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主席瓷
- 產地:江西景德鎮 湖南醴陵瓷
- 時間:1974 1975
- 別稱:毛瓷
簡介,天價藏品,首次展出便震動收藏界,貨源稀缺,十分珍貴,五彩故事,五彩工藝,設計歷程,絕世珍品,醴陵陶瓷,下落,香港拍賣,詳細情況,標王產生,相關表態,
簡介
在陶瓷收藏界,“主席瓷”特指1974年醴陵瓷和1975年景德鎮製作的一批瓷器,這兩批專為毛澤東主席設計研製的瓷具也是20世紀中國制瓷工藝的代表,其中1974年醴陵瓷是毛澤東去世前使用的瓷具,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主席瓷
![主席瓷 主席瓷](/img/7/c2f/cGcq5CN1IGZ4MDN2MGZiRGZlBjZzEDZ4ATNzI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天價藏品
首次展出便震動收藏界
醴陵“主席瓷”首次面世是在1997年廣州嘉德拍賣會上。當時一套被秘藏20多年的四季花卉紋雙面五彩薄胎碗在拍賣預展會上被展出,震動了全場。那次作為拍品的四季花碗尚有釉裂,不夠完美,但也以8.8萬元高價被一位海外藏家買走。
貨源稀缺,十分珍貴
湖南省收藏協會副會長楊宗乾指出,由於製作要求嚴格,製作精良,數量較少,存量有限,在收藏市場上的價位不斷攀升,可達數千元、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有的精品已成為孤品,價格高達上百萬元。
由於製作要求嚴格並且數量有限,收藏價值不斷攀升,可達幾十萬元,有些孤品價位更高達百萬元。
由於製作要求嚴格並且數量有限,收藏價值不斷攀升,可達幾十萬元,有些孤品價位更高達百萬元。
五彩故事
在頗具神秘色彩的“紅色官窯”——醴陵群力瓷廠中,最為珍貴的一套瓷具當數“釉下五彩薄胎雙面四季花碗”。據說這是為慶祝毛澤東主席82歲生日而專制的。 根據資料,1974年毛澤東最後一次回湖南,在省委九所一號樓住了114天。原中南海中央警衛局副科長吳連登回憶,以前毛主席所用的生活瓷具都是隨身帶著走的,而當時毛主席用的瓷器都有些重,主席晚年手有些抖,這些瓷器不再適合他使用,需要另外選用一批。
毛主席和他的“勝利杯”
![毛主席和他的“勝利杯” 毛主席和他的“勝利杯”](/img/e/76a/cGcq5iYhJzY4MDMxkTMlNjM2cjNwUzNmZzYiN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時任湖南省委接待處處長的蕭根如獲知這事後提出,醴陵的制瓷水平頗高,能否由醴陵承擔這任務。蕭根如坦言:“作為湖南人,我想讓主席用家鄉的瓷,讓他高興高興。”
從此,“紅月季碗”及該批其它醴陵“貢瓷”一直伴隨在毛澤東身邊。吳連登至今還記得:“他老人家天天用,臨終前吃的最後一頓飯,用的也是這種碗。”
五彩工藝
釉下五彩瓷在經歷了短短的10至20年發展期後,由於受多次戰爭影響,醴陵釉下五彩瓷生產中斷。從事陶瓷設計工作50多年的工藝美術大師陳揚龍介紹,新中國成立後,在毛澤東主席親自過問下,1955年醴陵成立湖南陶瓷研究所。
“直到現在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燒制配方仍然是絕密!”陳揚龍稱。
1956年,經中共中央正式下文批准,國家財政撥款800萬元人民幣,在醴陵官立窯場原址重新建成了全國唯一能燒制釉下五彩瓷器的專業瓷廠——群力瓷廠。從1958年開始,醴陵“官窯”便承擔為國家領導人和中央機關燒制瓷器的任務。
設計歷程
當年“紅月季碗”的設計師李人中。
李人中1974年只有30多歲,在群力瓷廠當總工程師,接到任務後,感到壓力很大。“當時花面設計要求突出政治,要有全國代表性,12厘米碗內要求有花。為設計出合適的花面,我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內心很焦急。到底怎樣設計?怎么也理不清思路。我老伴看到我這樣不安,問我是怎么回事。我將這事告訴她後,她就建議我設計月季花畫面,因為月季花又名月月紅,象徵全國山河一片紅。我聽後覺得有道理。思路確定後,其它問題就迎刃而解,很快就能把設計圖稿交給上級。一星期後,經上級審查定稿,同意投產。”李人中還清楚記得,任務完成後,為了獎勵參與製作者中少數幾個成績突出者,廠黨委經請示上級同意,每人發了一件次品瓷器以作紀念,餘下的全部銷毀。而醴陵自1974年為毛澤東燒制專用的釉下雙面五彩薄胎瓷以後,就再也沒有生產製作主席用瓷,所以“主席瓷”才成為“絕品”。記者問李人中有沒有留一套作紀念,他肯定地回答:“我沒有留。”
