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稜石刻

丹稜石刻

丹稜石刻是我國重要的石窟造像群之一,在盛唐時期開始鑿崖造像,延續至宋、元、明、清。造像題材廣泛,藝術手法豐富,具有濃郁的生活情趣和地方色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丹稜石刻
  • 定義:我國重要的石窟造像群之一
  • 歷史:盛唐時期開始鑿崖造像
  • 特點:具有濃郁的生活情趣和地方色彩
簡介,起源與內容,文物價值,造型,創新,

簡介

丹稜石刻是我國重要的石窟造像群之一,在盛唐時期開始鑿崖造像,延續至宋、元、明、清。造像題材廣泛,藝術手法豐富,
具有濃郁的生活情趣和地方色彩。素有“摩崖石刻造像之鄉”的美譽,縣境內448.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摩崖石刻造像477龕12000餘尊,碑碣銘文13000餘字,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9處。摩崖石刻造像規模宏大,內容豐富,藝術精湛,具有極高的科學、
歷史、藝術價值。

起源與內容

丹稜摩崖石刻造像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起於隋,歷經唐、五代、兩宋,延至明、清,主要以唐天寶年九載(公元750年)前後至大中二年(公元848年)間為多,多數屬於民間造像,是中國唐代中晚期石刻造成像藝術的代表作品,其內容以佛教造像為主,
丹稜石刻丹稜石刻
又有道教造像,儒家歷史人物和供養人造像。佛、道、儒三教造像俱全。是丹稜摩崖石刻造像的特點之一。

文物價值

丹稜摩崖造像藝術已先後被收入《中國美術全集》、《道教、佛教石窟藝術》、《四川隋唐時期的摩崖造像》和《四川摩崖造像調查與分析》等書刊畫冊,發行海內外,在國際宗教考古研究中產生了較大的景響,僅1998年就有來自日本、印度、韓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幾十名專家學者到實地考察研究。
丹稜石刻丹稜石刻

造型

丹稜石刻的三個獨特之處,奠定了它在中國古代石刻建築藝術史和現代文物保護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一,在一個不足500平方公里的地區,如此精美的石刻——規模之大、分布之廣、題材之多、雕刻之精、造型之巧、形制之全,實屬全省乃至全國少見。第二,佛教儒教道教在同一個地方都有造像,甚至還有佛、道合龕造像,打破了宗教儀軌束縛,突顯海納百川的民族胸懷,這在中國古代石刻建築藝術史和宗教史上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第三,觀音摩崖造像也屬全省乃至全國少見。我們在全國各地
所看到的觀音像,多屬單體塑像,象丹稜這樣雕鑿于山崖上的觀音造像,甚至一個龕中兩個觀音的龕窟,還是第一次發現。
丹稜石刻丹稜石刻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鄭山摩崖石刻造像群中的第59號龕的觀音摩崖造像。這個龕位於丹稜城西12公里雙橋鎮黃金村十三社鄭山千佛寺。龕中,赤足站立在蓮座上的觀音高約1.42米,頭戴花鬢寶冠,寶冠正中鑲有佛像。束髮微露,面龐豐腴,頭部微揚。上著半臂式天衣,瓔珞在胸腹部呈X形交叉。披帛從雙肩自然垂下,在腿部形成兩道弧線,又繞到手臂上垂下,掩映著下身的長統裙。她的左手(已毀)上舉,似執有楊柳枝;右手下垂,握著蓮花蕾。整個形象婷婷玉立,身姿婀娜,是神仙更是典型的東方美女,隨行的張紅玲甚至給了她一個“媚態觀音”的雅稱。

創新

觀音造像為代表的丹稜石刻,在注重人物形象的神韻、氣質方面,表現出強烈的現實主義傾向。觀音的唇角綻露出甜美無邪的微笑,慈祥的目光中略含一絲冷峻。她的身段苗條,絲帶飄拂,一反盛唐以前的富態形象,而且髖部微送,整個身姿呈S形,動感十足,肌膚可感。
這就是丹稜觀音造像的重大創新,它大膽地打破了“神”與“人”的傳統界限,將菩薩不同凡人的靈秀神聖與作為女性青春蕩漾的人體美有機地統一起來,冰冷的石刻塑像一下變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鮮活人物,反映了那個時期人們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