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省通渠

九省通渠,泛指武漢通向外界的交通非常便利,指通過水陸交通,武漢可與四川、陝西、河南、湖南、貴州、江西、安徽、江蘇以及湖北九省相通。武漢處於交通樞紐地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省通渠
  • 地理位置湖北省
  • 含義:通往九省
  • 龍頭:武漢
基本信息,歷史來源,最早記錄,現今說法,地理位置,

基本信息

讀音:jiǔ shěng tōng qú
同“九省通衢”,並非實指九個省;有人說實指通過水陸交通,“不論泛指、實指,都是指的武漢處於交通樞紐地位。”
九省通衢九省通衢

歷史來源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滕縣有碑記:“滕縣系九省通衢,而地勢窪。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滕縣整修南北大官道,有碑記之:“滕縣系九省通衢,而地勢窪下,道路偏陷,遇陰雨過客幾乎斷行。知縣趙邦清於萬曆二十三年拾月大加修理為國內主要官道之一,曾有過“輪蹄絡繹,丞困於迎送,夫疲於督責,馬斃於奔走”的繁忙景象。明代“嘉定四先生”之一的李流芳路經薛北滕南大官道,有《滕縣道中》詩:“山欲開雲柳乍風,杜梨花白小桃紅。三年三月官橋(今滕州市官橋鎮)路,策蹇經過似夢中”;又有“谷城山曉青如黛,滕縣花開白似銀”詩句。清代著名詩人王漁洋《滕縣道中》詩:“薛北滕南幾問津,遠山如畫黛眉新。惟餘一事堪惆悵,不見花開白似銀。”因此引得多位詩人的尋究、唱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經過南北大官道,宮廷畫家徐揚作《南巡紀道圖》記載,經滕縣、嶧縣地名有:“界河驛、滕縣、南沙河鎮、陰平社、馬蘭村、台莊。”

最早記錄

九省通衢”一詞最初就是指的滕州,所以滕州古有“九省通衢”之稱的說法非常準確。清朝乾隆皇帝借用“九省通衢”一詞來形容武漢,這是武漢“九省通衢”的最早記錄。但是很明顯,“九省通衢”這個詞不是乾隆皇帝發明的。而在《滕縣誌》明朝的記錄中就有“滕九省通衢”的說法。

現今說法

指武漢,歷來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它距離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中國大城市都在 1000公里 左右,是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具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維繫四方的作用。獨特的區位優勢造就了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京廣、京九、武九、漢丹 4 條鐵路幹線,以及京珠、瀘蓉等 6 條國道在此交匯,武漢正在成為全國四大鐵路運輸樞紐之一。水運已形成“乾支一體,通江達海”的客貨運網路,武漢港是我國長江流域重要的樞紐港和對外開放港口。華中地區最大的航空港武漢天河機場,是華中地區唯一可辦理落地簽證的出入境口岸,第二航站樓投入使用後,它將邁入全國四大樞紐機場的行列。巨大的區位交通優勢推動了武漢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以建設國家級物流樞紐城市為目標,合理規劃布局以現代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為節點的現代物流體系,武漢作為聯結國內外兩個市場和促進中國東、中、西部互動的橋樑紐帶功能逐步顯現。

地理位置

只要提及湖北武漢,似乎就不能避開“九省通衢”,武漢市李憲生說,未來五年,武漢市將陸續投資四百億元人民幣,建設現代化的立體交通物流體系,在華中乃至中國重新確立“九省通衢”的交通優勢,把武漢建成中部崛起戰略上的支點。國家制訂中部崛起戰略中,明確指出要發揮中部地區的區位優勢和綜合經濟優勢,加強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這必須有龍頭性城市作支撐,無論從區位優勢還是經濟實力,武漢理應成為戰略支點。湖北省重點推進“8+1”城市圈,武漢是龍頭。
武漢歷來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它距離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等中國大城市都在 1000公里 左右,是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具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維繫四方的作用。獨特的區位優勢造就了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京廣、京九、武九、漢丹 4 條鐵路幹線,以及京珠、滬蓉等 6 條國道在此交匯,武漢正在成為全國四大鐵路運輸樞紐之一。水運已形成“乾支一體,通江達海”的客貨運網路,武漢港是我國長江流域重要的樞紐港和對外開放港口。華中地區最大的航空港武漢天河機場,是華中地區唯一可辦理落地簽證的出入境口岸,第二航站樓投入使用後,它將邁入全國四大樞紐機場的行列。巨大的區位交通優勢推動了武漢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以建設國家級物流樞紐城市為目標,合理規劃布局以現代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為節點的現代物流體系,武漢作為聯結國內外兩個市場和促進中國東、中、西部互動的橋樑紐帶功能逐步顯現。
此外,江蘇鎮江也有“九省通衢”的美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