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風箏製作技藝

丹陽風箏製作技藝,2006年12月8日入選鎮江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美術類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丹陽風箏製作技藝
  • 類別:傳統技藝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

歷史淵源

春秋戰國時期,紙未問世,“墨子”斫木為鷂。“鷂”為風箏的古老名字。後來“公輸般”用竹製成了喜鵲形的工藝品,被稱做風箏,延至今日。據《南史》記載,南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在侯景之亂中,建康被侯景包圍,有人作紙邸(風箏),系以長繩傳信求援,這是中國風箏首次在戰爭運用中的記載。風箏的普及開始於唐代,至宋代已是家喻戶曉,宋徽宗還主持編撰了《宣和風箏譜》。 風箏按形式可分為“龍類、軟翅類、硬翅類、硬串類、軟串類、立體類、板子類、自由類“八大種。其中又分“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十個型號。風箏的表現形態有:動物、人物、飛禽、走獸、神話傳說故事等。

工藝特徵

作為我國古老的傳統手工藝品,做風箏要有“畫、糊、扎”三項手工技能,其中的“扎”是關鍵。風箏的骨架大多是竹子的,選好毛竹後,將其劈成篾片,竹篾分量要輕,以免增加風箏負擔難以升天。“糊”時手要靈巧,骨架紮好雛形出來後,再用紙或絹均勻地塗上糨糊貼上在骨架上。然後根據實際需要在風箏面上畫上圖案,一隻美麗的風箏就做好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