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背景
1975年,中央辦公廳考慮
毛澤東年事已高,吃飯咀嚼很慢,又由
中南海豐澤園搬到游泳池住,廚房離用餐的地方有一段距離,常常出現飯菜送來了,不能當時用餐,把飯菜放涼了的情況。所以,為毛澤東製作既保溫、防塵,又實用美觀的優質餐具的工作就提上了議事日程。1975年4月,中央辦公廳向江西省委下達任務,要求原輕工業部陶瓷工業科學研究所在3個月內完成毛澤東用瓷的研製任務。這個任務是該所1975年的第一項任務,故稱7501任務。這次研製的產品稱7501瓷。任務下達後,省委撥給製作經費計人民幣35000元,同時安排撫州地委提供10噸特好的制瓷原料。
1975年8月31日7501
瓷製作完成後,
釉下裝飾組的人員當即解散。1977年有76人調離了輕工部陶瓷工業科學研究所,故以後生產的瓷器及7801瓷均由別的單位人員製作。從產品外觀看,畫面都是“翠竹紅梅”;但由於製作的人員不同,手法有差異,整個畫面感覺也有差別:翠竹濃艷,花頭枝桿色重,有濃艷之意,少了一點素雅之感。但釉坯製作部分完全相同,用色及畫面也有多個版本。7801瓷的系列多了
痰盂和果托等,共27個品種。
陶瓷簡介
為了保證按時高質量地製作出這批瓷器,
景德鎮陶瓷研究所集中了最優秀的制瓷高手,40多名工作人員均是出身好、政治素質高、技術一流者,國家級陶瓷工藝美術師
王錫良先生當時也名列其中,這位年逾七旬的大師現今是陶瓷藝術界的頂尖高手。據他回憶,為保證任何環節不出問題,除生產任務簡稱為“7501工程”和嚴格選拔生產設計人員外,還專門成立了工程指揮部,由當時的省革委負責人掛帥,生產現場也採取了極為嚴格的監控措施,
江西省公安廳廳長多次前往督促,省公安廳派員在現場實行24小時監製,所有生產原料的選配和瓷器生產的全過程均有嚴格的要求。當時還有規定,沒有工程指揮部首長的批准,任何人都不得擅自進入生產現場。
30多年過去了,這批“神秘”瓷器的價值也由當初的幾十元翻了數萬倍:一隻“7501瓷”調羹10萬元,一個小瓷碗170萬元,一壺十杯的一套酒具200萬元。
陶瓷特點
所有瓷器均有蓋
碗、碟子、盤、茶杯、小醋瓶……,所有的“7501”瓷都是白底,看上去晶瑩剔透;所有用具上的花色歸為兩類:有的是艷麗的
梅花,還有的則是粉嫩的桃花。和平常人家用的餐具不太一樣的是,除了調羹外,所有的餐具都有蓋子。
水點桃花
當年為了燒制“7501瓷”,圖案,則選用了釉下紅梅和釉上水點桃花等,之所以用梅花和桃花,是因為毛主席喜歡這兩種花,而且他專門為這兩種花寫過詩。”為什麼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帶蓋子呢?這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考慮到毛主席工作很忙,飲無定時,所以特意配備了保溫蓋;還有一種說法是,當時用餐地點比較遠,端來端去不方便,所以特意加了蓋子。
半薄胎
7501瓷具要求是半薄胎,大部分加蓋,以保證既衛生又保溫;為了配套統一,整套器具對重量、造型、規格等都有嚴格要求。參加這項工作的42名工作人員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進行拉、利、注、施、烘、打……經過反覆修改、調整、完善,設計出了盤、碗、盒具等。此外,還有
汪桂英設計的一隻煙缸,在全體工作人員滿腔熱忱、精益求精、加班加點的努力下,成型工作按照要求順利完成 。7501瓷總計有24個品種投入製作生產。
製作成型
在江西省委的支持下,原料很快到位。陶研所馬上任命技術主任蔡昌書為組長,著手進行坯釉調配和原料加工的工作。在時間短、電力緊的情況下,原料本應球磨80-86小時,後實際只球磨60-66小時。
陳腐是為了增加原料的可塑性、便於成型的重要環節,按規定原料應陳腐10—15天,由於用量大,原料出現供不應求現象,結果陳腐時間越來越短,有時當天出的泥料當天就用,因此給成型帶來很大難度。
