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傳奇歷史,產品揭秘,阿井水,黑驢皮,熬膠季節,重工藝,進貢史,有效成份,原料動物,黑驢外貌,生產性能,利用價值,貢膠工藝,備料,泡皮,刮毛,切皮,洗皮,焯皮,化皮,提沫,過濾,澄清,濃縮,掛珠,砸油,吊猴,發鍋,醒酒,掛旗,膠凝,開片,低溫陰晾,溫室晾膠,悶膠,倒箱立箱,高溫晾膠,擦膠,印字,檢驗,功效,補血,止血,治療婦科疾病,保胎,男性疾病,潤燥治咳嗽,治腹瀉,防癌抗癌,改善睡眠,擴張血管,延緩衰老,美容養發,健腦益智,亞健康人群,抵抗輻射,榮譽,
產品介紹
不是所有的阿膠都可以稱“九天貢膠”——阿膠是中國國寶,但是中國30多個省市中,有18個省市可以生產阿膠,唯獨古東阿(今平陰縣東阿鎮)產的阿膠最“道地”,而“九天貢膠”則東阿道地阿膠的極品。
俗話說的好“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阿膠中的極品——九天貢膠必須用黑驢皮為原料——冬至前後,黑驢皮張光亮厚實,營養物質儲藏充沛,用其煉膠滋補效果最好),其次關鍵是要用是使用冬至子時的阿井水。冬至子時是陰極陽生之時,而東阿之水是天下至陰之水,擇至陰之時,取至陰之水,選屬陰之烏驢皮煉膠,其滋陰效果最佳。 北魏《水經注》稱:東阿“大城北門內西側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輪,深六七丈,歲常煮膠以貢天府,本草所謂阿膠也。”李時珍《本草綱目》稱:“其井乃濟水所注,取井水煮膠,用攪濁水則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醫藥學家說,沒有東阿水就沒有東阿阿膠,東阿之外只有驢膠而沒阿膠就在於此。
其三“九天貢膠”要經過“九提九炙”純手工打造——泡皮、刮毛、搓皮、化皮、靠汁、打沫、過濾、沉澱、出膠等工藝,歷時九天九夜熬制方才完成煉膠環節,再經過切膠、晾膠、翻膠、擦膠直至包裝等七七四十九天晾曬,合計99道工序,純手工打造,才能製成,其中只要一個環節出錯,則整鍋阿膠報廢(比如打沫不好,熬制粘鍋)。故九天貢膠極為難得。
傳奇歷史
關於“
九天貢膠”的歷史生平,文獻上最清晰的記錄發生在清同治十年,也就是1871年:
——相傳,清代鹹豐皇帝體虛孱弱,膝下無子嗣,1855年鹹豐帝寵愛的懿嬪(即後來的慈禧太后)有喜了,紫禁城內一派祥和,朝廷上下歡愉喜慶。開始懿貴妃不幸患了“血證”(非生理性的出血性疾患,婦科一般為習慣性流產),身子一天天虛弱,御醫遍治均告失敗,四方尋醫問藥,仍醫治無效,眼看龍胎就要不保,鹹豐急得也躺上了病榻。時任戶部侍郎的陳宗媯是山東東阿人氏,他冒著殺頭的罪責,向鹹豐皇帝薦舉了東阿的阿膠。懿貴妃將東阿進貢的阿膠化汁後服用,竟然保住了胎氣,治好“血證”,還讓鹹豐抱到了唯一的兒子(後來的同治帝)。鹹豐皇帝大悅,封東阿阿膠為“貢膠”(後世將此按特殊工藝熬制的貢膠,按工藝特徵稱為“九天貢膠”),賜給東阿貢膠人三件禮物:一是四品官服黃馬褂,二是進宮手摺,三是賜給東阿鎮阿膠“福”字,東阿阿膠人就憑此折進宮,向皇帝進獻阿膠。1871年,也就是清同治十年,同治皇帝特地派出一名四品欽差親赴東阿縣,監督購買純黑健驢,牧於獅耳山上,至冬宰殺,取皮開井熬膠,現場監製“九天工序膠”,並稱之為“九天貢膠”。送往京城,貢奉朝廷……這是阿膠從北魏時期(公元386~534年)正式成為貢品以來,見於記載的第一次皇帝派大員到現場監製。
此後,慈禧太后專門御賜畫像給東阿貢膠人,並堅持服用阿膠養生,活到74歲時壽終正寢,慈禧太后死後被授予了長達25字的諡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為首的四字便是“孝欽慈禧”。
如今,慈禧太后專門御賜畫像和當年手摺子都在中國阿膠博物館(東阿縣),當年的手摺子是用羊皮製作的,由三折組成,文字用金黃色絲線繡成。正文有100多字,位於中間一折,左右兩折上方分別繡有“萬壽”和“忌辰”四個大字。
產品揭秘
文獻上記載,清同治十年(1871年),同治皇帝特派四品欽差到東阿監製“九天工序膠”,稱為“九天貢膠”。為什麼大清朝的皇帝要派欽差大臣親自到東阿,監督買黒驢,放於獅耳山上,飲水郎溪河,到至冬宰殺取皮,運阿井水熬膠呢?
眾所周知,“九天貢膠”必須要選用放牧與獅耳山的德州烏驢之皮(德州黑驢體壯膘肥,毛色烏亮,皮質特別適宜熬膠),選擇東至至陰之時“一陽初生”的阿井之水配合極傳承千年的東阿老膠工的特殊的煉膠技藝,極其晾膠氣候,才能得到極品貢膠。
對於熬膠來說,比驢皮更珍貴的乃東阿之水(阿井水並非普通之水,井水中鈣、鎂、鈉等礦物質含量極為豐富,每擔阿井水比普通河水或井水重3市斤左右)和東阿特殊的氣候條件(離開東阿,同樣的熬膠師傅,熬出的膠,晾乾後質量就是不一樣)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因為驢皮常有,而東阿水和東阿的氣候只有東阿縣才有,所以東阿又是“中國的阿膠之鄉”,與景德鎮、茅台鎮被譽為“中國三大名鎮”。
同治年間監製“九天貢膠”,是東阿製作阿膠的典型工藝。由以上四個方面來看,其製法無疑是非常科學嚴謹的。下面我們還是用現代的語言,說說“九天貢膠”的四大秘密:
阿井水
道地阿膠因產自山清水秀的山東東阿而得名。熬膠必用東阿水,自古以來,這就是人們公認的準則之一。
東阿縣誌記載:東阿有井叫“阿井”(在今山東省陽穀縣阿城鎮),傳說是是西山猛虎“爪刨得泉”。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對“阿井”記述如下:東阿“大城北門內西側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輪,深六七丈,歲常煮膠以貢天府,本草所謂阿膠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
《本草綱目》對阿井有進一步解釋:“其井乃濟水所注,取井水煮膠,用攪濁水則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蓋濟水清而重,其性趨下”。
古書上不乏對東阿水的記載,但限於歷史條件,古人都沒有解釋清楚當中的原因。
東阿的水好,到底是好在哪裡呢?
