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地質事件

主要地質事件

地質事件(geological event)是指地質歷史時期稀有的、突然發生的、在短暫時間內完成而且影響範圍廣大的自然現象,它在地層中留下能被識別的顯著標誌。從時間概念的角度來說,地質事件是瞬時性變革,或者是極短促的一段過程,或者是一個過程的開始或者結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主要地質事件
  • 外文名:major geologic events
  • 表示方法:地質事件序列表
相關概念,地質事件,地質事件序列,地質事件群,我國地史上主要地質事件,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火山噴發-沉積事件,中新元古代裂解事件,早古生代早期海底火山噴發事件,晚古生代早期華南海侵事件,晚古生代海底火山噴發-侵入事件,晚古生代陸內噴發-侵入事件,中生代濱西太平洋構造-岩漿事件,全新世-更新世風化堆積事件,地質序列確定的方法,U-Pb法,Ar-Ar法,地質事件序列確定的意義,

相關概念

地質事件

地質事件是地史演化過程中,不同於正常地質歷史發展的突發性或災變性或具有特殊意義的地質記錄。例如在正常的淺海碳酸鹽台地層序中出現震積岩或風暴岩,則視為地震或風暴事件的地質記錄,而冰碳岩的出現則是寒冷氣候事件的地質記錄。事件地質學作為一種思路和方法已廣泛套用於不同時代和不同性質的構造單元。
在年輕造山帶的變質岩層中,最重要和最經常出現的主要是熱構造事件,如岩漿侵人、變質、變形、蛇綠混雜岩、不整合、基性岩牆群、A型花崗岩和火山噴發等,顯然地質事件是通過岩石、礦物、元素、構造、地層等物質的存在和變化表現出來的。

地質事件序列

在正確識別地質事件的性質和特徵的基礎上,需建立地質事件的序列。
地質事件序列地質事件序列
事件序列的建立包括兩個步驟,首先要在野外翔實的工作基礎上建立地質事件的相對序列,然後在此基礎上運用多元同位素測年方法標定主要或特徵地質事件的時代,建立地質事件的年代格架。野外地質調查是研究地質事件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途徑,在野外地質工作中特別要注意識別暴露地質現象本質、或有豐富地質內涵、或能反映地質事件序列的露頭,要找到這樣的露頭就需要做大量和細緻的研究工作。
由於前寒武紀岩層中缺少足夠的化石資料,在前寒武紀地質事件時間維的確定中,同位素地質年代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同位素地質年代學取得迅速發展,為地質事件時間維的確定提供了許多可以選擇的新方法,為解決過去無法解決的許多問題提供了新途徑,有力地促進了事件地質學的發展。

地質事件群

地質事件群或組合是成因上有聯繫、空間上相匹配、時間上有先後的一組地質事件,它比單獨的一個事件更深刻地反映地質歷史演化過程和特點。確定或歸併事件群的基礎首先是在野外翔實的調查研究基礎上,建立相對的事件序列,並在此基礎上用同位素測年方法標定事件發生的時間。有了這兩方面的基本素材才不至於顛倒事件的先後序列,或將不同期造山運動所發生的事件錯誤地歸併為某一事件群。
事件群的概念是在研究工作中逐步形成的,當研究一個一個單獨的地質事件時,其成因和構造意義並不總是很明確的,而重視了這些地質事件彼此之間的聯繫以後,事件群即能清晰反映地史演化過程中的特徵。

我國地史上主要地質事件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火山噴發-沉積事件

該地質事件主要發生在我國華北地台與塔里木地台上,或於古陸核邊緣的弧後火山盆地或火山島弧盆地中。其早期有一定規模中基性-基性火山噴發,晚期趨於穩定,以正常海相沉積為主。成礦物質主要聚集在遠離火山噴口的陸緣地帶,而該成礦地質事件發生同時也正是地殼上水體與大氣組分由還原性質逐步轉化為弱氧化性質的時期。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火山噴發-沉積事件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火山噴發-沉積事件
由於火山噴發-沉積以及氣候的周期性變化,從而使這次地質事件形成大量的“條帶狀矽鐵建造”,構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沉積變質型鐵礦成礦帶,如鞍本、冀東等地。其中常有大型-超大型礦床存在。