7501瓷具要求是半薄胎,大部分加蓋,以保證既衛生又保溫;為了配套統一,整套器具對重量、造型、規格等都有嚴格要求。參加這項工作的42名工作人員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進行拉、利、注、施、烘、打……經過反覆修改、調整、完善,設計出了盤、碗、盒具等。此外,還有
汪桂英設計的一隻煙缸,在全體工作人員滿腔熱忱、精益求精、加班加點的努力下,成型工作按照要求順利完成。7501瓷總計有24個品種投入製作生產。
外形裝飾
7501瓷的外形裝飾是高級工藝美術師
李雨蒼按照上級要求設計完成的。這套瓷器的外飾在風格上力求簡潔、典雅、端莊、穩重,有中國特色,線條流暢優雅,器形飽滿,古樸大方,達到了藝術與實用的完美統一。眾所周知,陶瓷裝飾有釉上彩和釉下彩兩種。釉上彩是將鉛作為溶劑,故其含量很高,儘管裝飾加彩後要經過攝氏800℃的燒結化合,但它的化學穩定性能仍然較低,抗酸鹼腐蝕能力弱。國際衛生檢驗標準規定日用瓷鉛的溶出量不得超過百萬分之五,而最早的7501瓷具釉上粉彩瓷的鉛含量有的高達30%到60-70%,根本不符合國際衛生標準的水準。釉上彩組充分發揮民眾的智慧,反覆試驗,終於克服重重困難,使全套瓷具達到了國際衛生標準。
7501瓷釉上彩裝飾組匯聚了當時陶研所的藝術精英。器具畫面有水點桃花或水點
梅花,正式繪製是採用流水作業線,把水點程式按步驟劃分為:拍圖、點玻白、點洋紅、畫枝幹、畫葉、點托、結果(點蕊)、填色、貼底款、檢查下位、烤花等;由於人員少,有時一人要做幾項工作。全過程老少藝術家分工合作,很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釉下彩裝飾一般被覆蓋在釉層底下,經攝氏1300℃高溫燒結後,瓷器釉面抗腐蝕性強,
裝飾色彩中(一般情況下)無有害元素溶出,是最為理想的陶瓷裝飾。7501瓷釉下彩裝飾圖是彭兆賢設計繪製的“翠竹紅梅”。“翠竹紅梅”的製作也是流水作業。13個人分工合作,配合默契,既緊張又愉快,那段經歷讓人終生難忘。記得“翠竹紅梅”的製作初期,繪製紅梅的色素是用7501的釉來調配的,燒成後桃紅色產生微裂絲紋,當時有人認為是自製的錳紅色有問題。改用湖南的錳紅、
景德鎮瓷用化工廠的錳紅,最後用西德進口的錳紅,經試用後均同樣會產生微裂絲紋現象,最後還是經過調整燒制過程解決了這個問題。事後才得知湖南早就有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成功方法。在製作12厘米芙蓉對花碗時,為了使
芙蓉花葉子的顏色發色有厚重感,採用了兩種綠色疊用的方法,即用湖南的釉下青松綠和釉下複色分水綠疊用試照子。湖南釉下青松綠中含有鈹,鈹是有毒物質,但一般在釉下不會析出。可彭兆賢還是不敢用,在實際工作中他悄悄地用了他自己的釉下青松綠和湖南的釉下複色分水綠試照子,發現結果不對,他才講出了自己的做法。實驗發現燒成溫度過高會降低釉的粘度,於是不斷調整燒成溫度,反覆實驗,才順利地按時完成了7501任務。
陶瓷燒制
陶瓷是火的藝術。7501瓷的燒制是整個流程的關鍵。不同的燒成溫度與不同的升溫曲線,會取得不同效果。陶研所領導確定7501瓷燒成溫度為1390℃至1400℃。當時沒有能耐如此高溫的匣缽,故成為最大難題。為了滿足要求,需要在匣缽配方基礎上增加15%的氧化鋁,氧化鋁是能耐2050℃高溫的粉狀材料,粘性差,成形困難。後在大家的努力
下才解決耐高溫的匣缽問題。
景德鎮的高白釉瓷一般是由
高嶺土、長石、
石英製成。確定它的燒成溫度是根據配方中的矽、鋁含量與鹼金屬與鹼土金屬含量之比,通過計算來確定;正常的情況下一般高白釉瓷燒成溫度為1300℃~1350℃。這是根據坯體的高溫收縮趨於穩定在某範圍內而定的。由於7501瓷是
毛澤東用瓷,故鎖定在一個新的燒成溫度和燒成制度:蒸發期為常溫~400℃,氧化期為400℃~1030℃,還原期為30℃~1240℃,成瓷期為1240℃~1390℃;升溫到達1380℃時,升溫採用特殊辦法,保溫2小時直至達到1400℃。
7501瓷的10名燒制人員夜以繼日地精心操作,防備因不小心而倒窯。這樣由1975年5月25日初燒出第一窯,直至1975年8月31日共燒22窯,制出14103件瓷器。合格率為30%左右,實際成品為4200件。
陶瓷鑑賞
胎質
7501瓷的鑑賞首先從胎質來