1994年1月24日,山東省地質勘探局水文隊在對全國20多處熬膠用水進行過檢測分析之後,證實:東阿之水源自泰山與太行山兩股地下潛流,積於東阿,經層層地下岩石、砂層層層過濾溶入大量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鈣、鉀、鎂、鍶等(但不含對人體有害的鉛、砷等),再從地下岩隙滲出,最後在鑿井汲出,水清而重。水質較重,比重分別為1.0038和1.0036,每立方米比其它地方的熬膠用水重約2-3公斤,其原因就是水中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豐富。用之泡皮,熬膠,可減少原料污染,灰份易於控制。阿井水水重,所帶來的最大好處是易於去雜提純:
——優質阿膠是由驢皮的真皮層中膠原蛋白水解濃縮而成,表皮層和皮下層中含有的角質成分人體難以吸收,是形成阿膠雜質的主要物質,需要剔除。
——熬膠化皮之時,將此重水反覆注入,小分子的膠原蛋白便與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相聚而沉,那些於人體無用的大分子角質成分及其他雜質則形成絡合物上浮水面,而可悉數除去。這樣製成的阿膠,分子量小而純度高,易被人體吸收,藥效發散亦快,能迅速通達五臟六腑而滋養筋脈。
——阿井水硬度低,含鈣、鉀、鎂、鍶等20餘種益於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及礦物質,易於原料中蛋白質、胺基酸結合形成有機鹽,用此水熬制阿膠,分子量小、純度高、利於去雜提純和藥性發散。從而增強阿膠的療效,也便於阿膠的長期存放,膠塊冬天不易碎裂,夏天不變軟。
所以在阿膠行業有“天地精華東阿水,千凝百鍊鑄阿膠” 的說法。
黑驢皮
阿膠的原料是驢皮,好膠必用黑驢皮,什麼驢皮最好?
放驢於獅耳山,飲水狼溪河的驢皮質量最好——獅耳山位於老東阿1.5公里(今平陰縣東阿鎮西南,距今東阿縣城15公里),這裡草茂林豐,山勢崔巍,林木蓊鬱,遠觀貌似獅耳,又名虎窟山。山中生枸杞、北沙參、白薇、地黃、野菊花、遠志、益母草、天門冬等數百種中草藥,浪溪河則是由洪範池、書院泉、扈泉、日月泉、白雁泉、丁泉、天池泉、狼泉九泉匯聚而成,其水為濟水水系(同為太行山、泰山地下潛流),泉水亦為富含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重水(水質清重),驢食獅耳山藥草,飲狼溪河之水長大,則應驗了現代東阿百姓說的“吃的沙參枸杞天門冬,喝的全是礦泉水,拉的儘是十全大補丸”,這樣的驢體壯肉肥,毛色烏亮,皮質特別適宜熬膠。
為什麼要用黑驢皮?
對中國國藥史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源遠流長的阿膠史距今已有2500餘年。早在南北朝時期,名醫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寫道:“阿膠,生東平郡煮牛皮作之,出東阿。”明代藥聖李時珍在他那本傳世名著《本草綱目》中寫道:“大抵古方所用多牛皮,後世乃貴驢皮。”
在早期的阿膠史,講的不是驢膠史,而是牛皮膠史。原來,那黑驢是在魏晉時期來自阿拉伯之西奈半島(栗色驢是明末清初時期從美洲之墨西哥引進),剛到中國之時,是專門進貢給皇上的奇珍異獸,身份頗為尊貴,沒有人敢琢磨用驢皮熬制阿膠。
隋唐以後,驢逐漸成為普遍飼養的家畜,人們才能得到大量驢皮,用之熬膠,才出現了驢皮膠,並被醫家套用於臨床。早在唐代陳藏器著《本草拾遺》時,便得出“凡膠俱能療風止泄補虛,驢皮膠主風為最”的結論。隨後的醫藥大家們很快發現,在各種皮質的阿膠中,只有驢皮做得阿膠是效果最好的。
五代、宋時期,因牛皮可以製作兵革器械,被作為戰略物資。彼時政府嚴令:民間不得私藏,必須上繳朝廷,否則殺無赦。官家壟斷牛皮,民間遂更普遍地以驢皮熬膠。至此,阿膠以黑驢皮製作便成了傳統。
對阿膠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早在南北朝時期,名醫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寫道,“阿膠,生東平郡煮牛皮作之,出東阿”,藥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一語定乾坤“大抵古方所用多牛皮,後世乃貴驢皮”。
驢種選用黑驢,符合我國中醫理論。明清醫藥大家陳修園大師則直接指出 “驢亦馬類,屬火而動風;肝為風髒而藏血,今借驢皮動風之藥,引入肝經;又取阿水沉靜之性,靜以制動,風火熄而陰血生”。同時針對毛驢有黑色,灰色,栗色……陳修園說“必用黑皮者,以濟水合於心,黑色屬於腎,取水火相濟之意也”。
熬膠季節
冬至日是東阿傳統的開井祭神的熬膠點火日,為什麼是冬至呢?
