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甲村(雲南省鎮沅縣九甲鄉下轄村)

九甲村(雲南省鎮沅縣九甲鄉下轄村)

該行政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九甲鄉,地處九甲鄉西邊,距鄉政府所在地0.5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74公里。東鄰果吉村,南鄰登高村,西鄰景東縣 ,北鄰三台村。轄上凹古、下凹古等14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9.7平方公里,海拔1765米,年平均氣溫17 ℃,年降水量17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烤菸、蠶桑、核桃、茶葉等農作物。

全村耕地面積2187畝,人均耕地1.13 畝,林地 6798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71.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95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基本介紹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文化教育,人口衛生,人文地理,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截至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87畝(其中:田822畝,地1365 畝),人均耕地1.13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679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73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6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5210畝,其他面積35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95戶通自來水,有12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3.51%)。有534戶通電,有10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6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63%、20.33%和67.9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6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61戶(分別占總數的67.35%和67.35%)。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0.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5公里。全村共有農用運輸車28輛,拖拉機1輛,機車125輛。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34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0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3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71.1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5.2萬元,占總收入的64.61%;畜牧業收入50.03萬元,占總收入的18.4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01頭,肉牛34頭,肉羊35頭);林業收入25.88萬元,占總收入的9.54%;第二、三產業收入18.83萬元,占總收入的6.94%;工資性收入2.37萬元,占總收入的0.87%。農民人均純收入72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3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2人(占勞動力的5.21%),在省內務工48人,到省外務工14人。

文化教育

該村距離國小1公里,距離鄉中學1公里,截至2008年底,在校學生233人,其中小學生205人,國中生28人。

人口衛生

截至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536 戶,鄉村人口1825人,其中男性940人,女性885人。其中農業人口1814人,勞動力1188人。該村以漢族、拉祜族為主(是漢族和少數民族混居地),其中漢族 966人,拉祜族546人,其他民族313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0人,占人口總數的0.5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66人,參合率91.29%;享受低保25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該村距離鄉衛生院0.8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365戶,占農戶總數的67.91%。

人文地理

境內有秀麗的九甲梯田、充滿神奇色彩的宗教聖地碧雲寺和張家祠堂,有跳歌、洞經音樂等苦聰文化,有迷人的高山雲霧奇觀,原始的拉祜山寨、彝族村寨;有錯落有致的核桃林和茶園,歷經滄桑的茶馬古道;可以體驗拉祜族、彝族的風俗民情,觀看彝族跳歌,傾聽拉祜族對山歌等。
九甲村位於瑞安市城區西18.30公里處,石牌河東側,東北與馬岩村接壤,西與石牌村隔河相望,靠近330省道(原56省道)。明嘉靖時(1522~1566)屬安仁鄉四十二都,稱九角莊。清康熙時(1662~1722)稱九甲莊。1931年屬馬嶼鄉,1945年5月屬馬嶼鎮,1958年屬馬嶼管理區,1961年為馬嶼人民公社九甲生產大隊,1984年為馬嶼鄉九甲村。1992年屬馬嶼鎮。有356戶,1469人。勞動力從業情況:農業512人,工業87人,建築業8人,交通運輸業6人,商業、飲食、物資供銷和倉儲業181人,服務業45人,其他行業52人。耕地893畝,其中水田686畝,旱地207畝。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0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931.29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9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7.99萬元,有固定資產14.2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2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的問題:對產業的發展認識不到位,勞動者素質較低,思想意識落後,嚴重製約經濟的快速發展。。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進一步做強做大八一、下扎古、下車樹的烤菸生產,努力把其餘11個組發展成為蠶桑、核桃、茶葉、畜牧業四大支柱產業組。。 該村設黨小組4個,黨員總數73人,黨員中男黨員62人,女黨員11人。 團員40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