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陣燈會

九曲黃河陣燈會

九曲黃河陣燈會在東田各莊村世代流傳著,寄託了移民們對山西家鄉的思念。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山西移民將燈場子帶入密雲縣東田各莊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九曲黃河陣的陣式,按周易九宮八卦之方位,以富貴不斷頭傳統圖案九曲而成。陣內有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宮和中宮共九宮,象徵中華九州。人們從入口進,順利的通過連環陣,再從出口返回,就意味著一年順順噹噹,平平安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曲黃河陣燈會
  • 流傳地區:東田各莊村
  • 目的:寄託了移民們對山西家鄉的思念。
  • 時間:每年的農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 是否非遺: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別稱:德緣善會
  • 地點:北京市密雲縣
基本資料,特點,現況,

基本資料

九曲黃河陣九曲黃河陣燈會”,是古老的“陣法”與民間花會的結合。顧名思義,就是取黃河九曲十八彎之意,以燈代兵,布陣遊戲,是東田各莊村春節期間獨有的民眾娛樂活動。每年的農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晚上元宵節燃燈,是東田各莊村最熱鬧的日子。入夜,皓月當空,彩燈齊明,鼓樂喧天,鞭炮聲聲,人流如潮。全村的20多檔花會和四方趕來看熱鬧的鄉親們蜂擁而至九曲黃河陣前。隨著花會會首洪亮而高亢一聲“散燈!”剛才還靜悄悄的九曲黃河陣霎時間一片燈火通明,仿佛萬千伏兵四起。
九曲黃河陣燈會
東田各莊九曲黃河燈會東田各莊九曲黃河燈會

特點

東田各莊九曲黃河陣燈會的顯著特點是燈場、花會以及戲曲三位一體,相映生輝,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特色。村中與九曲黃河陣燈會相伴而生的花會—德緣善會遠近聞名。而作為燈會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業餘河北梆子劇團始建於光緒年間,百餘年來久演不衰。入夜,陣上華燈齊放,火紅一片。一陣鞭炮聲過後,陣上燈竹一齊點燃,十幾檔花會由五面中幡前引,花會中三丈高的中幡隊伍打頭開始從右側生門入陣。在花會中有“幡是會的眼”之稱,依次為二幡、三幡、四幡、手幡(即五幡);頭幡最高,依次為等差排列,每個幡的高度比前一道幡少一尺。五面幡間隔依次進入,頭幡走到中宮時(陣中央),其餘的四道幡應該正好走到陣的四角,這樣就好像陣中五個瞭望指揮的刁斗一樣,其餘四個刁斗拱衛中宮刁斗。中宮的頭幡是整個黃河陣的指揮中心,在此宮的刁斗內,可縱覽全局,指揮陣中千軍萬馬。幡後面是獅子,代表沖入陣中勇猛作戰的將士,獅子後面是軋鼓,代表古代軍中的戰鼓,共20面,每個鼓20多公斤重,鼓帶斜挎肩頭,邊走邊擊鼓,鼓聲隆隆,驚天動地。在花會中有“軋鼓是會的膽”之說,《左傳·曹劌論戰》中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記述。
起會起會
獅子獅子
高蹺,東田各莊村的高蹺到腳蹬是1.2米,全長1.5米,是由12個人組成的隊伍,每個人扮演一個角色,從頭到尾排分別是打棒,跳豆,武扇,文扇,漁翁,樵夫,青蛇,白蛇,兩鑼,兩鼓,高蹺行走時隊伍整齊,腳步跟著鼓點一致,前面的打棒,跳豆,武扇一邊別著小籬笆帶領著整個隊伍,武扇要和文扇打情罵俏,文扇要求拿著扇子做害羞,偷著看的動作,引得觀眾哈哈大笑。漁翁要做蹲下釣魚的動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動作,表演的繪聲繪色。十不閒、三個人組成,是最吸引人的會檔,頗有才華的村民現場編曲唱歌,三個人來回逗,隨後吵子、音樂等依序而入,邊走邊演。陣內旗幡招展,鑼鼓喧天,陣外人流如潮,歡聲一片。中幡隊伍是整個花會隊伍的頭,人們跟著花會隊伍走進陣中,邊走邊表演,從進到出,彎彎曲曲,轉一次行程1.5公里,大約需要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1958年燈會停辦了,緊接著十年浩劫就開始了,村中保存的陣圖作為四舊全被燒毀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的日子逐漸好了起來。村中的老人們提議,將九曲黃河陣燈會恢復起來。但因為缺少陣圖,無法恢復,人們著急地尋找著。1995年村中的劉繼華老人拿出了他保存了50多年的陣圖,他說這張圖至少有100年了。在東田各莊村600多年的演變過程中,村里對黃河陣進行了改革,最明顯的是“燈”,原來陣中的燈是用個頭均勻的紅、綠蘿蔔切去上半部分,挖空心,做成燈碗,用棉花捻成燈捻,倒上麻油,現在改成用蠟燭。入夜,轉九曲開始了,九曲陣區一百多個蠟燭同時點亮,燈群遠近對稱,縱橫成行,中幡打頭進入九曲連環陣,鑼鼓嗩吶齊奏。九曲陣內,燈光人影;九曲陣外,觀者似海。繞完象徵一年的365盞燈,踏遍象徵中華九州的九九陣,經歷了曲折、磨難,預示今後的道路暢通無阻和大福大貴、大吉大利。
軋鼓軋鼓
東田各莊村有一個傳統,在70年代前,村裡有一個佛教大殿,後來因為建國小被拆除,村里人管它叫西大廟,在上會前先拜廟,會首以及各個會檔的會頭燒香磕頭以求平安。並在每年的農曆三月三都去白龍潭走會祈福本年風調雨順,但是由於白龍潭風景區被個人承包,這個傳統已經將近20年沒有辦了,在東田各莊村有許多會檔里的老人家裡都有兩張在1996年錄製的白龍潭廟會的光碟,現場真是人山人海,那時候燈會裡面有著10多檔花會,在2015年元宵節的燈會上有許多已經失傳的東西都是重新跟這兩張光碟上參考的。
燈陣白天的彩排燈陣白天的彩排

現況

2008年6月18日,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由北京密雲申報的九曲黃河燈陣名列其中,這樣,廣泛存在與陝北、內蒙、山西等地的九曲黃河燈陣,率先有北京密雲申報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九曲黃河陣燈會作為東田各莊村的一大盛事,集民間扎制工藝和遊藝於一體,具有獨特的欣賞價值;寓民眾智慧於“九曲黃河陣”,是當地村民元宵節期間重要的文化活動,在給人們帶來愉悅的同時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認識價值;同時九曲黃河陣燈會作為村中十幾檔花會以及河北梆子表演的載體,對其他藝術形式的發展也起到了促進作用,活躍了地方文化事業。如今,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在多元文化的衝擊下,九曲黃河陣龍燈也同樣遇到藝人年齡老化、後繼無人的嚴峻問題,必須抓緊搶救和保護,比如高蹺的曲子只有現在已經80歲的尹紀田老人記得。時隔8年(上次舉辦還是2007年),在2015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東田各莊村再次舉辦了九曲黃河燈會,據村書記王福忠說,今後每年都將舉行這個有著400年傳統的盛會,並且在2016年重新組織河北梆子劇團並且把已經沒有的項目找回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