按照陰陽五行學說,冬季屬於陰性,在冬至這一天,陰性的寒冬就進入了轉折點,夏季的陽氣開始了最初的滋長。水也為陰性,因此“阿水沉靜”。阿水勾兌進冬至的第一縷來自大自然的陽氣,做出來的阿膠當然才能是“水火相濟”,陰陽獲得絕佳平衡,吻合陳修園強調的“阿膠必須水火相濟”之意,阿膠在水深火熱中獲得永生。
陳修園大師反覆強調“水火相濟”,除了驢皮的選擇,陳老先生強調的是對時間的選擇必須冬至日,“冬至一陽生”,依然是水火相濟之意——難怪人們說阿膠是“真命天膠浴水火,陰陽相濟得永生” ,講的就是阿膠在水深火熱中,汲取天地之陰陽精華,獲得永生。
重工藝
東阿是中國道地阿膠之鄉。道地阿膠因產自山清水秀的山東東阿而得名。東阿縣的驢體壯膘肥,毛色烏亮,皮質特別適宜熬膠。
東阿縣熬膠所用的阿井水並非普通之水,井水中鈣、鎂、鈉等礦物質含量極為豐富,每擔阿井水比普通河水或井水重3市斤左右。加上東阿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離開東阿,同樣的熬膠師傅,熬出的膠,晾乾後質量就是不一樣),故阿膠生產世代相傳,久盛不衰,素有“道地阿膠之王”的美稱。
其次是熬膠人對東阿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的套用,從古到今,阿膠的生產遍布全國,但是任何朝代,只有東阿的道地阿膠質量最好——歷朝歷代從東阿請出去制膠的熬膠師傅很多,都是沒有一個地方熬出的膠,晾乾後性狀、質量和東阿的道地阿膠可以媲美!有人甚至都把東阿的驢皮,阿井水、和最好的熬膠師傅搬到外地,同樣沒有製造出道地的東阿阿膠,最後大家總結的經驗就是東阿的晾膠氣候——為何東阿人冬至點火,“柳絮飄,緊三鍋”
(4月中旬看到柳絮飄,就只能最後熬三鍋了),按現代的科技來看,還是只能生產十個月。
阿膠因產自山清水秀的山東東阿而得名。東阿縣的驢體壯膘肥,毛色烏亮,皮質特別適宜熬膠。東阿縣熬膠所用的阿井水並非普通之水,井水中鈣、鎂、鈉等礦物質含量極為豐富,每擔阿井水比普通河水或井水重3市斤左右。加上東阿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離開東阿,同樣的熬膠師傅,熬出的膠,晾乾後質量就是不一樣),故阿膠生產世代相傳,久盛不衰,素有“阿膠之鄉”的美稱。這裡生產的阿膠,質量上乘,古代曾作為貢品進貢皇帝,因此又有“貢膠”之稱。
隨著阿膠需求量的增大,現在除了山東東阿,浙江、廣東、上海、北京,以及許多其他地方都有很多阿膠廠,但是阿膠的品質卻有極大的差別。其實即使同樣都是東阿生產的阿膠,也會有等級上的差別。這是為什麼呢?古代醫家法度森嚴,非驢皮與東阿地下水這兩個充分必要條件,所制之膠一律斥為偽品,不過即使滿足驢皮與東阿地下水這兩個充分必要條件的真阿膠,在古代醫家眼裡,也依然有上下之別。天貢膠產地
眾所周知,阿膠是一種道地名貴中藥,產于山東東阿,故名阿膠。祖國醫學對中藥材崇尚“道地”(或稱“地道”), 所謂“道地藥材”是指中醫在選擇一種藥材入藥時,為了保證其療效經常把藥材的出產地與藥材名字並稱,在特定的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的地域內所產的藥材,久而久之形成了許多慣稱皆是如此。比如雲木香即是指雲南所產的木香,浙貝母即是浙江所產的貝母,廣藿香即是廣東所產藿香,又如黨參、秦皮等等。
東阿縣創造加工阿膠的方法可追溯到戰國至秦之間,此時東阿縣稱阿或阿邑,人們對膠的品種、質量鑑別和製法已有相當經驗,先秦典籍《周禮·考工記》對膠的質量鑑別提出“凡相膠,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澤.紾而摶廉.”。對膠的熬制,要求做到“鬻膠欲孰,而水火相得.”。 我國最早的藥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成書於秦漢或更早),記載:“生東平郡,煮牛皮作之,出東阿”。到西漢,東漢時對阿膠性味、功能、主治已有詳細的研究而被收入《神農本草經》,這個時期阿膠加工方法漸趨成熟。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之“煮膠法”載:“煮膠要用二月三月,九月十月,余月則不成。(熱則不凝,無餅。寒則凍瘃,合膠不粘。)。
北魏時東阿阿膠已成為“貢品”。南朝梁代陶弘景《名醫別錄》曰:“出東阿,故曰阿膠也”。阿膠是從最初用獸皮煎煮並熬制的膠,發展演變而來,成書於先秦甚至更早的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經有了“以清煮膠” 的記載,證明阿膠的歷史已經有2500多年。
清代吳儀洛《本草從新》載有“真膠產於古齊國之阿地”。
清末曹炳章《增訂偽藥條辨》曰:“阿膠出山東東阿縣,以純驢皮、阿井水煎之,故名阿膠。其色光潔,其味甘鹹,其氣清香,此真阿膠也”。
漢唐至明清,東阿阿膠一直作為貢品進貢朝廷。明清之際,多次被御封為“九天貢膠”。因此,阿膠又有“貢膠”之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載:“東阿有井大如輪,深六七丈,歲常煮膠,以貢天府”;唐《元和郡縣制》有東阿貢膠的記載。明萬曆《兗州府志》有東阿向皇宮進貢阿膠的記載。
據《東阿縣誌》記載,早在南北朝時,官府每年在東阿縣一帶“征人”,以阿井水對熬成膠,上朝進貢”、另載:“本色阿膠於康熙八年奉文詔依時價減去一錢”,當為阿膠以貢代賦的實證。
九天貢膠是東阿極品阿膠的典範!因為九天貢膠必須完全遵循傳統,純手工製作:
——其包含了東阿煉膠人的文化融入(起灶儀式、工藝流程、用水、選料等)
——包含了精湛的東阿煉膠技藝元素(冬至剝毛,驚蟄起灶,銅鍋銀鏟,桑柴火燒,九提九炙,九晝取膏,春分陰曝,立夏成膠等)。
——在用水上,把握泰山之脈、濟水之源、泉城之水。在選料上,選濟水黃河以北德州烏黑小驢(冬天選“黑脊樑、白肚皮、粉鼻子、粉眼鏡、四個小黑蹄,黑白相間、陰陽互聯”之健驢,取絨毛濃密、純黑之驢皮)之健驢皮。在配方上,講究君、臣、佐、使。
進貢史
早期東阿地區阿膠生產的狀況頗難詳考,更談不上研究當時的生產規模。但有一點至為明確,那就是早在1500年前,這裡就開始向朝廷上貢阿膠。亦即東阿上貢阿膠,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河水又東北,與鄧里渠合水上承大河,於東阿縣西,東經東阿縣故城北,古衛邑也。應仲緩曰,有西故稱東。魏封曹植為王國,大城北門內,西側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輪,深六七丈,歲嘗煮膠,以貢天府,《本草》所謂阿膠也。”
這是我國古代文獻中最早提到東阿上貢阿膠的原始記錄。此後歷代文獻都有東阿上貢阿膠的記載,如:
唐·杜佑《通典食貨典》載:“濟陽郡貢阿膠二百小斤。”
宋《元豐九域志》、《宋史·地理志》也有濟州貢阿膠的記載。
明天順年間《重修阿井記》碑文中記載:“厥味甘美,臨境汲以熬膠,歲貢國事弗歉。”
李時珍《本草綱目》曰:“東阿有井,大如輪,深六七丈,幾常煮膠,以貢天府者,即此也……以東縣北井水作煮者為真。其井官禁,真膠極難得……。”
清·孫星衍《岱南閣記》卷二《重修阿井碑記》載:“今縣每歲煎膠入貢,與古不異。”
東阿上貢阿膠,一直持續到清代末期。大清朝的皇帝派欽差大臣親自買黒驢,放於獅耳山上,到至冬宰殺,取皮開井熬膠呢?