鑑別。儘管
景德鎮的變白釉瓷都是由
高嶺土、長石、
石英製成,其化學組成大致相近,但不同礦源製成的瓷器品相會有所不同。如大洲高嶺、星子高嶺、貴溪高嶺、蘇州高嶺、
臨川高嶺,所製成的瓷器都各不相同,有的發悶,有的偏灰。就是同一地區的高嶺,如撫州高嶺,有的燒成1280℃就夠了,有的要燒1300℃。它們製成的胎質透明度也會有所差距。
手工製作
7501瓷全是手工製作的,但總體造型
精神面貌大體統一。其特點是傳統、飽滿,加工精細到位,給人以精神薰陶和美感,但其造型及其厚薄是較難仿造的。器物口邊轉折入微,底腳直斜適中,造型的釉壩、澀壩嚴謹無粗野感。
裝飾
器物上裝飾的“翠竹紅梅”構圖別致。花頭的正、側有度,花苞分布得體。整個畫面的造型是由老藝術家
黃海雲、舒松水勾勒,姿態各異,形態生動秀美。花頭、葉子的混水是出自老釉下裝飾藝術人員之手,技藝熟練,用色濃淡轉折相宜,前後有空間感。枝桿用色老嫩有度:花絲、花蕊錯落有致,整個畫面十分素潔、高雅,梅竹有傲霜鬥豔的精神氣質。那12公分芙蓉內外對花碗,花頭生動,葉子是兩種不同色相的綠色疊用,故葉色濃淡相宜,呈色豐富,有肉質感。紅梅和
芙蓉花頭色是45%的鋁和36%左右的錳合製成的桃紅色,配方後經煅燒在18%礦化劑的高溫作用下呈剛玉型的桃紅色。色劑經酸洗、覆燒處理後的桃紅呈色十分艷麗,這是其他瓷器很難達到的桃紅色。
陶瓷價格
瓷碗價值170萬元
在展覽現場,一個只有飯碗大小的瓷碗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個碗和其他生活用品花紋不一樣,碗壁上燒的是
芙蓉花,看上去,芙蓉花正在盛開,在燈光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嬌麗。這是高白釉雙面畫芙蓉花觀賞碗,並不是餐具,是專門給毛主席欣賞的,一共只有20隻,早在1997年就曾在
拍賣會上拍出170萬元!這個碗是1996年,一個收藏者家裡磨了好多次,最後用一個名人燒制的花瓶和10多萬元換來的。
其他瓷器
不僅
瓷碗值錢,就連小小的
調羹也是價值連城。1990年,自己花個30元、50元,就能收購到一件“7501瓷”,後來,這批瓷器的價格就漸漸上漲了,他出手可以賣上萬元;如今,這批東西,每一件都必須花幾萬元才能收購到。“據我所知,現在,‘7501瓷’主要被新加坡的李中權、上海的張老闆以及成都私人收藏家孔先生收藏。一些有頭腦的商家,光靠‘7501瓷’的買賣,就已經成了
大富翁。”
藝術價值
景德鎮陶瓷研究所庫房中的“7501”瓷器只剩下100來件,已無法拼成一套完整的“7501”瓷器了。有行家就此評論道,景德鎮失去的不僅是一筆文物之寶,而是一個時代的珍貴
紀念。景德鎮人只有在回憶中想像那火紅年代裡令人難忘的“7501”瓷器了,他們再想擁有一套完整的“7501”瓷器已不可能了。至於
中南海收藏的6套“主席用瓷”,是絕然不會外傳的。於是,更有些人說,景德鎮人十幾元錢就出賣了一件件國寶,他們也不該在1989年的全國工藝美術展上幾百元賣出“7501”瓷器……在今天,這些說法也許都言之有理。
不過,我們從“7501”瓷器拍賣成功中可以看到,
景德鎮陶瓷的藝術價值將永存於中國歷史的記載之中。“7501”瓷器是“文革”那個特定歷史時期的見證,它比上億萬本紅色語錄本更具有藝術價值,是
中國陶瓷史上值得重彩描繪的一筆,而且它還映照出我國改革開放所展現的歷史進步性。從這種意義上來說,“7501”瓷器沒有留下遺憾,它向世人展現了景德鎮陶瓷之精湛藝術和巨大價值。
陶瓷鑑別
因為“7501”瓷的特殊背景和高超的工藝價值,現在收藏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少仿冒品。如何鑑別仿冒品呢?上面有“
景德鎮制”4個藍色
篆書,印在潔白的釉色上分外好看。“這是基本的辨別竅門。”
劉慶華說,“許多作偽者想當然地在
贗品底部刻上‘懷仁堂用瓷’或‘
中南海用瓷’的字樣,其實真品底部就是‘景德鎮制’幾個字。如果底款不對,做工再好也是假的。”
當成福利
