興文縣治所遷回興文(今僰王山鎮)。24年(1935),實行聯保制,今九絲城鎮境內改置建武(原武寧鄉)、雙河(原文印鄉)、簸峽(原居杭鄉之部分)3個聯保,建武為第三區(26年改為第二區)公署駐地,屬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區興文縣直至解放。29年(1940),改聯保為鄉鎮,分別改為建武鄉、雙河鄉和簸峽鄉。
新中國成立後,隸宜賓專區興文縣。
1950年,興文縣設3個區公所,建武鄉、雙河鄉屬第二區,建武為第二區治所,簸峽鄉屬第三區(駐仙峰)。
1951年,由簸峽鄉第8、9村,雙河鄉第7村,毓秀鄉大墩子村和官田壩村合併成立德勝鄉。
1952年,簸峽鄉第3、4村劃歸仙峰鄉。
1953年,毓秀鄉劃出第4、5村,建武鄉劃出第7村,德勝鄉劃出第7村,成立共和鄉;第三區仙峰鄉劃出第7、8村(界牌、大落濠),第二區簸峽鄉劃出3個村(流水、坪山、柏楊),成立坪山鄉。
1956年,德勝鄉全鄉並人簸峽鄉,撤坪山鄉,其流水、坪山、柏楊3村歸還簸峽鄉,界牌、大落濠2村歸還仙峰鄉;並毓秀鄉、共和鄉為毓秀鄉;建武劃入共和鄉的1村。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境內建武、雙河、簸峽分別建為建武公社、雙河公社和簸峽公社。
1962年,從簸峽鄉析出原德勝鄉地域成立德勝公社。
1981年,雙河公社更名文印公社。
1984年,改公社為鄉,時屬建武區。
1992年9月,撤區並鄉建鎮,將原建武、德勝、簸峽3鄉合併建立九絲城鎮,治鄉界溝(德勝)。
1996年,宜賓地區改為宜賓市,隸屬不變。
2006年7月,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在原九絲城鎮基礎上劃入文印鄉。
鄉鎮情況
境內氣候溫和、資源豐富、生態良好。產杉木、松木、楠竹等,有近萬隻白鶴長年雲集,白鶴林景色頗為壯觀。旅遊以僰人文化為底蘊,集歷史文物、革命教育和自然風光為一體,具有極高的史學研究和旅遊觀光價值。
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土豆、紅苕等,其中九絲貢米在川南享有盛譽。經濟作物以烤菸、蠶桑為主,油菜、竹林、生漆、梨、板栗等也極為豐富,養殖業以烏骨雞、生豬、黃牛為主。其中九絲烏骨雞、雞蛋、豬肉均為無公害食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九絲城鎮教育、衛生、通訊、交通設施完善,境內有國中一所、中心完小4所、幼稚園5所、村小11所。有中心醫院一個,村級衛生醫療站16個,農村初級衛生保障網路健全。有鎮廣播站一個,村廣播室16個,電視實現了光纖網路傳輸,有5個手機網站,電視、電話、手機,普及率達80%。鎮內交通便利,17公里道路全部硬化了3公里,14公里全部建成了稀漿封塵,村道公路近70公里舖上了碎石,部分村已建成標準化村公路,實現村道組道戶道三通。
作為興文西南部邊陲的一個旅遊——邊貿型小城鎮,九絲有著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文化和秀麗的風景,勤勞質樸的九絲人民將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緊緊圍繞“科教興鎮、種養大鎮、工業富鎮、旅遊重鎮、依法治鎮”的發展目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鄉鎮文化
九絲城鎮是僰族人消亡的地方,因境內有座九絲山而得名。據史料記載,四百多年前僰人在這裡生活,建武城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稱夜郎市,九絲城山是僰人的軍事根據地。僰人的首領為阿大王、阿二王、阿三妹,人稱“阿氏三雄”,僰族是當時西南地區勢力較強的一支少數民族,由於不服朝庭統治,於明萬曆元年(1573年)被消滅於九絲山上,從此僰人銷聲匿跡,只有千仞絕壁上懸棺古墓留下不解之謎。雖然僰人已經消亡,但其民族文化依然被傳承至今,如今的九絲文化具有獨特的民族內涵,在長期的歷史演變中,匯集交融了僰、苗、漢族文化特徵,具有許多與眾不同的民間習俗。九絲城鎮有德勝、建武、簸峽、文印4個較大的集市。常駐人口1800人,面積3平方公里。德勝為鎮政府所在地,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德勝街依山傍水,印把山和九絲山雄距南北,九絲河橫跨東西,房屋沿河而建,人口集中,商業繁榮。建武是一個有著四百多年歷史的古城,原名“內官寨”,是僰人曾經居住的地方,明萬曆二年九絲戰事平息之後,改稱建武城,是興文古縣城所在地,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典型的古建築特色。簸峽位於德勝以北4公里,因危岩滑坡於2000年整體搬遷到現址,政府耗資100萬元,將其改建成交通便利、設施完善、建築美觀的“美好新村”,是一個新興的集貿市場。文印離政府所在地約10公里,是2006年鄉鎮合併到九絲城鎮,是一個環境優美,水資源豐富,宜人居住的地方。
風景名勝
古建築有建武區公所(原阿大王宮殿)、城皇廟等,建武街大部分民居為明清時期建築,具有較強的僰文化特色。
九絲城鎮的風景名勝有:西關口石刻、九絲山石刻、建武平蠻碑、欞心門石坊、劉公祠石碑、建武石刻造像、九絲僰人懸棺、九絲王城遺址、建武五穀倉、公公背媳婦、轎頂寨、印把山、清涼寺、玉屏墩、白鶴林、元懷門、東漢古墓群、印把山、轎頂寨、乾溝等。
鄉鎮企業
主要企業有宜賓九絲電站、鐵索橋電站、九絲建築隊、頁岩廠、頁岩磚廠等,名優產品有九絲貢米、九絲烏骨雞、雞蛋、豬肉、九絲海椒、紅心獼猴桃等。
鄉鎮特產
特色餐飲有僰道飯莊、新月酒樓、怡味居酒家,小吃有豬兒粑,土特產品有竹筍、海椒、茶葉、泡菜等。
發展規劃
鎮黨委政府按照縣委提出的“十八字”發展思路,結合本鎮實際,制定了“科教興鎮、種養大鎮、工業富鎮、旅遊重鎮、依法治鎮”的發展目標,以科學技術推廣套用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來促進勞動者的素質和農產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大力促進種養殖業的發展,力爭在三年內建成萬畝桑園和萬擔蠶繭基地,實現生豬年出欄10萬頭,烏骨雞年出欄50萬隻。力爭用三年時間對九絲所有水力資源開發利用,使電力工業裝機容量達3300個千瓦以上,以此帶動建材、竹木加工和農村副產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抓住發展旅遊大縣的契機,圍繞旅遊興城鎮,加快和促進小城鎮建設。以依法治鎮為保障,改善發展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把九絲建設成更加繁榮富強的旅遊——邊貿型現代化小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