俗話說的好,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古代醫家法度森嚴,非驢皮與東阿地下水這兩個充分必要條件,所制之膠一律斥為偽品,不過即使滿足驢皮與東阿地下水這兩個充分必要條件的真阿膠,在古代醫家眼裡,也依然有上下之別。
所謂“人中有龍鳳,膠中有極品”。這極品阿膠的名字叫作九天貢膠,聽起來道貌岸然,其實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連清代醫學大家陳修園也只好掩卷長嘆道,“此《本經》性與天道之言,得聞文章之後,猶難語此,況其下乎?”
陳修園大師認為眾生術業專攻不同,信息對稱有異,不適每個人都能理解九天貢膠是如何之極品,但人民民眾自有其樸素的理解——東阿,到處流傳著一首民謠,歌中唱道:“小黑驢,黑肚皮,黑鼻黑眼黑蹄子。獅耳山上來吃草,狼溪河裡去飲水。永濟橋上遛三遭,魏家場裡打個滾。冬至宰殺取了皮,熬膠還得阿井水。”
鄉間小曲一語道破了極品阿膠的天機,用學術的語言說來解讀如下:第一,所選驢種必須是黑驢;第二,時間必須是冬至日(取水時間和晾膠時間);第三,必須用阿井水。
為什麼極品阿膠必須用黑驢皮呢?陳修園老師說,“必用黑皮者,以濟水合於心,黑色屬於腎,取水火相濟之意也”。那為什麼能夠水火相濟呢?陳修園老師果然是大家,他語重心長的說,“所以妙者,驢亦馬類,屬火而動風;肝為風髒而藏血,今借驢皮動風之藥,引入肝經;又取阿水沉靜之性,靜以制動,風火熄而陰血生”。
注意,陳修園反覆強調的是水火相濟,那么對時間的選擇,必須冬至日,也就可以理解了,“冬至一陽生”,依然是水火相濟之意。在水深火熱中,阿膠獲得永生。
之所以極品阿膠統稱為九天貢膠,除滿足上述條件外,修治製作時間取九天,至於貢字,是孝敬長官上級的尊稱。準確的說,用貢品的貢字,是上級領導不好意思直接索取,是下級自願上交,其實此地無銀三百兩,歸根到底還是豪奪。
有效成份
阿膠作為傳統中藥,是具有2500年悠久歷史的經典補血產品。它是用馬科動物驢的皮,經漂泡、去毛後熬制而成的塊狀物質,其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的水解蛋白類物質。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以其神奇的療效用於臨床各類疾病的治療,為廣大患者所喜愛。
我們知道,驢皮分為三層,表層為角質層,裡層為脂肪層,中間才是對人體有益的膠原蛋白,但膠原蛋白與角質層緊密相連,現代科技手段還無法將膠原蛋白成功從角質層提取出來。只能利用比重大的優質東阿地下水充當電解質,通過複雜的煉製程式將其分開。另外,東阿水還能將大分子的膠原蛋白分解成小分子,從而利於人體吸收。所以,大家看到的東阿阿膠的膠塊每塊都質地細膩,色澤良好,易碎,呈半透明的琥珀色,這都是優質阿膠的表現,也是真正好阿膠只能出自東阿的原因所在。
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郭成浩博士曾提出了“阿膠的分子結構學說”,認為阿膠本身具有的有機陰離子結構有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的功能,因而可保持皮膚濕潤而養顏。
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中藥研究所所長、著名藥學專家都恆青研究員的一項課題“常用中藥材阿膠的品種整理及質量研究”,通過對6省16個 地、市、縣阿膠的藥材品質、質量、產銷進行調查研究,從40個地市縣選購阿膠樣品84件,偽劣阿膠8件及其它商品阿膠總計108件,收集不同皮種7件,結合曆代本草記述,運用本草學研究方法及實地考察論證後認為,山東東阿阿膠與本草記載相符且質地最佳。
台灣陽明大學從阿膠中提取出一種物質命名為 GH—LG,外電報導稱這種物質的抗癌效果比現在常用的紫杉醇高出幾十倍。
浙江中醫學院施仁潮教授與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合寫的《國藥瑰寶》一書由中國科技出版社出版,書中對阿膠的歷史、功效、成份、各種不同的醫療保健用法做了詳細論述。
在全國最大的阿膠生產企業——山東東阿阿膠集團,第一部《阿膠生產工藝規程》,第一部《阿膠生產崗位操作法》的問世,刷新《中國藥典》 的揮發性鹼性物阿膠質量檢測項目、全國獨有的10項阿膠內控質量標準、微機控制化皮等10多項阿膠專有技術的推出且不說,而今又有中科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全國高校院所的幾十名專家教授聚集在這裡,進行“阿膠二次開發中藥現代化”攻堅,現已用國際通用的方法完成了阿膠補血止血、增強免疫力的現代藥效實驗,分離出一部分阿膠有效成份,創造了用DNA指紋圖譜技術鑑別阿膠原料驢皮真偽的世界性記錄。
山東中醫藥大學劉培民博士及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的共同研究結果證實,東阿阿膠及其系列產品複方阿膠漿抑制腫瘤率效果極為明顯,按照國家新藥研發有關標準已完全可以立項開發抗癌新藥或增加臨床適應症。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中國中醫藥院校中藥標本館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沈連生:東阿所產阿膠療效最好。