主席瓷
![主席瓷 主席瓷](/img/a/c20/cGcq5yY1gDMwYDZ1QmNkFWZiFWZlZWZmRjYjJ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絕世珍品
據了解,醴陵“主席瓷”絕大部分收藏於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南海豐澤園等處,流落民間的不足200件,這也是收藏界珍若拱璧的原因之一。 據李人中介紹,當年製作“主席瓷”選用的湖南洪江市的大球泥(這種泥粘度好,質地白,燒制瓷器成型好,透光好,是蕭瓷的優質上等泥料),也因過度開採而在一年後絕跡。
2001年,經中央批准,醴陵用當年為毛澤東主席製作專用瓷器剩下的封存近30年的瓷泥再制毛瓷取得成功,再現當年毛瓷風采。這批覆制“主席瓷”共燒制了2001套,得到收藏界的追捧,拍賣價格一直高企。
醴陵陶瓷
醴陵陶瓷文化歷史悠久,經考古發現,那裡陶瓷生產可上溯至東漢時期,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
1907年至1908年,湖南瓷業學堂研製出草青、海碧、艷黑、赭色和瑪瑙紅等多種釉下顏料,運用國畫雙勾分水填色和“三燒制”法,生產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器,被業內人士及國內外輿論贊為“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當時,醴陵生產的釉下彩瓷還當作貢品進獻給慈禧太后。
1915年2月,美國為慶祝巴拿馬運河工程竣工,在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舉行“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參加博覽會的湖南醴陵釉下彩瓷“扁豆雙禽花瓶”,因瓷質細膩、畫工精美、五彩繽紛,所以和茅台酒一同奪得最高金牌獎。
下落
所謂“7501主席用瓷”是景德鎮75年專門為毛主席生產的日用瓷器。只有釉下彩梅花圖案,根據海外的傳說,主席用瓷共生產了10餘套,約3000件瓷器,每套大約30件。而實際上“7501主席用瓷”只生產了1000餘件,另外還有1000餘件“水點桃花”,真正成套的也只有當年送入中南海的那三套,包括輕工業部陶瓷工業科學研究所產品陳列室的“7501主席用瓷”在內,均不成套。80年沒有任何收藏意識的陶研黨委決定,將這批封存達五年之久的成套瓷器,當福利品發給職工,由於大小不一,採用的“抓鬮”的方式。剩下還有少部分,以收取低廉的工本費半賣半送地給了一些有關係的單位領導珍藏。
主席瓷
![主席瓷 主席瓷](/img/9/48b/cGcq5CM1YWOwQ2M2I2NycDN4UGOjV2NiVWOwE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現在民間收藏最多的莫過於馬曉峰、韓命軍、趙波、鄧立東四位。馬曉峰個人藏800餘件。韓命軍在1997年北京太平洋舉行的一次拍賣會上,以807萬拍得67件,而趙波則是景德鎮第一個開始收購收藏7501主席用瓷的人。第四位是鄧立東,他與父親收藏約有26件。
香港拍賣
詳細情況
此次拍賣活動是2013年湖南(香港)投資貿易洽談周的主題活動之一。主辦方從徵集的350餘件(套)湘繡、湘瓷作品中遴選出100個拍品赴港進行拍賣,其中不乏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經典藝術作品。在19日舉行的拍品展覽上,不少收藏愛好者和香港民眾紛紛前去一睹真容。
在拍賣會現場,來自香港、深圳、湖南等地的收藏愛好者和企業家競相出價。前半場湘繡精品的拍賣中,7383號競拍者頻頻出手,將一幅幅精美的湘繡作品收入囊中。據其透露,他是受一位香港收藏家的委託前來競拍的,整場共拍了下七、八件拍品。而湘繡半場的“標王”被雙面繡座屏《山獸之君》以220萬元拿下。
標王產生
這套起拍價為720萬元的“釉下五彩毛瓷碗”受到了現場收藏者的競相出價。有競拍者率先應價後,又有競拍者喊出750萬元……整場都沒有“出手”的7398號競拍者再次加價至800萬元,似乎對拍品勢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