中新元古代裂解事件

該地質事件主要發生在古陸塊上。它是受當時全球性裂解作用影響而在古陸邊緣附近產生了規模不一的裂谷、裂陷槽或拗拉槽。在它形成過程中早期以拉張為主,沉積了巨厚的碎屑岩與碳酸鹽岩,並伴有不同規模的火山噴發;晚期以擠壓為主,沉積了一套以細碎屑岩為主的地層,並逐漸地拼貼在古陸塊上。這次地質事件始於古元古代末,至中、新元古代最為鼎盛。
在裂解中早期常伴有以Pb、Zn、Cu為主,Fe、稀土元素為次的成礦作用。其含礦層或礦體多於火山岩層之上的碳酸鹽岩中,沿一定層位呈層狀、似層狀分布,構成了不同成礦帶,如狼山成礦帶、中條山成礦帶、康滇成礦帶等。

早古生代早期海底火山噴發事件

這次地質事件出現於秦昆活動帶中,它是在裂陷或裂谷向島弧演化環境下產生的。中心海槽斷裂發育,並控制海底火山噴發,而大規模火山噴發多發生在海盆發育的早期晚階段,以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與火山碎屑岩為主,屬於偏鹼質的鈣鹼系列。火山岩中忱狀熔岩與放射蟲矽質岩十分發育,局部有科馬提岩、基性岩、超基性岩類出露,與蛇綠岩套有些相似。Cu、Pb、Zn、Au、Ag為主的礦化作用主要於長英質火山碎屑岩夾沉積岩向鐵鎂質火山岩過渡部位。礦化規模較大,延伸數公里,如北祁連山成礦帶。
實拍海底火山噴發實拍海底火山噴發

晚古生代早期華南海侵事件

該事件出現於我國湘、桂、粵、黔、鄂、贛、閩諸省。它是在志留紀末華南加里東冒地槽褶皺隆起並與揚子地台拼合後發生的。海侵始於泥盆紀初,並由西南向北、向東北進發,所以隨海侵方向其地層層位逐漸升高,而沉積相也隨之不斷變化,從而導致有用組分在較大範圍內堆積。通常在沉積海盆的潮坪相與台地相之間有Fe、Mn、P沉積成礦;在礁灰岩相附近有Pb、Zn以及黃鐵礦等礦化,而在陸緣局部地段受張裂構造影響有小規模火山噴發,有時也伴有Cu、Pb、Zn等礦化。這次成礦地質事件可一直延續至早石炭世。如湘中鐵錳礦、粵北鉛鋅礦等。

晚古生代海底火山噴發-侵入事件

該事件出現於在活動帶中,分布較廣,主要於新疆、內蒙古、甘肅等地。它的形成是受海西中期構造運動影響,使活動帶中洋盆或裂谷逐漸閉合或俯衝,向陸緣或島弧帶過渡。在這過程中發生較強烈的火山噴發,其沉積噴發旋迴較好,通常為中酸性 中基性,具雙峰式特徵。火山噴發晚期在陸緣有殼幔同熔型岩漿侵入。花崗岩常成帶分布,分居結合帶兩側。該地質事件以中石炭世-早二疊世最發育。在火山噴發-沉積作用的中期或早期晚階段常有Cu、Pb、Zn、Au、Ag等礦化作用,位於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之間,如北天山、北山等成礦帶。

晚古生代陸內噴發-侵入事件

該事件出現於在揚子地台西部。它的形成是受東吳運動影響於早二疊世末期發生的,主要為玄武質熔岩及各類玄武質火山碎屑岩夾沉積岩,其中以熔岩占絕對優勢,屬於大陸裂陷環境下產物。噴發之後伴有各類岩漿侵入活動,以基性岩、超鎂鐵質岩最特徵。在基性岩-超鎂鐵質岩中有釩鈦磁鐵礦以及Ni、Pt、Cu礦化作用。在重熔型花崗岩中有Pb、Zn礦化作用。在鹼性岩中有稀土元素、稀有金屬元素礦化作用,而在火山岩及其沉積夾層中亦有Pb、Zn、Hg、Sb等礦化。在此必須提出,東吳運動在我國南方影響很廣,但大多以上、下二疊統之間沉積不整合形式出現,其為金屬礦化作用提供了必要的空間。