原料動物
九天貢膠的原料主要是德州黑驢。
德州黑驢原產于山東省濱州市、德州市沿渤海各縣,以無棣為中心產區,又稱“無棣驢”。它是我國大型驢種之一,也是優秀的地方品種,目前已被國家列為地方品種保護名錄。
黑驢外貌
德州黑驢從外貌來說分“三粉驢”和“烏頭驢”兩大類型。
三粉驢,即鼻、眼周圍和腹下粉白,而全身為純黑。該類型驢體質乾燥結實,體型偏輕,皮薄毛細。四肢較細,肌腱明顯。蹄高而小,步樣輕快。
烏頭驢,全身烏黑,無白章。該類型驢體質偏疏鬆,體型厚重,體軀較寬。四肢粗壯,關節圓大,幹活有力,屬驢的重型。公驢與母馬交配所產馬騾高大而有力。
體形外貌:德州驢體格高大,結構勻稱,外形美觀,體型方正,頭頸軀幹結合良好。毛色分三粉(鼻周圍粉白,眼周圍粉白,腹下粉白,其餘毛為黑色)和烏頭(全身毛為黑色)兩種。 成年種驢體尺:公驢體高在142厘米,體長為143.6厘米,胸圍為152.8厘米,管圍為18.7厘米,母驢相應為140、137、160和16.4厘米。 公驢前軀寬大,頭頸高揚,眼大嘴齊,有悍威,背腰平直,尻稍斜,肋拱圓,四肢有力,關節明顯,蹄圓而質堅。 德州驢平均體高一般為130~135厘米,最高的可達155厘米。
生產性能
德州驢生長發育快,12~15月齡性成熟,2.5歲開始配種。1歲駒體高、體長為成年驢的85%以上。母驢一般發情很有規律,終生可產駒10隻左右,25歲好驢仍有產駒的;公驢性慾旺盛,在一般情況下,射精量為70毫升,有時可達180毫升,精液品質好。作為肉用驢飼養屠宰率可高達53%,出肉率較高。為小型毛驢改良的優良父本品種。單驢拉車載重750千克,日行40~45千米,可連續多日。最大挽力占體重的75%。
利用價值
驢肉還具有補血、益氣補虛等保健功能。食驢肉之風也在廣東、廣西、陝西、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興起,這表明開發飼養肉驢大有潛力。據分析,每100克驢肉中含蛋白質18.6克、脂肪0.7克、鈣10毫克、磷144毫克、鐵13.6毫克,有效營養成分不亞於牛、兔、狗等肉,屬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肉食品。德州驢也有其藥用價值,皮張是熬制阿膠的原料;它的奶用價值也很高,驢奶與人奶極為相近,營養成分比例幾乎占人奶所含成分的99%,是人奶的最佳替代品;且驢奶具有滋潤皮膚,改善面部環境的作用。
貢膠工藝
九天貢膠古法修治工藝,主要有泡皮、刮毛、焯皮、化皮、靠汁、打沫、過濾、沉澱、出膠、切膠、晾膠、翻膠、擦膠等99道工藝。按古法制膠,阿膠製作非常講究:
備料
必須用黑驢皮,因為黑驢最為符合中醫的滋陰理論。明清醫藥大家陳修園說:必用黑皮者,以濟水合於心,黑色屬於腎,取水火相濟之意也。
泡皮
“清代康熙時浙江山陰(今紹興)人金埴在其著作《巾箱說》中說:制阿膠之法:至冬取皮浸河一月,刮毛滌垢,務極潔淨。然後運回作坊切割、烹煮。”書上說不科學,可能是道聽途說記載的——皮子泡一個月,不泡爛了嗎?
東阿道地阿膠的製作泡皮傳統方法一般是三天三夜到四天四夜,不超七天七夜,只要泡到皮子發脹,皮子上的毛用手扯,可以扯得下來就可以了。
刮毛
將“泡透”的驢皮,置於木凳上,先將裡面的腐肉和脂肪除去,再將表面的毛刮掉;《巾箱說》金老先生說“運回作坊切割、烹煮”也是不對的,運回作坊去刮毛,驢毛刮下來還得沖洗,運回去多麻煩啊,我們以前刮毛都是就地搭個工棚,支個木樁就開始幹活了。
阿膠老膠工也常說:“刮毛只要刮到一半或三分之二的毛就可以了”,可不是像殺豬一樣把皮子颳得乾乾淨淨的,完全沒有毛的皮子出膠率上不去,按現在科學的說法是:毛囊里蛋白質含量很豐富,這種蛋白質是可以熬出來的。還有,皮子刮好也不是馬上拉回作坊,還有一道工序就是再泡皮,要再放到河裡浸漂2—3天才運回膠坊切塊。
切皮
切皮也叫鍘皮,熬膠老膠工說刮完毛,再泡2-3天皮後,就要把皮子運回作坊去鍘皮了,鍘皮的要點是將去毛的驢皮切成長寬40cm左右的方塊;
洗皮
切碎的皮塊還要再清洗一遍,就是把皮塊倒入洗皮池內,加入清水,再來回漂洗,重複7-10次多次。
焯皮
(焯Chuo,第二聲)
將洗淨的驢皮投入鍋內,加水加熱焯洗,至皮塊打卷後取出,供煎膠用。
化皮
化皮也就是煎取膠汁。工藝師先將熬膠專用的竹簍置於銅鍋內,然後把已處理好的小塊驢皮倒在竹簍上,加水淹沒過皮面,用文火加熱,保持微沸1-2天。
為什麼要加竹簍呢?因為是竹簍可以避免鍋底溫度過高,皮子被燒焦,影響質量。在這個過程最傳統的方法是,還沒當膠汁濃稠,就把未熬化的皮子撈出來,換一口鍋熬,對已經熬出來的膠汁做上標示,是第幾鍋。
張傳福說:“這個工序明朝的劉述金老先生記述道,皮入水已化,則每日遞減一口,聚其融化之極者,止得一口,然後搭於架上,任其順下而不斷。凡四晝夜,膠乃成”。
當然,小戶作坊熬膠就沒那么複雜,他們一般是熬到膠汁濃稠就傾出煎液,加水接著熬,先後共煎3-5次,直至皮子完全化掉,充分煎出膠質為度。
化皮有五個關鍵:
1、加水量很關鍵。加入的水以淹沒過皮面最好,保持鍋內一直是冒泡泡的微沸狀態。
2、火力控制很重要。提取時用猛火加熱,煮至沸騰,然後控制火力,文火保持煎熬,只要鍋內微沸即可。這樣膠液內的雜質容易浮到上水面,當雜質由鍋邊聚集到中央時,就可以打抹。