由於工作保密,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不知道這件事情。後來這些瓷器是怎么流傳到民間的呢?當時“7501”瓷的研製數量為1萬件,出窯後完好的僅有4000餘件。經過精心挑選,送發北京千餘件,還有的送到了湖南,剩下一部分留在了江西封存庫房。按規定,封存
庫里的應全部銷毀,但考慮到專用瓷在使用過程中會發生破損需要補充,所以只毀掉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留著做儲備。
1982年春節,研究所將封存的部分器型較小的“7501”瓷連同其他庫存產品一起分發給了本所職工當成福利。此後這些神秘的瓷器才為世人所知。
統計
按照目前的統計數字,“7501”進窯瓷器14103件,燒成4000多件。送進北京1000多件,留存的部分瓷器絕大多數在1980年作為福利發放到職工手中。由於職工作為生活用瓷使用,目前損毀大約一半。換言之,“7501”流傳民間已很少,此外在4000件合格品之外還會有殘次品流出,約有幾百件。此次展出的“毛瓷”是其中留存的部分精品。
流落民間
隨著“
文化大革命”的結束,瓷器生產與政治掛鈎的做法日益減少,“7501”瓷器的政治色彩也漸漸消退。1982年的春節,像往日一樣,
景德鎮陶瓷研究所的職工從所里領到了一些瓷器。這些瓷器都是“7501”瓷中餘下的一部分,分發到每一位職工手上的“7501”都不成套,陶瓷研究所給職工分發這批瓷器的用意是給大家留個紀念,這便是“7501”瓷流向民間的開始。不過,當時誰也沒有意識到這批瓷器的收藏價值。
收藏“7501”瓷的第一個有心人,據說是一位來自北京的陶瓷收藏家,他以收藏家敏銳的眼光,看到了“主席用瓷”的政治色彩和蘊藏的藝術品收藏價值。他於1986年首先開始了“7501”瓷器收集工作,由於當時私人收藏文革文物還有一定的“
禁區”,他只能悄悄地進行收購“主席用瓷”。據見過那位收藏家的陶瓷研究所幾位職工說,此人當時大約60來歲,看上去就像個“
老古董”,是個“懂行”的人,他收到的品種大多是釉上彩試驗品,少部分是珍貴的釉下彩碗和盤。
1989年,時逢
中國工藝美術館落成,原國家輕工業部決定藉機舉辦一次全國工藝美術展,
景德鎮陶瓷研究所送去的是得意之作“7501”瓷器,這是該所留下的一部分收藏品。除
中南海所收藏的“7501”瓷器之外,這也許是世人所見最齊全的一套了,共有100來件。那位傾心於“7501”瓷器收集的陶瓷收藏家又得到了一次擴充藏品的機會,他花幾百元錢全部買下了展品。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這些“7501”瓷在拍賣會上就增值了上萬倍,這個結果恐怕那位收藏家也始料不及。至今人們尚不知那位收藏家的真實姓名,太平洋拍賣有限公司也沒有透露拍賣會上的“7501”瓷究竟來自何人之手。
而一開始就以商人眼光來收集“7501”瓷器的,則是一位新加坡商人。在80年代末,他發現了這批“主席用瓷”蘊藏的巨大增值潛力,他相信收集“7501”瓷器將是實現發財夢想的一個絕好契機。於是,他不動聲色地在
景德鎮開始了周密的調查,在摸清“7501”瓷器的生產數量和流失情況後,他便登門收購散落在民間的“7501”瓷器。景德鎮陶瓷研究所一位叫
王力的退休職工告訴筆者,大約在1988年春節過後的一天,一位自稱為
李仁新的新加坡商人在所領導的陪同下來到自己家裡,說他們新加坡人也“很崇敬毛主席”,想買一些“主席用瓷”。他開出的收購價是一個茶杯10元錢、一個飯碗15元錢,這在當時可以說是“高價”了,因為這個價位是那時市場價格的10多倍。就這樣,一件件散落在
景德鎮民間的“7501”瓷器,很快被那位精明的新加坡商人盡入囊中。
1992年開春,那位新加坡商人在新加坡舉辦了一次“主席用瓷”展覽。據說展覽會現場,一套“主席用瓷”就拍得了上百萬
新加坡元,他一共賣出了十多套,還有上百件散瓷高價出手。
從上述情況來推測,太平洋拍賣公司拍賣的那套“7501”瓷可能有兩個出處:要么是出自國內那位陶瓷收藏家藏品,要么是來自那位新加坡商人之手。
數字
7501是位於7500和7502之間的自然數。
質因數分解:7501=57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