中生代濱西太平洋構造-岩漿事件

該事件出現於在中國東部地區,尤其沿海諸省。它是受太平洋板塊運動影響使中國東部陸內發生NNE向的構造形變,並置於前中生代構造層之上,同時伴有大規模陸相火山噴發與岩漿侵入活動。噴發作用以侏羅紀晚期最發育,並且從沿海向內地將由酸性過渡為中酸性與中性;侵入作用於燕山中期最鼎盛,其從沿海至內地將由殼幔同熔型向陸殼重熔型演化。在這過程中具有十分廣泛的有色、稀有金屬成礦作用,形成了南嶺W、Sn、Pb、Zn成礦帶,長江中下游Fe、Cu、Au、Pb、Zn成礦帶,膠東Au成礦帶以及東南沿海Pb、Zn、Ag與非金屬礦產成礦帶,為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成礦地質事件。

全新世-更新世風化堆積事件

該事件分布甚廣,主要在我國東部。在歐亞大陸形成之後,我國東部大部分地區處於中緯度亞熱帶,屬中山-丘陵地區,在這條件下受南、北氣候季節性變化及其他地質作用影響,使含礦地層或含礦岩體遭受了各類的風化作用,從而促使有用組分就地富集,或經搬運後異地富集。依據原岩性質、富集方式以及氣候、地貌等條件可將其劃分出不同類型,主要有兩種:一是在含礦地質體殘積層上形成的風化殼型或離子吸附型礦床;二是在含礦地質體周圍河流、海濱上形成的砂礦床。前者有Fe、Cu、Au、稀土元素等,後者有Au、Sn、Nb、Ta等,如粵東稀有金屬礦、黑龍江砂金礦。

地質序列確定的方法

U-Pb法

利用U-Pb同位素體系進行地質年齡測定,具有其他同位素體系無法獲得的優越之處。其中最為突出的是鈾兩种放射性同位素238U和235U,分別衰變成206Pb和207Pb。通過對U-Pb同位素測 定,對一個測年對象可以同時獲得三個年齡值(206Pb/238U、207Pb/235U和207Pb/206Pb)。這三個年齡值的差異可指示在同位素平衡以後,體系受到干擾的程度,從而可以進行體系內部的自檢和校正。這使U-Pb同位素測年方法成為同位素地質年代學中最準確可靠的方法之一,是確定地質事件時間維的最主要的方法。
國內套用最廣泛的U-Pb測年法是顆粒錯石稀釋法。

Ar-Ar法

含鉀礦物如角閃石、雲母和鉀長石類礦物的Ar-Ar年齡通常反映冷卻或後期熱構造事件的時代。根據研究,Ar-Ar年齡主要集中在三個峰區,即360~400Ma、200~240Ma和120~140Ma,分別反映本區中古生代、三疊紀和白噩紀重大構造運動的K-Ar同位素效應。

地質事件序列確定的意義

(1)地質事件序列清晰地反映了各種地質事件之間內在的、有機的聯繫。這些地質事件包括火山、沉積、侵入、變質、變形、礦化等事件。這些地質事件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間也不是毫無聯繫的。地質事件序列再現該區地質演化過程、古構造空間格局、地質事件的成因機理等面貌;
(2)地質事件序列的建立,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去了解地質演化史,幫助我們建立造山帶的幾何結構模型;
(3)地質事件序列的建立,使得構造型式更具體化,反映了地殼的“開”“合”規律;
(4)地質事件序列的建立,更好地反映了礦化事件與其它地質事件內在的、有機的因果關係,更好地指導研究人員去找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