3、補水很重要。為了把原料中的膠汁儘可能煎出,除保持溫度和足夠水分外,加熱提取過程中應隨時補充因蒸發所失去的水分,以免因水分不足而影響膠汁的煎出。
4、煎煮的時間也極為重要。煎煮的時間一般為8—48小時,先後反覆煎煮3—5次,至煎出膠液中膠汁甚少為止。
5、每次煎出膠汁,應趁熱過濾,否則冷卻後因黏度較大而過濾困難。
提沫
提沫又稱打沫,當膠液達到適當濃度時,便兌入適量涼水,稀釋後,用武火煮至沸,再用文火緩緩加熱,這樣膠液內的雜質便浮上水面。當雜質由鍋邊聚集到中央時,用打沫瓢或打沫刀將其取出。此操作稱為“打沫一個”。一般一小時左右打沫一個。打抹的用水非常有講究的,必須使用陽穀阿城的古阿井的井水。
打沫是熬膠中最重要的工藝,打沫是為了把驢皮中的雜質除去的過程。打沫就要來回加阿井水,因為阿井水比重大,水裡面有很多礦物質,這些礦物質很容易和驢皮結合,形成絡合物飄起來,容易去除阿膠不需要的雜質,但是阿井水極為難得,老東阿和新東阿的膠坊,老東阿離阿城有30多公里,新東阿離阿城有50多公里,取一擔水很費勁。
過濾
過濾也就是每次所煎膠液,先用細篩濾過,然後用絲棉濾過。
澄清
過濾後的膠汁加入明礬適量,攪拌混勻,靜置沉澱,再過濾。
由於膠汁黏度較大,其中所含雜質不易沉降,常常用沉降法或沉降、濾過二法合用。一般在膠液中加入適量的明礬(每100千克原料加入明礬60~90克,甚至120克),經攪拌靜置數小時,待細小雜質沉降後,分取上層澄清膠液,或用細篩或絲棉濾過後,再置鍋中用文火進行濃縮。
濃縮
膠液過濾並經澄清後,合併進行濃縮。
這個工作就是把經過濾處理的膠液濃縮至糖漿狀後取出,靜置24小時,待沉澱下降後,傾出上清液,將澄清的膠汁置於銅鍋中以文火加熱濃縮打沫,1小時左右打一個沫,期間要不斷攪拌防止焦化;至一定濃度、雜質提淨、膠液不透紙時,即可加入冰糖,攪拌至全部溶解後繼續濃縮。
熬膠老膠工也說:“濃縮收膠,火力不宜過大,並不斷攪拌,如有泡沫產生,應及時除去。隨著水分的不斷蒸發,膠液的黏度也越來越大,這時應防止焦化。
掛珠
掛珠的作用是可根據膠液的流速,判斷其含水量。所謂的掛珠是膠液濃縮至一定程度後,用膠鏟挑起,膠液呈連珠狀慢速流下。這個時候就要加入豆油。
砸油
掛珠加入豆油後,應進行“砸油”,即膠液中加入油類後,用出膠勺將加入油類的膠液舀起,再用力將其砸入鍋中與鍋中膠液混合,此時套用力將膠液攪拌,使油與膠液充分混合,使油分散均勻,以免膠內出現小油泡。
吊猴
膠液濃縮至一定程度時,至出膠水分接近出膠,即開始“吊猴”(用膠鏟挑起,膠液則懸吊於膠鏟上形如猴狀),攪拌加入黃酒。此時火力更要減弱,並強力攪拌,以促使水分蒸發並防止焦化。
發鍋
膠液濃縮至一定濃度,輔料加完後,用文火加熱一段時間,膠液表面鼓起饅頭狀較大氣泡,俗稱“發鍋”,此時應將膠膏停止加熱,使膠液內的氣泡自然揮散。
醒酒
至“發鍋”時就要“醒酒”,膠鍋中出現“發泡”現象表示即將要出膠,停止加熱,使鍋內的熱氣自然逸出,這樣膠液內就不會有油泡、氣泡了,這個過程稱之為“醒酒”。
掛旗
又稱掛鏟。膠液濃縮至—定程度時,用膠鏟鏟起,膠液粘附於鏟上,呈片狀,緩緩墜落。挑起“掛鏟”時收膠,將膠液傾入凝膠盤內,使之自然冷凝,即得“凝膠”。
至挑起膠液則粘附在棒上呈片狀,而不墜落(也叫掛旗),膠液濃縮至無水蒸汽逸出為度。濃縮程度應適當控制,水分過多,成品在乾燥過程中常出現四面高、中間低的塌頂現象。
膠凝
膠液煉成後,趁熱傾入凝膠盤內自然冷凝,使膠液凝固成大膠塊。此過程稱為膠凝。
阿膠熬成後。趁熱傾入已塗有植物油的凝膠盤內,使膠液自然凝固成膠坨。凝膠前將凝膠盤洗淨,揩乾,塗少量麻油或豆油,傾入熱膠液後放置於室中(寒露—穀雨季節生產),經12~24小時即可凝成膠坨。膠液凝固後即可切成規定規格的小片狀。
開片
膠凝之後是開片、悶膠。對已濃縮收得的膠液進行冷凝得膠坨,將膠坨用刀切掉邊角,把膠陀修成整整齊齊的長方形,叫做“放大條”,把大條分解成香菸條一樣的規範小條叫“切小條”,吧小條切成規格的小片即得阿膠片,此過程俗稱“開片”。
熬膠老膠工強調:手工操作要求刀口平,一刀切過,以防出現刀痕。
低溫陰晾
膠片切成後,置於晾膠室內,放在晾膠木板床上,開片後的小膠塊陰晾數日後,整齊裝入木箱內密閉悶之,此過程稱為悶膠,又叫 “伏膠、瓦箱”。其目的是使膠片內部的水分向外擴散,以縮小膠片內外的水分差,並可起到整形的作用。
溫室晾膠
7天后轉移到竹帘子床上,分層置於乾燥室內,使其在陰涼的條件下乾燥。一般2天將膠翻面一次,使兩面水分均勻散發,以免成品發生彎曲現象。
悶膠
數日之後,待膠面乾燥至一定程度,便裝入木箱內,密閉悶之,使膠片水分向外擴散,稱之“悶膠”,也有稱之為“伏膠”或“瓦膠”的。
倒箱立箱
在悶膠過程中,還應不斷地倒箱、立箱。擦水2~3天后將膠片取出並用布拭去表面的水分,然後放在竹帘子換溫度更高的晾膠室晾之。
高溫晾膠
乾燥室晾膠,數日之後,又將膠片置於木箱內密封2~3天。
如此反覆操作3~4次,即可達到乾燥的目的。
擦膠
擦膠。膠片充分乾燥後,用粗布醮取擦膠水(擦膠水:先將水加熱至沸騰,然後再冷卻至適宜溫度)拭其表面,使膠片六面光亮有光澤,有直而明顯的粗布紋理。
印字
用銀珠印上品名
檢驗
貯存於密封容器,置陰涼乾燥處,防止受潮、受熱、發霉、軟化、粘連及變質等;但膠片也不能過分乾燥,以免膠片碎裂。
這阿膠的古法修治,是層層轉合,一招不慎,則滿盤皆輸,小小驢皮,做出了聖藥文章,著實不易正這可謂:
天地精華東阿水,千凝百鍊煅阿膠,真命天膠浴水火,陰陽相濟得永生!
功效
現有的科學研究發現九天貢膠含有明膠原、骨膠原、蛋白質及鈣、鉀、鈉、鎂、鋅、鐵、銅、錳等20餘種元素,阿膠中所含的蛋白質、胺基酸總量可達75%,其中胺基酸18種,並包括8種人體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的胺基酸,占總胺基酸量的20.30%。阿膠中的必需胺基酸含量高於人參、西洋參、冬蟲夏草等,各種必需胺基酸的比例也較為合理,易於人體吸收。
現代藥理實驗表明,阿膠具有升高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作用,可促進造血功能;能升高白細胞、血小板和升高血氧含量;有擴張微血管、擴大血容量、降低全血黏度和降低血管壁通透性的作用;能增加血清鈣的含量,改善人體內鈣的平衡,使低鈣血症趨於正常;通過補血起到滋潤皮膚的作用;並有止血、抗疲勞、抗休克、抗輻射、耐寒冷、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在臨床上既可單味使用,又可以配伍套用,還可以通過飲食療法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另外,現已有研究表明,阿膠對抑制和殺傷癌細胞具有明顯效果,說明阿膠具有抗腫瘤的作用。
補血
缺鐵性、失血性、營養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多種原因引起的貧血患者。適用於血虛眩暈、心悸等。據臨床觀察,阿膠對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增長速度的療效優於鐵劑。
止血
適用於一切血證,可治便血、尿血、氣血虧損、流鼻血、胃腸潰瘍出血、血小板減少症紫疳患者,甚至吐血。慈禧太后曾身患血症,服用阿膠後得以痊癒並順利生下同治皇帝。
治療婦科疾病
可以治療月經紊亂、月經過多、過少、功能性子宮出血、經期腹痛、月經不調等婦科病症。阿膠被稱為“婦科聖藥”。
保胎
受孕後,陰血聚以養胎,最易虧虛,而見胎元不固,胎動不安,先兆流產,習慣性流產。阿膠自古以來就是是保胎良藥。阿膠還能防治產後風。孕婦產前產後服用阿膠有利於小兒的成長和產後身體的恢復。
男性疾病
阿膠能添精補腎,治療因精血虧虛引起的陽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礙和前列腺疾病,在祖國中醫“精血同源”指導下治療血精、少精、精不液化等引起的不育症症,效果顯著。
潤燥治咳嗽
中醫認為,肺喜潤惡燥。阿膠可以治療由燥邪傷肺引起的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口舌乾燥。另外,用阿膠還可以治療通常所說的結核咳血。這些病人往往都是肺腎陰虛,阿膠可以補肺陰、補腎陰,同時又能潤肺、止咳、止血。此類功效古醫書記載數百方劑,不少是傳世名方。
治腹瀉
阿膠可以治療陰虛型的腹瀉、濃血便,臨床上將阿膠與一些藥物配伍服食,治療慢性結腸炎或腸炎患者,慢性細菌性痢疾,效果很好。
防癌抗癌
阿膠對細胞免疫有雙向調節作用,並對阻抑腫瘤的NK細胞的活性有較好的增強作用,中醫臨床上常用阿膠配以其他藥物治療白血病、鼻咽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作為化療患者的輔助藥品,阿膠通過補血改減其他抗癌藥物和化療的毒性,使之有可能順利完成治療過程;還可提高腫瘤患者淋巴細胞轉化率,抑制腫瘤生長,使患者症狀改善,壽命延長。
改善睡眠
阿膠通過滋陰養血補虛,制約擾動心神之火,維護神經功能,具有較強的鎮靜作用。適用於陰虛心煩失眠,或特別是大病、發熱傷陰後導致的失眠、心煩症狀。
擴張血管
實驗證明九天貢膠對血液粘稠度增加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服用阿膠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抗心律不齊等作用,可使過高血壓和過低血壓恢復正常狀態。
延緩衰老
臨床上充分發揮九天貢膠的養血、補血、益氣的作用,用來調治多種老年性疾病,如更年期綜合徵、失眠、病態竇房結綜合徵、低血壓、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老年痴呆等。阿膠含有大量的鈣質,通過甘氨酸的作用,促進鈣吸收和貯存,改善體內鈣平衡,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
美容養發
九天貢膠不溫不燥,老少皆宜,一年四季均可用。九天貢膠富含膠原蛋白質,食用後會使肌膚細嫩,彈性好,並且通過調養氣血起到滋潤皮膚的作用,使得面色紅潤,有光澤,可以有效改善黑眼圈,也有很好的祛癍效果。同樣道理也可以防止枯發白髮脫髮的發生。
健腦益智
九天貢膠中含有的多種有效成分可以緩解緊張情緒,使大腦和全身得到充分休息,有利於提高體質,強身壯神,旺盛精力。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阿膠含有小分子活性肽,能增強機體記憶力和提高識別能力。另外,腦力勞動者因為思慮多,與體力勞動者相比,多半陰血虧虛。服用阿膠則可以起到及時補陰的作用,使人精力更充沛,工作、學習狀態更好。
亞健康人群
適合身體虛弱、產後、久病體虛及氣血兩虛所致的虛勞症患者 和亞健康人群。中醫理論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乾”。阿膠可明顯促進白細胞分泌細胞因子,促進淋巴細胞增殖、調整淋巴細胞亞型比例及促進造血幹細胞增殖分化。通過提高細胞免疫力,增強機體免疫調節作用。
抵抗輻射
從事放療、化療、藥物、微波通訊、計算機、醫院放射科、放療操作及核電站、螢光屏前工作的受輻射影響職業因素及多種原因所致白細胞減少患者,可以用阿膠改善症狀選購阿膠樣品84件,偽劣阿膠8件及其它商品阿膠總計108件,收集不同皮種7件,結合曆代本草記述,運用本草學研究方法及實地考察論證後認為,山東東阿阿膠與本草記載相符且質地最佳。
台灣陽明大學從阿膠中提取出一種物質命名為 GH—LG,外電報導稱這種物質的抗癌效果比現在常用的紫杉醇高出幾十倍。
榮譽
九天貢膠是陰陽相濟、五行齊占之物——眾所周知,東阿的地下水屬陰,驢皮為陽,阿膠需浴水火而生,故阿膠功效神奇系因為阿膠是陰陽相濟之物!阿膠熬制講究金木水火土五行齊占,要用金鍋銀鏟,桑木材,阿井水,猛火文火相佐, 經過七七四十九道工藝,加上東阿天然的晾膠氣候,遂煉成阿膠。中國中藥數萬種,陰陽相濟,五行齊占之物,天下唯此一物!
東阿道地阿膠,1500多年來皆作為貢品進貢皇帝,因此又有“貢膠”之稱。為此東阿也有“阿膠之鄉”、“貢膠之鄉”美稱。與景德鎮,茅台鎮被譽為“中國三大名鎮”。
阿膠,性平、味甘,入肺、肝、腎三經。集治療保健於一體,有病治病,無病防病。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的功能,在治療血液病及滋補方面表現出獨特的治療效果,被稱為“血液的保護神”、“固體代血漿”。
《神農本草經》將阿膠列為“上品”,相傳神農氏嘗百草,發明中藥。藥分上、中、下三品。上藥養命,中藥養性,下藥治病。上品主養生,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輕身益氣,不老延年。
曹植初到東阿,骨瘦如柴,受人指導服食阿膠,受益非淺特有感而作《飛龍篇》讚美阿膠“授我仙藥,神皇所造。教我服食,還精補腦。壽同金石,永世難老”。才高八斗的“東阿王”曹子建說的 “仙藥”就是阿膠。
《醫宗金鑒》特彆強調“參茸入方,如君臨天下,君無兒戲,非病勿服”。而阿膠“性平味甘,虛寒血虧者宜久服之,本固自無憂吝”的記載。其性平甘緩,可長期服用。
“藥聖”李時珍盛讚阿膠為聖藥,李時珍生長於明代嘉靖隆慶萬曆三朝,這個時間段內的醫學風氣是強調“以人補人”,最有名的大補之藥是秋石、紫車河等,李時珍對這種風氣極為厭惡,所以牽涉到大補之類的藥材,也惜字如金,不肯輕易讚美。 在《本草綱目》中一萬多個藥方,一千八百九十二種藥,唯獨在“發明”條目里,引用了楊士瀛的評價:“阿膠育神,人參益氣”,稱阿膠 “療吐血、血淋、尿血、腸學風、下痢。女人血病、血枯、經水不調、無子、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症。男女一切風病,骨節疼痛,水氣浮腫,虛癆咳嗽喘急,肺痿唾膿血,和血滋陰,除風潤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調大腸,聖藥也”。並將阿膠列在人參之前,這么高的評價,極其罕見!。
清代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直接說阿膠是“血肉有情之品,滋補最甚”。
民國醫家黃杰熙直接以“妙藥”盛讚阿膠:“人之病雖多,不外水火氣血之病,真阿膠滋補潛流血脈之力甚大,故為妙藥”。
據現代科技印證,阿膠的胺基酸含量充足,高於人參、西洋參、冬蟲夏草等,各種必需胺基酸的比例也較為合理,易於人體吸收。自古以來,阿膠一直是人們滋補強身的首選之品,並與歷史上許多達官貴人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歷代王朝的“奢侈品”,隨著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茶馬古道,晉商商道,傳播四方,與瓷器,絲綢、茶葉,被成為“中國古代四大國禮”。歷代醫學家則把“阿膠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藥滋補三寶”。近代,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直接把阿膠列入我國第一批“藥食同源”的中藥材,不但可以入藥,也可以入食。
海參阿膠合用做湯被稱為“還陽湯”——海參和阿膠同用,完全可以被人體吸收!吃此湯對身體虛弱,久病在床的人,有救氣還陽之功效,老人彌留之際,喝上幾口湯,可以把未了心愿說完,遠遊之子未歸,吃上幾天,可以延命,多活十幾日……最神奇的是將阿膠與海參搭配膳食,不但美味可口,而且人體所吸收效果極佳,吃的人10幾天不用大便——營養成分可以被人體完全吸收。現代研究發現,阿膠能改善骨髓的造血功能。促進血液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與血紅蛋白的生成,具有顯著的補血、止血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的生長,降低機體的耗氧量,有耐疲勞、抗衰老作用。對久病、產後和年老體虛者,入食不僅口味鮮美,而且營養價值非常高,其營養成份一點都不遜於時下流行的高級滋補品海參、魚翅、燕窩等。而其性價比更為合理,是老百姓日常保健養生的首選佳品。有很好的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功。
此外,阿膠還含有大量膠原蛋白,對皮膚的營養保健具有很高價值,可以防皺、防止皮膚的老化,又是女性美容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